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无中线移位的重型颅脑外伤致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ADBS)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60例PADBS患者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保守治疗组(n=30)和手术组(n=30),分别给予保守治疗和颅内压监护探头置人及行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手术组在治疗7d和15 d后,GCS评分分别为(11.21±2.24)分、(12.88 ±2.31)分,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的(7.47±1.51)分、(8.19±1.28)分(t=2.215、2.321,均P<0.05);术后随访显示,根据GOS评分,手术组治疗效果在术后恢复良好者(63.3%)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26.7%),在术后昏迷(6.7%)和死亡(10.0%)患者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x2=15.721、4.172、3.84,均P<0.05).结论 在保守治疗基础上的颅内压监护探头置入及行去骨瓣减压治疗PADBS有助于客观评价创伤,及早发现病情变化,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重型颅脑外伤的治疗效果。方法60名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成依达拉奉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病人颅内压、头颅CT变化和远期疗效。结果依达拉奉治疗组伤后10d内颅内压显著升高和重度脑水肿者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依迭拉奉组10d后格拉斯哥计分及伤后3个月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可以降低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病人颅内压的升高幅度,缩短昏迷时间,降低伤残率,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防治措施与预后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来收治的112例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原因和防治经验. 结果 迟发性颅内血肿、弥漫性脑肿胀是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术后6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定:恢复良好20例,中残14例,重残16例,植物生存14例,死亡48例,死亡率42.9%. 结论 正确认识重型颅脑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采取各种措施积极降低颅内压,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式标准大骨瓣开颅术(MSLTC)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选本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分层法分为对照组(n=35例,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SLTC)治疗)和观察组(n=35例,采用MSLTC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3、5、15天的颅内压(ICP),术后1天及1周的头部SCT环池改善情况,术后并发症,伤后6月格拉斯哥评分(COS)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术前ICP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第1、3、5、15天的ICP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1天及1周的头部SCT环池改善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总计、6个月后存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MSLTC术具有显露充分、缓慢彻底减压、操作方便等优点,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存率,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随着介入材料与技术的进步,血管内介入治疗已成为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首选方法。多采用经股动脉途径直接栓塞瘘口并力求保持颈内动脉通畅。但由于瘘口的大小及其与颈内动脉的角度不同等原因,部分病例并不能成功,而导致同侧颈内动脉闭塞。为保证颈内动脉通畅,可采用静脉途径栓塞海绵窦及瘘口,现就笔者采用眼上静脉途径治疗TCCF的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监测在双额叶脑挫裂伤致中央型脑疝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间63例双额叶脑挫裂伤后并发中央型脑疝患者,剔除手术患者后,分为对照组25例和监测组27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脱水剂使用情况、住院时间、治疗后6个月的预后情况(GOS评价)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监测组患者甘露醇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甘露醇使用量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监测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GOS评价为良好者占比明显提高,达70.73%,病死率明显降低,仅为3.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监测组患者肝功能损害和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仅为7.41%和14.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持续颅内压监测能够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对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双额叶脑挫裂伤致中央型脑疝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本院自2002年2月至2008年10月,共收治外伤性颅内静脉窦损伤病人24例,均行开颅手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7例,女7例;年龄12~68岁。车祸伤12例,打击伤3例,锐器伤1例,坠落伤8例。其中闭合性损伤20例,开放性颅脑损伤4例。  相似文献   
18.
19.
进展型额叶脑挫裂伤救治的影像学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进展型额叶脑挫裂伤的影像学量化研究在治疗决策中的作用.方法 将45例手术治疗的进展型额叶脑挫裂伤患者按脑挫裂伤/血肿范围或血肿量、第三脑室变化、侧脑室变化、中线移位程度、基底池变化进行CT图像计分,并与其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疗效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CT图像计分4~6分21例对应的术前GCS:≤8分6例,9~12分11例,13~15分4例;≥7分24例对应的术前GCS:≤8分16例,9~12分7例,13~15分1例,两组GC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CT图像计分与GCS存在显著负相关(rs=-0.396,P=0.007).CT图像计分4~6分21例伤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高于≥7分24例(P=0.037),CT图像计分与GOS存在显著正相关(ts=0.315,P=0.035).结论 CT图像计分作为重要的影像学量化指标,有助于临床对进展型额叶脑挫裂伤病情的评估及预后的预测,及时反映病情进展,有助于指导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外伤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重型颅脑外伤患者153例,其中手术治疗119例,非手术治疗34例。结果 手术治疗者死亡38例(占33.6%),非手术治疗者死亡10例(占61.5%)。不同类型损伤的病死率不同,以发生脑疝者病死率最高,其次是颅内混合血肿伴其他脏器损伤者。结论 重型颅脑外伤必须及时尽快治疗,根据病情及早手术治疗,并结合其他综合治疗措施,以期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