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观察止血带分次放气对股骨内固定术患者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股骨下段骨折行限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90例,采用信封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A组、B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A组采用5min内三段式分次放气的方法,观察B组采用10min内三段式分次放气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设定一次性放气。分别于再灌注后1min(T1)、5min(T2)、10min(T3)、30min(T4)测定患者血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浓度。结果观察A组及观察B组与对照组相比,T1至T4各时间点血浆MDA与SOD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B组T1至T4四个时间段的血浆MDA浓度均低于观察A组、血浆SOD含量均高于观察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止血带分次放气的方法对止血带诱发的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2.
PICC置管后使用电热垫热疗预防静脉炎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使用电热垫热疗预防静脉炎发生的作用.方法 将100例PICC置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PICC置管后于输液过程中使用电热垫热疗的50例患者为实验组;PICC置管后未使用电热垫热疗,仅进行常规观察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静脉炎的发生率,进行χ2检验.结果 实验组静脉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PICC置管后使用电热垫热疗可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83.
目的:通过收集对乌鲁木齐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住院患者医疗费用的分析,了解目前大病医疗费用的运行状况,分析医疗保险筹资、基金结余、医疗费用构成及实际补偿等数据。方法:利用资料来源、数据分析、构成比法来分析。结果:乌鲁木齐市新农合医疗保险缴费标准由2009年的180元逐年提高到2012年为313元,新农合基本达到全覆盖。2012年保险基金出现透支,基金支出增长率大于收入增长率;大病住院费用2009-2012年年均增长率为71%,2012年大病患者住院总费达4268.17万元,占新农合住院总费用的25%,2012年大病患者人均补偿费用2.52万元,与普通住院费用补偿的年均增长率18%相比增长(4%)较缓慢;大病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较低。结论:大病医疗费用逐年上涨,大病患者的人数逐年增多,目前提高补偿比,满足人们的医疗需求,降低大病医疗负担是首要任务,可尝试由商业保险来承担大病医保,降低经济风险和缓解财政压力。  相似文献   
84.
摘要:目的 为防止气囊止血带引起的缺血-再灌注损伤,通过比较股骨下段内固定手术后应用血氧监测仪确定气囊止血带放气方式与止血带机器设定一次性放气方式对患者血压、心率、止血带副损伤及手术部位渗血情况,以期找出适宜的止血带放气方式。方法 将100例股骨下段限期内固定手术成年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50例。研究组采用血氧监测仪监测血流恢复情况分三段式放气,对照组采用止血带机器设定一次性放气,分别于松止血带前(T1)、松放止血带1min(T2)、3min(T3)、5min(T4)、10min(T5)、30min(T6)观察患者血压、心率、止血带副损伤及手术部位渗血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松止血带后各时间段手术部位均无渗血。术后止血带副损伤情况,研究组均达到优良,对照组2例为差。两组患者各时间节点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的变化比较发现,研究组T2、T3、T4、T5、T6各时间节点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与T1相比,仅在T2、T3时收缩压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在T2、T3、T4、T5与T1相比数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T2、T3、T4时,两组间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T5时,两组间收缩压、舒张压变化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T6时,两组患者各观察值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应用血氧监测仪监测患者患肢血流恢复情况分三段式松止血带的放气方式是股骨内固定手术适宜的放气方式。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 患者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 治疗前后及TACE 后应用中成药复方斑蝥胶囊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所有HCC 患者TACE 治疗前及治疗后1 wk 、1 mo,服用复方斑蝥胶囊前及用药后4 wk 用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 细胞及ALT 、AST 、TBIL.结果:HCC...  相似文献   
86.
曹凤  李丞  李军  赵锋 《中国病案》2023,(2):83-86
目的 研究2014年-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三甲综合医院儿童住院疾病谱及变化趋势,为儿童医疗保健事业发展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通过医院HIS系统,病案系统收集整理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儿童病例,共92 915例儿童住院患者相关信息,采取描述法,对儿童疾病构成及顺位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儿童疾病谱有小范围波动,儿童平均年龄(4.8±4.29)岁,男童患者多于女童,0岁-1岁婴幼儿患者居多,2015年-2019年均增长率为8.86%;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疾病谱前四位占住院患者52.77%,泌尿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系统疾病性别差异大;肺炎仍是常见病,前十位病种占住院患者32.35%;结论 患病率较高的疾病是新生儿肺炎,高胆红素血症,血液病,损伤、中毒和外因某些后果,针对以上疾病,结合不同年龄段特征,提出有效措施,多维度降低儿童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87.
为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包膜蛋白E2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并对表达蛋白的抗原性进行检测。将HCV E2区N端的一段基因分别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QE30和真核表达载体pEF1/HisC中进行E2蛋白的表达,采用ELISA和WB对表达蛋白的抗原性进行检测。结果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均表达了预期大小的蛋白,能同HCV感染者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提示该段E2基因在原核表达系统和真核表达系统均能表达出具有抗原活性的蛋白,其中真核细胞表达的蛋白可被糖基化。  相似文献   
88.
有关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和Ⅱ型 (HTLV Ⅰ和Ⅱ型 )及其相关疾病的流行病学资料 ,国内外已有不少报道。但对献血者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报道甚少 ,有些报道中的检测方法敏感性与特异性均较低。由于涉及输血安全问题 ,我们对四川、福建、新疆、浙江、山东和湖北六省、区 1万多名献血者进行了HTLV Ⅰ /Ⅱ型抗体筛查 ,以了解在这些地区的感染和流行情况。材料和方法一、血样来源1997年 2月至 1998年 6月收集 10 186份献血员血清 ,其中包括四川的什邡、德阳、会理、广汉和西昌血站献血员血清 2 6 14份 ;福建厦门中心血站献血员…  相似文献   
89.
目的:通过研究自体脂肪移植技术在改善面、颈部瘢痕中的应用,探讨其改善面、颈部瘢痕外观与皮肤组织质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2月笔者科室收治的面颈部瘢痕患者40例,进行自体纳米脂肪填充术,运用肿胀麻醉技术在患者腰腹部、大腿外侧抽取脂肪,通过清洗、静置去除多余油脂及肿胀液后进行纳米技术处理,得到的纳米脂肪填充至患者额部、面颊部、颈部瘢痕处。术前进行围手术期宣教,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术后进行创面护理、心理护理及并发症护理,纳米脂肪移植的存活率是整个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协助保障手术的成功。结果:40例患者纳米脂肪填充术后愈后良好,满意度高。面颈部瘢痕质地变软,3个月后瘢痕颜色变浅,且未凸出于皮肤表面,个别痤疮所致的瘢痕皮肤肤质也变得细腻有光泽,痤疮凹陷及颜色变浅,炎症减轻。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感染、血肿等并发症,且术后填充部位均未出现团状或条索状硬结。结论:纳米脂肪填充术具有创伤小、受区形态均匀自然、可终生存活等优势,术后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面、颈部瘢痕,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90.
目的 观察吗啡持续中心静脉泵入治疗重度癌性疼痛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确诊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32例,均合并重度疼痛,使用微量泵经中心静脉导管给予吗啡持续泵入,治疗前后采用数字疼痛强度分级法(NRS)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观察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在吗啡持续静脉泵入治疗期间,患者疼痛均显著缓解,6例(18.8%)完全缓解,26例(81.2%)部分缓解,大部分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阿片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晚期重度癌性疼痛患者,吗啡持续中心静脉泵入止痛疗效确切且安全,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