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5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1.
目的通过检测斑秃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计数、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水平,探讨斑秃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50例未治疗的斑秃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的水平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中TGF-β1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以3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斑秃患者组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占T淋巴细胞的比率和血清TGF-β1浓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且重型患者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与局限型患者组(P<0.01),局限型患者组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斑秃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水平,血清中TGF-β1含量均与SALT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566,-0.471;P均<0.01),而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584,P<0.01)。结论斑秃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与血清中TGF-β1呈一定相关性,且两者与斑秃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CD4+CD25+Treg细胞的数量减少和TGF-β1表达降低可能与斑秃的细胞免疫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维A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泛发性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5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予口服阿维A胶囊,同时行NB-UVB全身照射;对照组30例,仅予NB-UVB全身照射。两组疗程均为10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为66.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维A联合NB-UVB照射治疗泛发性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二期梅毒误诊原因,帮助临床医生提高诊断二期梅毒的正确性。方法 对5a来临床误诊的46例二期梅毒的临床表现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发生于躯干、四肢的二期梅毒皮疹易被误诊为玫瑰糠疹、银屑病、过敏性皮炎、多形红斑、药疹和体癣等,扁平湿疣易误诊为尖锐湿疣、软下疳等,但根据梅毒的自身特点,仍可正确鉴别诊断。结论 临床上应重视询问病史和皮肤科体格检查,可疑患应及时做梅毒血清学检查。  相似文献   
14.
自体疣植入治疗扁平疣及其相关机制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 应用自体疣植入治疗扁平疣,研究患者T细胞亚群和白介素2(IL-2)水平的变化以及疣体脱落的病理和免疫学特征。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IL-2水平;对反应期疣体组织进行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治疗前外周血CD4+细胞数、CD4+/CD8+比值及IL-2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人对照组(P<0.01);治疗后均显著升高(P<0.01),与正常人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反应期疣体组织中见淋巴细胞浸润,伴棘细胞水肿、溶解。免疫组化显示,反应区浸润的淋巴细胞主要呈CD45RO+、CD6+、CD4+、CD8+、CD20-和Mac387-;在表皮基底层及反应区可见S-100蛋白阳性的朗格汉斯细胞。结论 自体疣植入治疗扁平疣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通过T细胞介导免疫反应使CD8+亚群发挥细胞毒性作用,导致疣体脱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 combined with selectivepericardial devascularization,LSPD)治疗门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操作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2年3月连续15例因PHT行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LSPD的围手术期资料。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并随访。结果 1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术中发现副脾2例。手术时间150~340 min,中位数230 min。术中出血量80~1600 ml,中位数450 ml。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3~8 d,中位数5 d。术后住院时间7~15 d,中位数10 d。无出血、胰漏等手术并发症。15例随访3~12个月,均存活,2例发生便血。结论LSPD治疗PHT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6.
17.
近些年来临床医学和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银屑病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与态度,对病情经过及预后有着密切联系.提出银屑病属于心身疾病,认真了解患者对自身疾病认知情况及其态度,用现代医学模式指导治疗,有助于提高银屑病的防治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医源性损害的发生.为了解贵州省遵义地区银屑病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情况及治疗误区,我们设计了一份专门问卷.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46岁,面部、四肢、足侧缘斑块、结节2个月,躯干、四肢暗红色斑疹1个月。面部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萎缩,真皮内见由泡沫样组织细胞构成的结节状浸润,与表皮间有无浸润带,抗酸菌染色(4+)。足部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萎缩,真皮及皮下脂肪组织内见白色泡沫样组织细胞构成的结节状浸润,与表皮间有无浸润带,抗酸菌染色(4+)。躯干部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萎缩,真皮血管周围可见组织细胞、淋巴细胞浸润,部分组织细胞呈泡沫状,抗酸菌染色(2+)。面部皮肤组织涂片,抗酸杆菌阳性(4+)。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阳性,TRUST半定量1∶1,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TPPA)阴性。诊断:瘤型麻风伴梅毒非特异性抗体假阳性。于当地疾控中心接受麻风联合化疗(MDT-MB)方案治疗好转,目前随访中。  相似文献   
19.
大疱性表皮松懈型药疹 (TEN )是一种全身表皮广泛坏死剥脱 ,伴高烧及内脏病变的危重病症。其发病急 ,病情重 ,死亡率高 ,位居药疹首位。早期诊断、及时抢救对提高治愈率 ,减少并发症 ;降低死亡率都是十分重要的。近期我们抢救成功 2例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例 1,患者 ,女 ,2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真菌感染以及真菌特异性IgE对过敏性皮炎的致病作用.方法采用Biowhittaker变态反应诊断仪检测136例过敏性皮炎患者血清真菌特异性IgE(sIgE),将其分为两组:真菌感染组96例,为合并真菌感染的过敏性皮炎患者,其中荨麻疹45例,湿疹30例,特应性皮炎21例;对照组40例,来自无合并真菌感染的过敏性皮炎患者.结果真菌感染组中,血清真菌sIgE阳性率为87.5%(84/96),显著高于对照组(14/40,阳性率35.0%),血清真菌sIgE检出率在两组病人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38.08,P<0.005),真菌感染组荨麻疹、湿疹、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真菌sIgE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2.24,P>0.05).结论真菌感染灶中真菌可能成为变应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E,真菌感染在过敏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中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