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利钠肽受体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的利钠肽受体类型,应用不同浓度的心房肽(ANP),脑钠肽(BNP)及C型利钠肽(CNP)刺激系膜细胞,观察系膜细胞产生cGMP的含量。结果显示系膜细胞在三种利钠肽刺激后产生cGMP量的大小依次为CNP、ANP、BNP。表明人肾小球系膜细胞主要存在CNP受体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注射用甲磺酸萘莫司他在血液透析治疗抗凝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被随机分为注射用甲磺酸萘莫司他组和肝素钠注射液组,比较血液透析治疗中2组的抗凝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注射用甲磺酸萘莫司他组和肝素钠注射液组均有良好的抗凝效果,抗凝有效率分别为97.2%和98.2%(χ^(²)=0.000,P=0.992);透析期间注射用甲磺酸萘莫司他组对活化凝血时间(ACT)的影响小于肝素钠注射液组,2组间动脉端的ACT值比较在透析1h(t=-15.333,P<0.001)、2h(Z=-10.317,P<0.001)、3h(t=-12.733,P<0.001)和透析结束(Z=-6.796,P<0.001)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2组静脉端的ACT值比较在透析1h(t=-17.833,P<0.001)、2h(t=-15.604,P<0.001)、3h(Z=-10.066,P<0.001)和透析结束(Z=-4.399,P<0.001)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血液透析结束后注射用甲磺酸萘莫司他组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Z=-4.971,P<0.001)和凝血酶时间(Z=5.770,P<0.001)影响小于肝素钠注射液组;甲磺酸萘莫司他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肝素钠注射液组(χ^(²)=15.239,P<0.001)。结论注射用甲磺酸萘莫司他的抗凝效果非劣效于肝素钠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可安全有效应用于普通血液透析患者的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研究主要分析老年尤其是70岁以上的高龄血液透析患者首次行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术后内瘘的开放率情况。方法依据手术时患者的年龄,将其分为两2组:高龄组:年龄≥70岁,61例;青壮年组:18岁≤年龄≤55岁,64例。随访18月,记录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手术方式、术后AVF的初级、次级开放率等指标。结果青壮年组的自体AVF中58例为前臂AVF,6例为上臂AVF(9.3%),高龄组的自体AVF中44例为前臂AVF,17例为上臂AVF(27.9%)。高龄组26例患者合并糖尿病(42.6%),较青壮年组明显升高(14.1%)。(P<0.001)两组自体AVF术后的初级、次级开放率无统计学差异。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是影响术后AVF初级、次级开放率的主要因素。结论高龄组患者首次自体AVF术后内瘘开放率较青壮年组无显著差别,糖尿病是影响自体AVF术后内瘘开放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应用生化及放射免疫方法,系列测定肾脏内分泌激素并探讨了在有关慢性肾脏疾病中的病理生理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当肾脏疾病损及肾功能时,尿中扩血管前列腺素增多,即使到达肾衰阶段,虽然前列腺素的绝对值减低,但扩血管和缩血管前列腺素的比值以及扩血管前列腺素和肌酐廓清率(ccr)比值都增高。显然这是肾脏的一种代偿机制,以增加肾血流、利尿利钠,以维护肾功能:在高血压病中扩血管前列腺素减低,缩血管前列腺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双重血浆置换(DFPP)在难治性高脂血症中的作用,评估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脏病中心因难治性高脂血症行DFPP治疗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主要观察DFPP治疗前后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免疫球蛋白、白蛋白等的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回顾总结难治性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患者行甲状旁腺切除术(parathyroidectomy,PTX)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 2008年9月至2011年7月的60名血液透析患者,平均年龄48.1±9.2岁;平均透析龄102.1±31.0月,共行PTX62例次。对比分析患者手术前后症状、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钙磷等变化,总结手术并发症、病理结果、SHPT复发及预后等临床特点。结果 62例次手术,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自体移植术(total parathyroidectomy with autotransplantation,tPTX+AT)34例(占54.8%),甲状旁腺全切术(不移植)(total parathyroidectomy without autotransplantation,tPTX)共28例(占45.2%)。合并骨骼改变或异位钙化者达51例(82.3%)。术后绝大部分患者的骨痛及瘙痒症状在数天内缓解,2位患者出现一过性声音嘶哑(3.2%),无吞咽困难、呛咳、窒息等。术后低钙血症发生率较高,1周内需要静脉、口服或高钙透析补钙达60例(96.8%)。术后6个月需要静脉补钙者38例(61.2%),术后12月仍需要少量静脉补钙者12例(19.4%)。所有患者甲状旁腺病理上均有结节增生(100%),有的伴钙化、出血、囊变;合并甲状旁腺腺瘤3例(4.8%);合并弥漫性增生仅2例(3.2%)。术前iPTH为1716±874.1ng/ml,磷2.0±0.3mmol/L,钙2.5±0.2mmol/L,术后iPTH(P<0.05)、血清磷(P<0.05)、血清钙(P<0.05)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且iPTH、磷较长时间维持正常。术后随访13.7±9.8月,2例为甲状旁腺残留再次行手术;SHPT复发6例,均为全切加前臂自体移植术组,其中2例证实为移植物复发,行移植物切除术后恢复正常;其余经活性维生素D控制正常。3例血管钙化严重者死于术后8周至9月。结论 PTX是治疗难治性尿毒症SHPT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长期和不同术式的疗效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7.
