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7篇
综合类   1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脏移植中心报道首例肝移植术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AML-M2)诊疗经过和化疗过程中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经验。通过文献复习,对其临床特点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1 例 42岁男性病人在肝移植术后38个月被确诊为急性白血病,经过适当的免疫抑制剂调整使其安全度过化疗期并获得缓解。复习相关文献肝移植术后发生急性白血病病人17例,1年以内的病死率高达52.94%。结论 肝移植术后急性白血病是一种少见但病死率极高的并发症,病人染色体变异类型、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及肝炎病毒的感染可能和肝移植术后急性白血病死亡有关。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索内毒素(LPS)、Toll样受体2(TLR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肝肺综合征(HPS)发生发展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肝肺综合征组(HPS组,31例,其中26例行肝移植术)、非肝肺综合征组(即未合并HPS的终末期肝病组,30例,均行肝移植术)和正常对照组(10名健康志愿者).各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3、7、14、21、28 d检测外周血LPS、Toll样受体2mRNA(TLB2mRNA)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iNOSmRNA)表达水平,及其肝随移植术后肝功能及低氧血症好转的术后变化.结果 HPS组术前LPS,TLR2mRNA,iNOSmBNA的表达水平较非HPS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PS组术前LPS,TLR2mRNA,iNOSmRNA的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非HPS组LPS,TLR2mRNA,iNOSmRNA的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S与非HPS组的终末期肝病患者行肝移植术后,随肝功能的改善,TLR2mRNA表达呈下降趋势,呼吸和血氧饱和度亦逐步改善.结论 终末期肝病肠源性内毒素释放及其导致的TLR2mRNA和iNOSmRNA表达的增高可能是肝肺综合征的重要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63.
机械通气患者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 机械通气是维持呼吸和生命的治疗措施,对于其预后我们需要筛选出相关指标来推断。方法 收集1999-2000年入MICU并进行机械通气的54例患者的初始数据。根据患者入MICU第一个24h最差的数据计算出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Ⅲ(APACHEⅢ)和急性生理学评分(APS)。结果 通过单因素分析,白蛋白(ALB)、血压、BUN、Cr、血红蛋白、合并器官衰竭、合并心跳呼吸骤停、辅助/控制(A/C)通气模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SIMV+PSV)模式、APS评分、APACHEⅢ评分对机械通气预后有影响。但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认为APS评分和血浆白蛋白可作为预测机械通气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APS≥50或ALB<320g/L,则认为预后不佳。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67.86%、84.62%和67.86%、80.77%。另外患者痰培养多为G^-杆菌,感染铜绿假单胞患者的死亡率高。结论 APS和ALB是判断机械通气以后的独立因素,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4.
目的比较劈离式肝移植(SLT)和活体肝移植(LDLT)治疗胆道闭锁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2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脏外科暨肝移植中心行SLT的64例胆道闭锁患儿及同期实施LDLT的44例胆道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SLT的患儿中, 男40例, 女24例, 移植时年龄为4~168个月, 中位年龄为8个月;接受LDLT的患儿中, 男24例, 女20例。移植时年龄为4~24个月, 中位年龄为7个月。将64例胆道闭锁患儿根据接受SLT手术时间的先后分为两组:SLT早期组32例(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和SLT技术成熟期组32例(2019年2月至2022年5月)。LDLT组和SLT组及SLT早期组和SLT技术成熟期组中胆道闭锁患儿移植肝功能恢复情况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或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 确切概率法。生存分析采用 Kaplan-Meier 法和Log-rank 检验。结果 LDLT组冷缺血时间[M(IQR)][218(65)min]、术中出血量[175(100)ml]及移植物与受者体重比(3.0±0.7)低于SL...  相似文献   
65.
