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109例半月板损伤患者(138膝,无合并关节内韧带损伤)在关节镜下行半月板成形术,Lysholm膝关节评分系统评价治疗效果并作手术前后统计学分析.术后3、6、12、15、18个月定期随访.结果 术后膝关节功能优93例,良12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96.33%.按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术前为39~48(46.7±3.6)分,术后18个月时为76~96(82.2±5.3)分,手术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半月板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2.
本文对27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DR(或CR)片、MSCT横轴位扫描及MPR、SSD重建图像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几种图像对诊断不典型股骨颈骨折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2008年7月~2009年3月检查不典型股骨颈骨折27例,其中,男17例、女10例,年龄19~82岁,中位年龄50.5岁.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配合渐进式功能锻炼治疗重度膝骨关节炎合并帕金森病患者的疗效,并作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8例重度膝骨关节炎(knees osteoarthritis,KOA)合并帕金森(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均给予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配合渐进式康复运动锻炼,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表(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Berg平衡量表(the Berg balancescale,BBS)、Fugl-Meyer平衡功能量表(the Fugl-Meyer balance scale,FM-B)观察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年评分,进行临床疗效对比,并观察术后1年并发症情况。结果 2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1年,1例患者因不慎摔跤,再次损伤膝关节;2例患者因PD病情加重,需手扶拐杖下行走;术后HSS评分总分由术前(23.56±3.64)分提升至术后6个月(78.49±12.65)分、术后1年随访时(87.421±15.34)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BS评分总分由术前(32.58±6.77)分提升至术后6个月(47.72±8.24)分、术后1年随访时(50.13±9.17)分;术后FM-B评分总分由术前(36.57±5.17)分提升至术后6个月(43.58±7.19)分、术后1年随访时(50.13±9.17)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术后1年有效率分别为86.71%、96.4%,两组有效率经秩和检验Z=-1.975,P=0.048。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配合渐进式功能锻炼在重度KOA合并PD患者中的应用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具有并发症少、膝关节功能恢复快、依存性高等优势,为临床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和循证医学依据。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尿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UIFABP)与粪钙卫蛋白(FC)在诊断早产儿喂养不耐受(FI)及其并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价值.方法 240例早产儿,其中120例发生FI(A组),120例未发生FI(B组).分别于开始喂养前(S1期)、发生FI当天(S2期)和第5天(S3期)、发生NEC当天(S4期)收取两组尿液、粪便,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UIFABP和FC浓度.结果 A组与B组UIFABP浓度、FC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UIFABP及FC浓度均随观察时间延长而升高(P<0.05).各个时间点NEC组的UIFABP浓度高于无NEC组,S2至S4期NEC组的FC浓度均高于无NEC组;NEC组的UIFABP和FC浓度随观察时间延长而升高(P<0.05).S3期UIFABP诊断早产儿发生NEC的界限值为1.892 mg/ml,敏感度为93.0%、特异性为56.8%;S4期UIFABP浓度诊断早产儿发生NEC的界限值为2.563 mg/ml,灵敏度为76.7%,特异度为97.3%.S3期FC浓度对早产儿发生NEC的诊断界限值为198.9 μg/g,灵敏度为96.5%,特异度为79.6%.S4期FC浓度对早产儿发生NEC的诊断界限值为254.4 μg/g,灵敏度为94.7%,特异度为61.2%.结论 FI早产儿的UIFABP与FC浓度持续升高.FI早产儿出现NEC可能性较大.早产儿发生FI第5天FC浓度、UIFABP异常升高,提示有发生NEC可能,对诊断NEC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5.
卵巢纤维卵泡膜细胞瘤是来源于卵巢性索间质的良性肿瘤,是卵泡膜细胞瘤-纤维瘤组中的一个亚型,发病率低。国内对其声像图特征的报道较少。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纤维卵泡膜细胞瘤的常规超声表现。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间在余姚市人民医院超声检查发现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纤维卵泡膜细胞瘤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均为女性,年龄21~69岁,平均(52.00±14.06)岁。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发病率预测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关于疾病发病率的预测模型.结果 建立了拓扑结构为2-10-1的BP神经网络模型,并对预测效果进行了验证.结论 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可用于HFRS发病率的预测,且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77.
江琴  曹博  杨兴霞  朱娟英 《浙江医学》2018,40(3):266-268
目的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为术前初步预测淋巴结转移情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73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肿瘤位置、脉管浸润、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ER、PR、Ki-67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或0.01),患者年龄、家族史、Her-2状态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无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进入模型的危险因素有7个,分别是肿瘤大小、肿瘤位置、脉管浸润、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ER、Ki-67(OR=1.902、0.563、2.821、0.183、1.528、2.236、1.498,P<0.05或0.01)。结论肿瘤大小、肿瘤位置、脉管浸润、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8.
79.
80.
目的运用流感监测网络建立流感预警模型,通过预警减少流感暴发或流行。方法收集黑龙江省2011-2013年流感监测网络的监测数据,通过ARIMA运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计算建立黑龙江省流感流行预警数据库和预警模型。结果建立流感流行预警数据库和预警模型,基线最大值为2.75%,最小值为1.74%;上限最大值为3.30%,最小值为2.08%;预警线最大值在1月份,最小值在8月份。对2009年和2013年流感样病例(ILI)%流行曲线进行预警应用观察,流行趋势总体平稳,较接近于预警模型下限,全年未超过预警模型上限,未报告流感暴发疫情。模型提示流感流行关注的时间在第6周和第40周。2009年流感ILI%流行曲线明显超过警戒线,高峰出现在9-11月,与全年报告18起流感暴发实际月份相符。流感预警信息发布最佳时间在第33周。结论该流感预警模型有较强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其建立与应用,可为流感防控工作策略和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