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3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分析下肢曲张静脉微创刨吸术与传统分段剥脱术的临床效果,探讨新型微创手术的术后护理.方法选择121例采用Trivex手术系统进行微创手术的下肢静脉曲张病例与同期70例实施传统曲张静脉分段剥脱术的病例,进行术后住院日、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卧床时间等指标的比较.结果与传统分段剥脱术相比,微创刨吸术患者术后疼痛轻;术后住院日、卧床时间短.结论微创刨吸术具有微创、显效的特点,术后应及早鼓励患者下床活动.  相似文献   
62.
特发性乙状结肠穿孔24例老年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老年人特发性乙状结肠穿孔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老年特发性乙状结肠穿孔患者24例的发病诱因、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结果 24例平均年龄68.7岁,均突然发病,平均病程5.2h。19例有习惯性便秘。表现为全腹膜炎21例(87.5%),局限性腹膜炎3例,术前仅确诊4例,误诊20例(83.3%),其中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穿孔9例,上消化道穿孔7例,绞窄性肠梗阻4例。24例均行手术治疗,20例痊愈出院;死亡4例(16.7%),3例死于感染中毒性休克,1例死于并发肺部感染。结论 认真询问病史,加强认识,对本病诊断极为重要;早期手术是治疗本病的根本措施,正确处理穿孔、彻底清洗腹腔、清洁肠道及术后充分引流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63.
杜俊义  曾冬竹 《腹部外科》2013,26(3):197-198
目的 总结家族性结直肠腺瘤样息肉病(FAP)的最佳手术方式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58例F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58例中良性45例,癌变13例.全部患者均施行了全结肠切除,采用回肠造口8例,部分直肠切除和回直肠吻合16例,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4例,直肠切除、直肠黏膜剥脱经直肠肌鞘内回肠J形贮袋肛管吻合30例(随访1~5年,大便次数2~4次/d,肛门有控便能力,无息肉复发、癌变,均能参加重体力劳动).本组严重并发症5例.随访6个月~8年,良性患者术后均存活,6例术后5~7年发生癌变而再次行手术.13例癌变者中,4例术后6~13个月因肿瘤广泛转移死亡,另9例仍存活.排便功能以回肠造口术较差,保留直肠的术式较好.结论 治疗FAP,选择全结肠切除、保留直肠肌鞘、回肠贮袋、回肠肛管吻合术较合适.  相似文献   
64.
<正>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疾病,其手术方式经历了由开放手术到腹腔镜手术的过程。腹腔镜疝修补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逐渐成为治疗腹股沟疝安全有效的方法[1]。但也有可能发生并发症,良好的护理对患者术后恢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院2007年3月至2012年9月1 125例患者实施了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我们采用术前充分准备和术后精心护理等干预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5.
本实验以大鼠盲肠结扎加穿孔引起严重腹腔感染模型,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拮抗剂在其所致急性胃粘膜损害中的作用,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6.
pHi在实验性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中的监测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pHi在急性胃粘膜损伤中的监测作用,方法:采用大鼠盲肠结扎加穿孔模型,在不同时相点检测胃膜内pH(pHi),胃粘膜溃疡指数(UI)及胃粘膜电位差(PD),结果:模型制成后胃粘膜pHi呈进行性下降,PD持续降低,UI持续增高,且pHi与UI呈显著负相关,与PD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胃粘膜pHi能较好地反映出胃粘膜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作用。 方法回顾分析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于2010年3月至2014年6月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52例超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情况、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恢复及病理性资料进行分析评估。 结果5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前切除保肛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93.7±43.2 min,术中出血量65.5±29.3 ml。淋巴结清扫18.2±5.6枚。远切缘距肿瘤2.4±0.2 cm、无癌细胞残留。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5%(7/52),其中吻合口瘘5例、肺部感染1例,尿潴留1例,无死亡病例。 结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超低位直肠癌的前切除保肛手术中操作简便安全、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68.
反义B7-H1位置特异性腺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构建人反义B7-H1位置特异性腺病毒载体.方法将B7-H1cDNA反向连接到穿梭质粒pDC315上以构建重组反义B7-H1穿梭质粒pDC315.ASB7-H1,用脂质体将pDC315.ASB7-H1和腺病毒质粒pBHGlox△E1,3Cre转染293细胞,通过位置特异性重组产生反义B7-H1腺病毒载体Ad.ASB7-H1.结果穿梭质粒经酶切、凝胶电泳和测序鉴定与预期结果一致,重组腺病毒载体经PCR扩增后得到564 bp和872 bp特征性片段;其病毒滴度达:5×1010pfu/ml.结论利用位置特性重组技术,成功的构建了人反义B7-H1的腺病毒载体,为后续对B7-H1的相关研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gp96多肽复合物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成熟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液相层析技术从胃癌组织中提取gp96多肽复合物,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性质鉴定,将提取的gp96多肽复合物加入外周血来源的单个核细胞诱导培养DCs,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DCs的表型变化,用3H-TdR掺入法检测DCs诱导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MLR).结果从1 g湿重的胃癌组织中可提取gp6多肽复合物30~50μg,用gp96多肽复合物诱导培养的DCs其表面分子的表达明显增高,并具有更强的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结论从胃癌组织中可以提取出gp96多肽复合物,gp96多肽复合物可促进DCs分化成熟,使其具有更强的抗原提呈能力.  相似文献   
70.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胃癌患者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肿瘤组织、淋巴结及外周血中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T regulatory cells,Treg)的表达情况与胃癌临床病理的关系并分析其意义.方法胃癌患者肿瘤组织、淋巴结、外周血及对照组中Treg表达情况分别以冰冻切片荧光抗体染色、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结合胃癌患者临床病理情况分析.结果健康成人对照外周血Treg表达率为(4.1±5.7)%,胃癌患者外周血Treg表达显著增高(16.8±7.9)%.胃癌组织Treg表达为(6.5±7.2)%,胃癌周围淋巴结Treg比例为(8.4±7.2)%,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胃癌外周血和淋巴结Treg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率和TNM分期有着负相关性,淋巴结转移阳性和TNM分期越晚,Treg表达率越高.结论Treg在胃癌患者的瘤组织、淋巴结及外周血中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并与临床病理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