一氧化氮(ON)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细胞信使分子。L-精氨酸(L-Arg)是NO的前体,经NO合成酶(NOS)作用,形成NO和L-瓜氨酸。NO的合成可以被L-Arg的类似物NG-单甲基-L-Arg(L-NMA)所阻断。此外,硝普钠(SNP)则可不依赖NO...  相似文献   
18.
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患者合并恶性肿瘤的患病率远高于普通人群。具有致癌作用的尿毒症毒素的蓄积、继发于尿毒症的免疫功能缺陷、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等均是MHD患者恶性肿瘤患病率增加的原因[1]。随着血液透析质量的提高,MHD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达58%~80%[2],恶性肿瘤已成为影响MHD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的重要因素[3]。尽管目前尚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需对MHD患者进行广泛的肿瘤筛查,MHD患者合并恶性肿瘤已成为临床上不容忽视的问题[4]。  相似文献   
19.
滴定法测定尿重碳酸盐、可滴定酸和铵离子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脏通过肾小管重吸收重碳酸盐和排泌可滴定酸及铵离子,调节机体酸碱平衡。测定尿液重碳酸盐、可滴定酸和铵离子的含量,以了解和研究肾脏调节酸碱平衡的功能,对于肾小管性酸中毒的诊断和分型有较大实用价值。 1957年Jorgensen采用滴定法测定尿可滴定酸和铵离子,但对尿重碳酸盐的测定一直用传统的Van Slyke方法,由于此方法繁复,且尿液标本的采集又要求过高,因而难以在临床诊断中普遍应用。1967年Gyory和Edwards介绍了滴定方法测定尿重碳酸盐,因此建立了用一个尿液标本同时测定重碳酸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的分布,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分析141例在我院肾脏科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24h尿量(残余尿)、透析龄、每次透析平均脱水量、血压、糖尿病史以及血常规、高敏C反应蛋白、血生化、全段甲状旁腺素、胆微球蛋白检查。结果本研究中14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清β2微球蛋白均值为(46.9±15.4)mg/L,其中男性、女性患者分别为(45.6±14.7)mg/L、(50.0±16.7)mg/L(t=1.556,P=0.122)。患者平均年龄(54±12)岁,与β2微球蛋白之间无直线相关关系(r=0.021,P=0.801)。患者透析龄(68±61)个月,与胆微球蛋白之间存在直线相关关系(r=0.247,P=0.003)。根据患者24h尿量(残余尿)分组,A组〈100ml,B组100-400ml,C组〉400ml,血清β2微球蛋白分别为(52.6±15.1)mg/L、(45.4±16.2)mg/L、(39.2±11.1)mg/L,3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11.431,P=0.000),线性趋势检验提示随着尿量的减少β2微球蛋白呈增加趋势(Ffortrend=22.829,Pfortrend=0.000)。根据患者是否行血液透析滤过分组,non-HDF组血清β2微球蛋白均值(51.8±16.9)mg/L,HDF组为(45.4±14.6)mg/L(t=2.138,P=0.034)。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显示,血清胆微球蛋白与是否行血液透析滤过(p=-10.015,P=0.000)、残余尿(p=-4.733,P=0.004)、肾小球滤过率(p=-1.897,P=0.002)、球蛋白(B=2.131,P=0.035)存在线性回归关系,透析龄、校正钙磷乘积、尿酸与胆微球蛋白在单因素直线回归模型中存在直线关系,但在多因素回归模型中无线性回归关系。结论本研究发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清β2微球蛋白浓度明显升高,透析龄、残余尿量、是否行血液透析滤过治疗与β2微球蛋白存在相关关系,多因素线性分析显示是否行血液透析滤过、残余尿量、肾小球滤过率、球蛋白与β2微球蛋白存在线性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