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2篇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 定量检测慢性乙型肝炎(CHB)、乙型肝炎肝硬化(LC)、肝细胞癌(HCC)患者HBV总DNA(tDNA)、HBV共价闭合环状DNA (cccDNA)和HBsAg,并探讨其特点.方法 荧光定量PCR检测21例CHB、23例LC和25例HCC患者外周血和肝组织标本HBV tDNA、HBVcccDNA,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外周血HBsAg.正态数据采用ANOVA分析和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检验,非正态数据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在CHB、LC和HCC患者中,外周血HBVtDNA分别为(5.38±2.08)、(4.96±1.65)和(4.18±0.91)lg拷贝/mL,肝组织HBV tDNA分别为(7.18±1.91)、(6.51±1.87)和(5.87±1.47)lg拷贝/μg,肝组织HBV cccDNA分别为(3.53±2.03)、(2.63±2.13)和(0.58±1.40)lg拷贝/μg,外周血H BsAg分别为(3.30±0.65)、(3.12±0.52)和(2.60±1.03)lg IU/mL,CHB与HCC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46,P=0.013;t=2.562,P=0.014;t=5.799,P<0.01;t=2.709,P=0.003),LC与HCC患者肝组织HBVcccDNA及HBsAg定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94,P<0.01;t=-2.237,P=0.023).外周血均未检出HBV cccDNA.HBsAg定量与外周血HBV tDNA(r=-0.290,P=0.016)、肝组织HBV tDNA(r=0.372,P=0.002)及肝组织HBV cccDNA(r=0.378,P=0.001)均有关.结论 HBV tDNA、HBV cccDNA、HBsAg在CHB、LC、HCC患者呈逐渐降低趋势,HBsAg定量与外周血HBV tDNA、肝组织HBV tDNA及肝组织HBV cccDNA有关.  相似文献   
12.
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海芹  张红艳  景丽  耿岩 《河北医药》2007,29(10):1094-1094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文献报道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1.6%~6.4%,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当保守治疗无效危及产妇生命时,传统的方法以切除子宫为最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和乙醛脱氢酶2(ALDH2)的1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天津地区汉族人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研究用从外周血血凝块及肝组织中提取的基因组DNA、肝组织提取总RNA的逆转录产物作为扩增模板,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寡核苷酸基因芯片杂交的方法对115例天津地区汉族人IL-10启动子区3个多态位点(-1082A/G、-829T/C、-592A/C)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进行分析,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健康对照各30例,HCC25例。HCC组和健康对照组同时进行了ALDH26个多态位点(rs1064933、rs671、rs11066025、rs7397491、rs2158028、rs2106696:前2个位于外显子区域,后4个位于内含子区域)的分析。另外,对于肝癌组还分析了两种基因包括ALDH2 rs1062136 A/T在内的10个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在肿瘤组织及正常肝组织(手术切缘)中是否存在差异。应用卡方检验比较各组问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析等位基因及基因型与HCC及肝病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AFP、COL1A2、UBD、FOXM1b、GPC3、SPINT2等6个高表达基因和DLC-1、WWOX、IGFBP3等3个低表达基因在肝癌和癌旁不同距离组织中的表达进行研究,以确定从癌组织逐渐向正常组织的过渡过程中,这些基因的表达是否存在趋势性变化,以及这些基因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方法收集肝癌手术标本并保存于-80℃;从肝癌及其对应的癌周组织中提取mRNA,然后应用RT-PCR技术对9个基因进行扩增,PCR产物行凝胶电泳;最后用电泳条带灰度分析软件对9个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半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血糖加重脑缺血性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全脑缺血模型,通过免疫组化、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原位切口末端标记方法和Western blot技术,对比研究Streptozotoein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脑缺血时神经元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磷酸化和神经元凋亡的关系。结果糖尿病组脑缺血30min和再灌注1、3、6h后,扣带皮质和海马CA3区ERK1/2阳性细胞数和神经元凋亡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P〈0.05)。ERK1/2抑制剂U0126可明显减少ERK1/2的磷酸化和凋亡神经元的数量。Western blot分析可见,在缺血脑组织中磷酸化ERK1/2明显增高,再灌注3和6h糖尿病组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缺血组(P〈0.05)。结论糖尿病高血糖加重缺血性脑损伤与MAPK家族激活有关,特别是ERK1/2参与了脑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芍药甘草汤对肠道运动的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芍药甘草汤对肠道平滑肌运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小鼠小肠墨汁推进实验观察芍药甘草汤对正常、亢进及抑制状态下胃肠运动的影响,并采用兔离体肠管实验研究其作用机制。【结果】芍药甘草汤能显著性抑制正常和亢进状态的小鼠小肠运动,显著性抑制正常离体肠管的活动,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对乙酰胆碱(Ach)、组胺、新斯的明(Neo)、氯化钡(BaCl2)等不同离体兔肠模型均具有显著性抑制作用(P<0.05或P<0.01或P<0.001)。【结论】芍药甘草汤抑制胃肠运动的机理可能与抗胆碱样、钙拮抗、抗组胺有关,也可能与α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和ERK激活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ting技术,对比观察肾血管性高血压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细小动脉平滑肌细胞中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和P21ras表达。结果实验期间,Wistar肾血管性高血压组动脉血压从(104±18)mmHg升高到实验结束时的(198±33)mmHg,自发性高血压大鼠16周龄时的血压为(163±23)mmHg。肾血管性高血压组肾小球发生了明显的纤维化(P<0.05),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小球纤维化等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肾血管性高血压组入球动脉、小叶间动脉、叶间动脉和弓形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磷酸化ERK1/2染色阳性率分别为7.09%、14.57%、29.44%和13.6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入球动脉、小叶间动脉、叶间动脉和弓形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磷酸化ERK1/2染色阳性率分别为16.09%、24.17%、32.44%和18.6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肾血管性高血压组和16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入球动脉、小叶间动脉和弓形动脉平滑肌细胞中P21ras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Westernbloting检测可见高血压组和16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组织磷酸化ERK1/2和P21ras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大鼠两肾一夹型高血压和自发性高血压时,P21ras基因表达增加使部分血管平滑肌细胞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系统激活,导致部分小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胎儿宫内缺氧的关系。方法: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中尿酸水平,同时监控胎儿宫内缺氧情况,比较尿酸水平正常者与高尿酸者胎儿宫内缺氧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尿酸水平高者胎儿宫内缺氧发生率明显高于尿酸水平正常者。结论:高尿酸血症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儿宫内缺氧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腧穴解剖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探索,探讨提高腧穴解剖学教学质量的方法.方法:通过腧穴解剖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锻炼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和各种实验原理来进行实验方案设计的能力,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创新能力.结果:经问卷调查显示,腧穴解剖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得到学生广泛认同和好评.结论:在腧穴解剖学课程中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对贯彻落实“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专业教育,满足新时期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