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8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77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101篇
综合类   11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探讨人脐血CD133+细胞移植于缺血心肌后的增殖分化情况和对缺血心肌梗塞面积和纤维化程度改善情况.方法从新鲜脐血中纯化的CD133+细胞,PKH26标记后注射于结扎冠状动脉后的裸鼠缺血心肌内,并以无血清培养基注射动物为对照组.2周后观察移植细胞的分化情况,检测心肌纤维化程度和梗塞面积的变化.结果CD133+细胞移植后2周,对照组梗塞面积(26.3±3.8)%,纤维化程度(12.8±1.1)%;而实验组梗塞面积(7.8±1.3)%,纤维化程度(5.5±0.7)%(P<0.05).结论CD133+细胞移植能明显减少实验动物心肌梗塞面积和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22.
原位心脏移植28例报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28例心脏移植的临床资料,探讨手术效果以及免疫诱导方法。方法 2000年1月至2005年5月共完成28例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术。2003年前进行心脏移植的14例受者围手术期采用环孢素A+霉酚酸酯免疫诱导方案,2003年后的14例受者采用达利珠单抗+霉酚酸酯免疫诱导方案。结果 28例受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出血、扭曲、右心功能不全等手术并发症。2003年前移植的受者中,有6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肝、肾功能不全,3例并发不同程度的感染。2003年后移植的受者无1例术后发生肝、肾功能不全和感染。结论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肌病变的有效手段。达利珠单抗+霉酚酸酯诱导方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深低温停循环过程中肺部温度的变化规律,为深低温停循环过程中肺保护提供参考。方法4例在深低温停循环下行主动脉弓部手术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全麻完成后,经右侧颈外静脉穿刺置入Swan-Ganz导管,导管气囊漂入肺动脉,测试可以测定肺毛细血管嵌压后,气囊充气,远端温度探头可以测定手术过程中肺深部温度,同时监测鼻咽温度和直肠温度。结果4例深低温停循环手术患者的肺部温度可降低到16.6℃,接近鼻咽温度16.4℃,在降温过程中比鼻咽温略低,在复温过程中比鼻咽温略高。结论深低温停循环过程中,肺部温度可达到深低温要求。  相似文献   
24.
婴幼儿心脏病术后气管插管并发症的急救处理及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 1993年 9月至 1999年 12月我科紧急处置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矫治术术后气管插管并发症 2 7例 ,就其临床特点及急救措施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全组 2 7(男 17,女 10 )例 ,平均年龄 2 0岁 (6个月~ 3岁 ) ,体重平均 8 1(3 5~ 14)kg。其中室缺修补术后11例 ,室缺、房缺肺高压矫治术后 6例 ,法乐四联症矫治术后5例 ,室缺修补及二尖瓣成形术后 3例 ,法乐三联症矫治术后2例。术后带管时间为 6h~ 6d ,其中口插管 18例 ,鼻插管 9例。气管插管并发症类型 ,详见表 1。表 1 术后气管插管并发症及表现 (n =2 7)并发…  相似文献   
25.
婴幼儿体外循环 (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后 ,肺部并发症是心血管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可严重影响婴幼儿术后的康复。CPB时 ,肺动脉血流阻滞 ,仅靠非搏动的支气管动脉少量灌注 ,此时因肺脏处于高温缺血状态 ,当循环开放 ,肺血流恢复时 ,势必造成肺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我们通过建立1月龄幼犬体外循环模型 ,对体外循环后未成熟肺组织氧自由基和髓过氧化物酶等指标进行观察及测定 ,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NF κB活性的变化 ,以探讨NF κB活化与体外循环未成熟肺损伤的关系。1材料和方法1.1材…  相似文献   
26.
严重心脏火器伤急诊体外循环支持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实验观察急诊体外循环 (ECC)对严重心脏火器伤的早期救治效果。方法 采用小口径步枪 (子弹 3.2g ,距离 2 5m ,初速 35 0m/s)射击建立的 2 1只严重心脏火器贯穿伤实验犬模型 ,将实验犬分为对照组、ECC组、ECC +手术治疗组。伤后 5~ 7分钟内开始ECC ,ECC组持续 3小时 ;ECC +手术组于ECC支持 0 .5小时后行心脏修补和肺叶切除术。结果 伤后 2分钟胸引量为 (387.71± 6 3.9)ml,对照组均于 7~ 10分钟内死亡 ,尸检发现以右室贯穿伤为主 ,并均伴有肺门部损伤。ECC组行急诊ECC支持 3小时 ,动脉压维持在 8~ 12kPa ;ECC +手术治疗组动物手术后脱离体外循环机 3小时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PaO2 和PaCO2均维持平稳。结论 急诊ECC应用于严重心脏火器伤可以使出血自体回输 ,维持心脏贯穿伤动物生命指标稳定 ,为及时进行手术修补救治争取了时间 ,提高了心脏贯穿伤的救治存活率  相似文献   
27.
杨春  杨剑  易定华  罗鹏  曹瑞军  周华 《心脏杂志》2010,22(5):670-672
目的: 探讨聚乙烯亚胺(PEI)的浓度、平均相对分子量对涂层肝素的影响,筛选出合适的各种底物的浓度及反应条件,优化涂层工艺。方法: 将PEI的平均相对分子量(3 000、10 000、20 000)和质量浓度(1 g/dl、2 g/dl、5 g/dl)交叉组合分为9个组,制成PEI-戊二醛-肝素涂层体外循环管道。利用红外光谱对结合肝素的表征定性,用甲苯胺蓝分光光度法测量肝素的结合含量。结果: 通过PEI-戊二醛-肝素涂层体外循环管道肝素的结合量,受PEI的分子量及浓度的影响,最适质量浓度及平均相对分子量分别为2 g/dl和20 000。结论: 各组肝素涂层材料肝素的浓度随PEI平均相对分子量的递增而增加,在一定范围内,PEI的浓度与肝素的含量呈正相关,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肝素的结合。  相似文献   
28.
皮肤就像体内器官的一面镜子,很多在体内器官发生的肿瘤会出现特定的皮肤表现,甚至在这些肿瘤尚未发生时可能已经出现了皮肤的表现。因此根据皮肤表现可以帮助临床医师预测和诊断体内肿瘤的发生。本文针对发表在《临床医师肿瘤杂志》(CA Cancer J Clin)2009年第2期的1篇文章并就肺癌与杵状指的因果与果因关系做了认真梳理,期望能够引起同行学者的争鸣。  相似文献   
29.
我国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是心血管外科发展中一个重要阶段,1953年Gibbon等应用体外循环成功修补1例房间隔缺损[1]是良好的开端.1957年2月苏鸿熙教授从美国带回一套Lellihei.Dewall人工心肺机,在西安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建心脏外科并成立体外循环研究小组.  相似文献   
30.
目的 通过研究环氧氯丙烷(ECH)处理对瓣膜组织结构及表面性状的影响,探究ECH处理生物瓣膜后防钙化的机制。方法 通过测定ECH处理瓣膜组织的抗酶消化能力、茚三酮值、热皱缩温度,以及血浆蛋白吸附实验、血小板黏附实验评价ECH处理瓣膜组织的表面性状。结果 经ECH处理后,抗酶消化能力增加,茚三酮值下降,热皱缩温度升高(P〈0.01),且对血浆蛋白和血小板的黏附减少,表面性状改善。结论 ECH处理能够增加瓣膜组织的交联,且改善瓣膜的表面性状,是ECH处理瓣膜组织防钙化、防衰坏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