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3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24篇
内科学   67篇
皮肤病学   48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74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290篇
预防医学   88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09篇
  2篇
中国医学   139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研究整形修复术应用于先天不对称重睑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先天不对称重睑患者6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3例。参照组女15例,男18例,年龄20~52(35.23±4.21)岁;实验组女16例,男17例,年龄22~54(36.58±5.87)岁。参照组患者实行传统切开手术,实验组患者实行整形修复术,观察比较两组先天不对称重睑患者临床修复满意度、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先天不对称重睑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100%)高于参照组(75.7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3%)低于参照组(21.21%),实验组愈合时间(7.52±0.32)d、手术时间(30.21±5.21)min、术中出血量(33.23±4.21)ml分别低于参照组愈合时间(12.21±0.45)d、手术时间(48.57±6.98)min、术中出血量(45.27±5.6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整形修复术治疗先天不对称重睑患者疗效比较显著,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广泛借鉴。  相似文献   
22.
目的:本文主要是对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下肢IV度烧伤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的100例下肢IV度烧伤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对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然后再将两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发现,对于观察组的50例患者而言,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26.8±8.3)d,经过手术之后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8.9±6.8)d,手术之后平均白细胞值为(8.3±3.0)×109/L。对于对照组的50例患者而言,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33.4±8.3)d,手术之后平均愈合时间为(26.2±10.00)d,手术之后平均白细胞值为(12.1±4.8)×109/L。将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发现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治疗下肢IV度烧伤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疗疗效,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的感染率,增加手术的成功几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这一种值得运用和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在消化性溃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79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整体护理模式,按常规进行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按制订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指标。结果:两组在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显著。结论:CNP用于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可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住院费用,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尿动力学检查在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94例,均采用尿动力学检查,对患者治疗前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明确患者病情,并给予对症治疗。治疗3个月后再次行尿动力学检查,分析对比治疗前后检测结果,判断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分析治疗前尿动力血检查结果,对94例患者进行诊断,诊断结果:56例膀胱出口梗阻,13例逼尿肌严重受损,15例可疑梗阻,10例无梗阻。根据诊断结果给予患者对应治疗,其中56例膀胱出口梗阻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治疗,13例逼尿肌严重受损患者采用膀胱造瘘术治疗,15例可疑梗阻及10例无梗阻患者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治疗后3个月复查尿动力学检查,各项检测指标[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膀胱最大储尿量(VMCC)、最大尿流率逼尿肌收缩压(Pdet-Qmax)、膀胱顺应性(BC)。]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诊断及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能明确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病情,可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及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5.
目的:建立一种廉价、高效的呼吸道给药或染毒方法。方法:24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进行鼻腔滴注和吸入式气管滴注。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非暴露式气管滴注和吸入式气管滴注。小鼠每只滴注50μL生理盐水,大鼠每只滴注100μL生理盐水;每组中取1只动物按相应方法滴注用生理盐水配制的含体积分数50%的蓝墨水,解剖观察肺部形态,评价滴注效果;记录操作时间(从麻醉结束至滴注完成)和成功率。结果:小鼠鼻腔滴注的操作时间为(92.6±5.4)s,吸入式气管滴注操作时间为(25.2±4.0)s;大鼠非暴露式气管滴注操作时间为(102.6±6.5)s,吸入式气管滴注操作时间为(39.9±3.3)s;吸入式气管滴注操作时间均明显较短(t=35.042、29.849,P<0.001)。吸入式气管滴注组小鼠和非暴露式气管滴注组大鼠的肺组织散在分布蓝色印迹,而鼻腔滴注组小鼠的肺部着色不明显;鼻腔滴注和吸入式气管滴注的成功率为100%,而非暴露式气管滴注的成功率为83.7%。结论:吸入式气管滴注兼具廉价、快捷、无创、高效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呼吸道给药或染毒实验以及疾病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26.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心律失常及动态血压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与心律失常,血压变化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我们对66例拟诊为OSAS患者进行了整夜多导睡眠图(PSG)监测,以观察睡眠呼吸暂停,呼吸紊乱指数(AHI)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下降程度与心律失常的发生及...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对比双源CT胸部常规和大螺距Turbo Flash(TF)模式不同螺距下扫描参数及图像质量的差异,以优选最佳方案。方法 采用双源CT常规(螺距0.8~1.5,共8种方案)及大螺距TF扫描模式(螺距1.6~3.2,共17种方案)行仿真体模胸部CT扫描,比较不同模式下扫描时间、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4个不同层面的信噪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及5个不同层面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的差异。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螺距与各指标的相关性;以TOPSIS法对25种方案进行排名。结果 TF模式下,扫描时间、CTDIvol、DLP及CNR均明显低于常规模式(P均<0.05);除外T10层面,SNR普遍高于常规模式(P均<0.05);2种模式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距与扫描时间、CTDIvol及DLP均呈明显线性关系(P均<0.05)。TF模式下螺距2.7方案最优,常规模式下螺距1.4最劣。结论 双源CT不同模式胸部扫描图像均可满足诊断需求。除CNR外,大螺距TF模式各项评价指标均优于常规模式,其中TF模式下螺距2.7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应用于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EM)对老年患者认识功能和麻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该院行TEM手术的老年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对照组行常规全身麻醉,观察组行右美托咪定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麻醉药物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比较各时间点血清皮质醇(Cor)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76.47%)(P 0.05);观察组各麻醉药物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1和3 d血清Co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1和3 d 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4.71%)明显低于对照组(38.24%)(P 0.05)。结论老年患者TEM术中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能够提高麻醉效果,减轻术后应激反应,改善术后认知功能,考虑与右美托咪定减少了术中各麻醉药物用量及增强各麻醉药物效果有关。  相似文献   
29.
目的比较小外径球囊与经典保护导丝,在冠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对分支开口保护效果。方法比较30例冠脉分叉病变,随机分为两组,A组(15例)放置保护导丝于分支内,完成主支内球囊预扩张、支架植入,观察分支血流情况;B组(15例)完成主支内球囊扩张后,放置小外径球囊于分支开口附近,于主支支架扩张同时低压力扩张分支球囊,支架植入后观察分支开口血流情况。通过两组间分支血流相应评分,比较分支开口保护情况。结果A组有3例分支闭塞,7例血流减少,5例血流同于术前,0例血流改善,总计分17分。B组有0例分支闭塞,1例血流减少,5例血流同于术前,9例血流改善,总计分3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球囊保护分支血管,较经典导丝保护后的分支血流情况进一步得到改善,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后续处理的难度。  相似文献   
30.
目的评价干预青年脑梗死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后的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6月我科住院的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进行干预随访,2年后抽取其中的178例患者,根据其生活方式改善与否进行分组研究,90例改善者设为干预组,88例未改善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他们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吸烟、饮酒、运动时间等),观察两组血压、血脂、血糖水平的差异,观察两组脑梗死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生活方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压、血脂、血糖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脑梗死复发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不良生活方式可降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对预防脑梗死的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