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1972年Williams首先介绍的所谓“腰椎间盘显微摘除术”,是一种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以及特殊器械和设备摘除疝出髓核的新手术方法。由于具有一定的优点,近10余年来已在国外较为广泛地开展。国内于1982年正式报导。我科自1982年12月开始,对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椎管狭窄症病人进行了手术治疗,近期效果良好。现将有关情况和问题简要介绍和讨论。 一、一般临床资料:22例中男14例,女8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56岁。职业:工人12例,干部8例,农民2例,首次发病至手术时间最长者为24年,最短者为3个月,  相似文献   
62.
背景:腰椎间融合术为一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新术式,在临床应用日益增多,但对其生物力学方面的评价较少。目的:探讨椎间盘融合器的临床应用价值并评价其生物力学性能。设计:临床部分:以诊断为依据病例回顾性分析。实验研究: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从1996年起收集的严重椎管狭窄患者37例,男22例,女15例,年龄39∽76岁(平均52.9岁)。成年新鲜尸体6具(南华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干预:本组病例均采用后路椎间融合器手术治疗;实验则采用随机分组进行生物力学评价。主妻观察指标:根据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标准(JOA)评定疗效。实验生物力学评价主要观测运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结果:半年后33例患者得到随访,4例脱落,随访率34/37,优良率达90.8%;椎体间融合率达94.8%,无严重并发症。生物力学测定结果表明:椎问融合器组可恢复腰椎节段稳定性,与全椎板扩大减压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椎间融合在严重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具有重建脊柱稳定,恢复椎间隙和提高椎间融合症的优势。  相似文献   
63.
目的 结合既往的研究结果,提出了一套新的监测方案,以期降低椎弓根螺钉植入的失败率,提高胸腰椎椎弓根螺钉植入的准确程度。方法 植钉前CT扫描各椎体,用以确定椎弓根轴线指导植钉。首先,术中于钉道内首先打入一克氏针,通过正侧位X线片的测量计算,可知在椎弓根最窄处克氏针与其骨皮质的关系。进而推测出拟植入螺钉是否有穿破椎弓根的可能。结果 经5具成人脊柱标本实验观察评价,新方法准确率达94.4%以上。结论 该法相对于术中单纯应用C臂X线等监测手段,准确性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欠佳并需要进行翻修术的常见原因、手术方式厦术后疗效,寻找减少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翻修的有效措施。方法 1998年1月-2005年8月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患者408例,其中术后复发并再次手术治疗者26例,占6.4%;翻修原因:术后腰椎失稳压瘢痕粘连是下腰痛患者复发的重要原因。翻修术的手术方式:椎间盘髓核摘除、椎管和经根管扩大、硬膜外瘢痕切除、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或者cage植骨融合术)。结果 26例获得2个月至3年8个月随访(平均16.5个月),再手术后患者原有症状基本缓解、肢体功能恢复良好。术后腰椎失稳、瘢痕粘连及椎管狭窄是下腰痛患者术后症状复发的重要原因。结论 维持腰椎后部结果的完整性厦稳定性是减少术后翻修的有效途径,腰椎间盘突出症翻修只要处理适当,术后仍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克氏针加PDS线张力带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手术疗效。方法采用肱骨髁上楔形截骨加克氏针PDS张力带内固定方法治疗23例儿童肘内翻畸形。结果所有病例肘内翻畸形均获纠正,效果良好。结论克氏针PDS张力带内固定是治疗儿童肘内翻是简便、有效的良好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6.
经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失稳症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经前路应用椎间融合器(cage)治疗腰椎失稳症的适应证、技术要点及效果。方法:选择21例经临床诊断存在严重腰痛的患者实施前路椎间盘摘除和cage置入椎间融合术,并进行术前和术后影像学评价及JOA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即时X线片显示手术节段椎间隙增宽、根管扩大、脊柱生理曲度恢复,腰腿痛症状缓解或消失。随访6~24个月(平均18.6个月),动态X线检查显示融合节段稳定,JOA评分从术前平均9.5分提高到术后23.5分(P<0.01)。结论:前路应用cage行椎间融合固定术具有提供生物力学稳定性和恢复脊柱生理平衡的优势,是治疗腰椎失稳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7.
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研制及置钉准确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设计一种具有纵向撑开和压缩功能的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并行颈椎椎弓根钉置钉训练,研究其进钉准确性.方法(1)收集颈椎新鲜标本7具,先采用CT扫描椎弓根,测量椎弓根内外径的高度和宽度;(2)设计合适的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3)在收集的7具颈椎新鲜标本70个椎弓根上行置钉操作训练,评价其置钉准确性.结果颈椎椎弓根直径一般>4.5mm,其高度大于宽度,可适于椎弓根钉内固定使用,颈椎椎弓根钉置钉的准确性高.但颈椎椎弓根存在个体差异,宜行个体化进钉.结论颈椎椎弓根解剖学上可以满足椎弓根钉内固定的使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 利用胶原蛋白(Collagen,C)在体内的良好组织相容性、低抗原性、可降解吸收性和碘(Iodine,I)的强力杀菌特性,研制成碘化胶原,作为局部药物释放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DDS)治疗家免慢性骨髓炎。方法 猪皮中提取的胶原蛋白凝胶中加入碘,真空冷冻机干燥制成含碘量约为3%左右的半固体状的碘化胶原,植于慢性骨髓炎的家兔模型中.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碘化胶原治疗慢性骨髓炎动物有良好的效果,家兔体重增加,WBC计数降低,窦道愈合,X线表现为骨质破坏得到恢复,细菌培养及计数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碘化胶原作为一种新的DDS,为临床治疗慢性骨髓炎提供一种新的有效方法,但有必要改进制作工艺,其广泛应用于临床,尚须进一步实验。  相似文献   
69.
以家兔及大白鼠的双侧颈动脉及股动脉为标本做翻转套接法与端对端吻合法血管吻合,术后行血管造影及血流量测定,比较其通畅率。结果表明,两者通畅率差异无显著性;扫描电镜检查证实翻转套接法吻合口附近内皮细胞生长快,翻转套接法还具有手术简单,定位准确,失误机会少,术后血管愈合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70.
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临床上对椎间盘及椎间盘源性下腰痛认识的不断提高,椎间融合技术在手术治疗腰椎不稳及所发生的继发性病变的过程中,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腰椎间融合术发展迅猛,包括融合材料、手术人路、融合手段、适应证及并发证等。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已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脊柱融合技术,临床应用不断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