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分析儿童艰难梭菌感染(CDI)的临床特征及疾病复发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4年9月至2022年10月于上海市儿童医院消化感染科住院治疗的138例CDI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后疾病复发情况将患儿分为复发组(n=39)和非复发组(n=99)。比较两组临床数据资料,并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CDI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138例初发CDI患儿中男81例,女57例,中位年龄4.80岁。复发组腹泻、伪膜性肠炎和医院获得性CDI(HA-CDI)的人数比例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伪膜性肠炎和HA-CDI是促进CDI患儿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伪膜性肠炎和HA-CDI是住院CDI患儿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需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8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的护理,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上进行强化护理配合,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度宫颈糜烂患者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配合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可以显著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慢性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背角内缝隙连接蛋白家族(Cx)中Cx43和Cx32的表达变化,以及鞘内注射缝隙连接阻断剂甘珀酸(CBX)的镇痛作用。 方法 成年SD大鼠5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组(SNI)。手术前1d、术后3d、5d、10d、20d和30d,观察大鼠行为并检测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PWMT)。15只大鼠于术后10d、20d、30d取脊髓腰段进行免疫印迹检测,另15只大鼠于术后10d、20d、30d取脊髓腰段进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腰段脊髓背角内Cx43和Cx32表达的变化。有10只大鼠先进行鞘内插管,后行SNI手术,术后20d向鞘内注射生理盐水或CBX,观察大鼠PWMT的变化。 结果 SNI大鼠手术侧PWMT阈值较非手术侧或假手术组明显降低,术后20d达最低值。SNI大鼠手术侧脊髓背角内Cx43、32表达增多,明显高于非手术侧和假手术组背角。鞘内注射CBX 3h后,PWMT平均阈值由(2.5±1.0)g上升到(20.0±3.2)g,有抑制效应, 而生理盐水组则无抑制效应。 结论 脊髓背角内的缝隙连接在因外周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痛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成年大鼠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结扎切断(SNI)后,腰段脊髓背角内毛细血管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光镜组(n=30)和电镜组(n=10)。光镜组又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SNI手术组。SNI手术为分别结扎切断左侧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保留腓肠神经,存活20d。部分动物在术后经尾静脉给予30g/L伊文思蓝,切取脊髓L4平面,荧光显微镜观察伊文思蓝的渗出;另一部分在术后进行常规固定取材,切片进行抗鼠IgG和GFAP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电镜组(对照组和SNI后20d组),脊髓切片进行常规抗大鼠IgG的免疫电镜处理。结果 1.SNI后20d,可见明显的伊文思蓝渗出红色光斑;2.SNI后GFAP阳性细胞变为反应型,数量明显增加,毛细血管壁及其周围的IgG颗粒也显著增加。3.电镜观察:SNI术后20d,IgG阳性颗粒增多,内皮细胞观察到下列变化:(1)内皮细胞向管腔内伸出许多微细的突起,有的含有IgG阳性颗粒。(2)内皮细胞的管腔侧胞膜上有许多"内吞"小凹,凹内可见IgG阳性颗粒,胞质内有含IgG阳性颗粒的小泡,在反管腔侧胞膜上有"胞吐"现象。(3)内皮细胞紧密连接出现间隙,间隙内有IgG颗粒。(4)胞质内出现囊泡,有的泡内显示IgG阳性颗粒。结论 SNI后脊髓背角内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发生明显的反应,大鼠IgG和伊文思蓝可经过血脊髓屏障渗出,星形胶质细胞被激活。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双心室再同步治疗(CRT)后影响左室电极稳定性因素和观察其长期参数的变化,对85例CRT病人进行3—66个月随访。观察指标:电极脱位和起搏参数改变的发生率;电极脱位和起搏参数改变是否与血管解剖形态有相关性。结果表明:①拟行CRT植入88例,成功85例,成功率为96.6%。②左室电极脱位4例(占4.7%),2例电极头端向外移出0.5—1.0cm,但仍在血管远段,导致起搏阈值增高。1例为左室电极脱至冠状窦,1例为3根电极(右房,右室,左室)均脱到右心房,这2例均重新置入左室电极。