肝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四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8月至2008年12月间行肝移植术的726例受者中新发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726例肝移植受者中,术后新发恶性肿瘤4例,发生率为0.6%;患者均为男性;新发恶性肿瘤的类型分别为:急性髓性白血病、胃癌、肺癌和未分化肝肉瘤;患者肝移植时年龄为42~57岁,中位年龄52岁,肿瘤确诊时的年龄为45~60岁,中位年龄53岁;从接受肝移植手术至发生肿瘤的时间为6~38个月,中位时间31个月.4例患者均死于肿瘤进展和多器官功能衰竭.肝移植术至死亡时间为12~48个月,中位时间39.5个月;确诊为新发恶性肿瘤至死亡时间为6~10个月,中位时间8.5个月.结论 肝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国内发病率低于国外;确诊时间较晚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重视癌前病变和高危因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6.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患者胆管并发症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OLT)后肝动脉狭窄(HAS)患者胆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肝动脉介入治疗对胆管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本中心2003年10月至2006年3月22例OLT后HAS患者胆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HAS的介入治疗对胆管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结果 22例OLT术后HAS患者,3例于术后近期行再次肝移植术,1例死于严重感染.其余18例HAS患者中,GGT和ALP升高发生率为100%,胆管狭窄(BS)的发生率为61.1%(11/18),胆漏的发生率为5.6%(1/18).12例患者接受肝动脉介入治疗后,6(50%)例发生BS,经胆道介入治疗后,0例治愈,6(100%)例好转;2例患者未行肝动脉介入治疗,1例发生BS,经保守治疗治愈;4例患者在出现BS后诊断HAS,均接受肝动脉和胆道介入治疗,0例治愈,3(3/4)例好转,1(1/4)例无效.结论 OLT后合并HAS患者的胆管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肝动脉介入治疗对HAS患者胆管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不理想.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再次肝移植术后早期与死亡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的36例再次肝移植的资料.根据再次肝移植术后早期(术后3个月内)的转归,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收集两组患者术前及术中常用的15项临床或实验室指标作为可能影响死亡率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再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术后早期死亡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再次肝移植术后早期死亡率为25%(9/36),死亡原因为:严重感染5例(55.6%),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22.2%),心肌梗死和脑出血各1例(各11.1%).经单因素分析显示,死亡组和存活组间术前肌酐水平、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感染、重症监护室(ICU)监护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再次肝移植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术前ICU监护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是术后早期与死亡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再次肝移植术前ICU监护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与术后早期死亡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慢性肾功能损害患者在减少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alcineurin inhibitors,CNIs)的基础上联合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il,MMF)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8例术前肾功能正常,术后发生慢性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在减少CNIs的基础上联合MMF治疗,观察患者肾功能指标的变化,记录相关的不良事件.结果 除1例患者因严重骨髓抑制而停用MMF外,其余27例患者随访30.8个月,期间肾功能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治疗1个月、12个月时患者血清肌酐水平[分别为(124.30±28.27)μmol/L和(119.71±31.36)μmol/L]较治疗前[(134.26±27.25) μmol/L]下降.治疗1个月、6个月、12个月时肌酐清除率、肾小球滤过率较转换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1例(3.7%)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无巨细胞病毒感染或肿瘤复发发生.5例(18.5%)发生轻度消化道症状(腹胀、腹泻),2例(7.4%)发生缺血性胆管炎.结论 肝移植术后慢性肾功能损害患者转换MMF联合低剂量CNIs免疫抑制方案,可以改善和稳定肾功能,并不增加排斥和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9.
探讨精神病患者检验危急值标准的制定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精神病患者易受精神症状的支配,其躯体症状往往表现不明显,而且其本人对病情的叙述较不清楚.因此,临床医生较难对精神病患者的躯体症状进行客观而准确的诊断.临床上亟需建立精神病患者的检验危急值标准.在制定精神病患者的检验危急值标准时,需充分考虑精神科患者自身的特殊情况及各种相关因素,同时可参考其他一些综合性医院和相关文献报道的检验危急值标准.当检验结果达到精神病患者的检验危急值标准时,检验医师必须迅速将结果报告给临床医护人员,临床医生在得到精神病患者的检验危急值信息后,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迅速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临床实践证实,制定精神病患者检验危急值标准可有效减少精神病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防范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0.
Objective To summarize our experience in hepatic artery reconstruction in adult-to-adult right lobe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LDLT).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for 17 cases undergoing LDLT in our center from May 2007 to Oct 2008.Results All the 17 right lobe graft of the liver was supplied by single right hepatic artery and the mean diameter of right hepatic artery was 3.1 mm.The hepatic artery for segment 4 was mainly originated from left hepatic artery(12/17,70.1%).The recipient right or left hepatic artery was used in 14 cases of reconstruction,proper hepatic artery was used in 2 cases,and gastroduodenal artery was used in one case.Anastomosis was performed with interrupted 8-0 prolene and 12-16 stitches were made on the posterior wall first and then the anterior wall to avoid turning over the vessel.The mean anastomosis time was(51±26) minutes and all hepatic arteries were patent immediately after anastomosis.Hepatic arterial complications including hepatic artery thrombosis (HAT)did not occur after LDLT.Conclusions Detailed evaluation and careful protection of the hepatic artery of segment 4 are the key to successful reconstruction of hepatic artery in LDLT.Anastomosis was performed without flipping the artery wall helped to reduce the difficulty of operation remarkably and with a good resul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