③左室电极起搏阈值植入后逐渐增高,植入后24个月就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抗是逐渐降低,植入后1周就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左室电极的稳定性与靶血管的大小有关,靶血管过于粗大和平直,电极固定不牢,易于脱位。长期随访过程中,随时间延长左室电极阈值呈增高趋势,阻抗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针灸对各种疾病包括内脏疼痛的治疗具有独特的疗效,但其作用机制仍不明确。研究发现脊髓是针刺信号和机体伤害刺激信号的初级整合中枢。本实验通过观察电针足三里后直结肠扩张模型大鼠疼痛行为学的变化及腰髓Fos、OX42免疫组化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脊髓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参与针刺调控内脏疼痛作用的中枢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两点穿刺甲磺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腰椎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03例腰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腰-硬联合麻醉(CSEA)组62例,硬膜外麻醉(EA)组41例.CSEA组选择2个穿刺点:①选择胸12~腰1间隙硬膜外穿刺向尾侧置入硬膜外导管3.0 cm.②在腰3-4间隙或腰椎板缺如处,以25 G笔尖式蛛网膜下腔穿刺针穿刺,见脑脊液(CS)回流后用15~20秒的时间注入0.298%甲磺酸罗哌卡因3ml.EA组选择胸12~腰1或腰1~2间隙进针,向尾侧置人硬膜外导管3.0 cm,分次注入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10-15 ml.观察麻醉起效时间、维持时间、麻醉平面,止痛效果,下肢运动功能及血压、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①麻醉起效时间CSEA组2~5分钟,EA组12~15分钟;维持时间两组均在2.5~3.0小时;麻醉平面平均在胸8.②止痛效果:CSEA组I级53例(85.48%),Ⅱ级9例(14.52%),Ⅲ、Ⅳ均为级0例(0.00%),止痛效果完善,起效快,EA组I级16例(39.02%),Ⅱ级20例(48.78%),Ⅲ级4例(9.76%),Ⅳ级1例(2.44%),止痛效果较好,起效慢,两组止痛效果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③两组下肢运动阻滞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术中血压、心率、呼吸两组无差异,SpO2均在98%以上.结论:在腰椎手术中行两点穿刺甲磺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效果优于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川崎病时对患儿心功能的影响。方法2006年1月-2007年5月共收治川崎病110例,在进行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时,监测患儿的心率、血压,记录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患儿的心率、血压变化,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中患儿的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与治疗前、治疗后比较,P<0.05。结论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输注冲击治疗川崎病时,应监测患儿的心功能变化,根据心率、血压变化及时调整输液速度,保证丙种球蛋白安全输入,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川崎病时对患儿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6年1月-2007年5月共收治川崎病110例,在进行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时,监测患儿的心率、血压,记录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患儿的心率、血压变化,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治疗中患儿的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与治疗前、治疗后比较,P<0.05.结论 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输注冲击治疗川崎病时,应监测患儿的心功能变化,根据心率、血压变化及时调整输液速度,保证丙种球蛋白安全输入,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齐爱华曹荣  陈国强 《现代护理》2007,13(31):3019-3020
目的 对比观察单纯应用力月西与水合氯醛联合力月西在小儿肾穿刺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30例ASAⅠ~Ⅱ级2~4岁的肾病综合征肾穿刺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水合氯醛和力月西联合应用(B组),对照组单纯使用力月西(A组).通过监测观察心率(HP)、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入睡时间、清醒时间、穿刺历时时间、不良反应,并行镇静分级.结果 B组入睡时间、穿刺历时时间短于A组,(P<0.01);2组给药后心率、呼吸、血压均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穿刺中5例出现烦躁,B组无1例发生.结论 水合氯醛与力月西联合应用镇静效果优于单纯使用力月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