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经腹水浓缩回输超滤仪治疗Ⅲ型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Ⅲ型腹水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用WLFHY-500型自体腹水回输超滤仪进行自体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利尿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腹围缩小、血浆白蛋白升高明显(P<0.01),血尿素氮、肌酐和内毒素明显降低(P<0.01),总疗效优与对照组(P<0.05)。结论WLFHY-500超滤仪进行自体腹水浓缩回输可以有效治疗Ⅲ型腹水,缓解临床症状,减少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肋弓下腹膜后腔无肝素开放切取活体供肾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3年5月~2008年5月期间行肋弓下腹膜后腔134例无肝素切取供肾(无肝素组)及82例肝素抗凝切取供肾(肝素抗凝组)效果.结果 2组均成功切取活体肾,手术时间110~200 min,热缺血时间10~20 8,2组移植肾后各有一例出现肾功能延迟恢复(DGF).2组供肾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肝素组出血少.结论 肋弓下腹膜后腔无肝素开放切取活体供肾方法安全可靠,供肾质量好.出血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D30(sCD30)和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检测在预测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2名肾移植受者术前外周血sCD30和PRA水平。对明确有排斥反应、可疑有排斥反应以及不能区分排斥反应的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移植肾活检穿刺病理检查。结果穿刺证实为急性排斥(BPAR)反应组(n=16)sCD30值(185.3±42.6)U/mL显著高于非排斥组n=26,(75.3±22.7)U/mL,(P<0.005)。当sCD30和PRA阳值分别定为大于100U/mL和大于10%时,sCD30和PRA预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灵敏度56.3%对31.3%、特异度92.3%对92.3%、准确度78.6%对69.0%、阳性预测值81.8%对71.4%、阴性预测值77.4%对68.6%,sCD30阳性组和PRA阳性组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相对危险度为3.6对2.3。结论sCD30和PRA阳性是术后早期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高危因素,sCD30与PRA相比更有助于预测术后早期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4.
脾切除对肝移植预后影响的回顾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肝移植时脾切除的适应证及对肝移植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6年4月期间施行的260例背驮式肝移植,肝移植时行脾切除者共28例(脾切除组),按1:2的比例随机抽取同期肝移植时未行脾切除者56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间的感染率、1年存活率及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结果 脾切除组的感染率高于对照组(85.7%VS55.4%,P〈0.05),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和1年存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6%VS14.3%,P〈0.05;46.4%VS82.1%,P〈0.05)。结论 脾切除增加肝移植术后的感染率和死亡率,除非有明确的适应证,肝移植时不宜行脾切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背驮式肝移植供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 adhesion moleculer-1,ICAM-1)表达对评价供肝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 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A、B、C 3组,制备大鼠PBLT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A组为缺血30min组,B组为缺血60min组,C组为缺血120min组.根据肝组织中水变性、脂肪变性坏死肝细胞的百分比分为3个不同的损伤程度组(轻度损伤组、中度损伤组、重度损伤组),分析3组大鼠血清中ALT的浓度变化与肝组织中ICAM-1分子表达的关系.结果 随着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的加重大鼠血清中的ALT也呈梯度升高,各纽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肝组织中ICAM-1分子的表达也呈梯度增高,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该实验显示,ICAM-1分子的表达对评价供肝质量分级标准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中监测相对血容量 (BVM ,Bloodvolumemonitoring)并反馈调控超率速度的方法对减少血液透析中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采用普通方式与监测BVM反馈调控超率速度方式 (BVM法 )交替进行血液透析 ,统计BVM法血液透析与普通血液透析次数、发生了低血压和小症状 (肌肉痉挛疼痛、或头痛、或呕吐、或腹痛 )的血液透析次数以及治疗前后血压每次超率量。比较两种方法间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4年内 30例患者共做普通血液透析 6 5 5 0次 ,有低血压发生的血液透析次数为 6 30次 ;有小症状发生者为 80 1次 ;4年内共做BVM法 6 5 5 5次 ,有低血压发生的血液透析次数为 330次 ,有小症状发生者为 4 1 0次。BVM法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和小症状发生率显著减少 (P <0 .0 5 ) ,而治疗前后血压、体重的改变量两方法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单用BVM法血液透析可以减少血液透析中常见并发症发生率 ,辅助提高患者对血液透析的耐受性。但并不能依靠它完全避免这些并发症的发生。BVM法血液透析减少血液透析中并发症的机理及其它新的方法仍需继续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改良背驮式肝移植(ameliorated piggy—back liver transplantation,APBLT)治疗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arcinoma,PH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5年9月至2006年1月间实施肝移植治疗的166例PHC患者临床经过,统计术后1年、3年生存率、肿瘤复发率以及复发时间。结果APBLT术后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56、6%、37.9%;术后肿瘤复发率为45、8%,中位复发时间为(3384-78)d,与大的移植中心所报道的大宗PHC原位肝移植病例随访数据相近。结论APBLT是治疗PHC的有效手段;手术方式不是影响移植术后预后的关键因素。PHC肝移植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术者的经验以及对术式的熟悉程度而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颅内高压法建立大鼠脑死亡模型,并将爆发式和渐进式颅内高压脑死亡模型进行比较.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20只、爆发式脑死亡组(B组)20只和渐进式脑死亡组(C组)20只,在呼吸机维持下,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监测大鼠脑死亡状态6 h,实验过程中监测动脉压及心率的变化,并比较手术成功率.结果:脑死亡组诱导成功32只,诱导后期动脉压及心率骤然升高后,又逐渐下降,其中B组急剧下降,幅度明显,有5只因动脉压过低剔除研究,而C组下降幅度缓慢;与A组比较,脑死亡组谷值和峰值时动脉压及心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成功率B组70%(14/20)小于C组90%(18/20).结论:应用颅内高压法能成功建立稳定可靠的大鼠脑死亡模型,其中渐进式颅内高压脑死亡模型有更高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研究CYP3A5*3基因多态性在指导肾移植术后他克莫司(FK506)个体化用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术前1~2周内采用焦磷酸测序法测定肾移植受体CYP3A5基因型。随机将83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根据CYP3A5基因型的不同调整肾移植术后FK506的初始剂量[表达型为0.15 mg/ ( kg·d),不表达型为0.075 mg/ ( kg·d)],对照组按照传统的给药剂量[0.10 mg/ ( kg·d)]。 比较两组肾移植术后7 d 内达到目标血药浓度范围[(6~10)ng/mL]的百分比、需调整药物剂量的百分比以及3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和药物不良反应(神经毒性、高血脂、高血糖等)发生率之间的差异。 结果 肾移植术后7 d内实验组达到目标血药浓度浓度范围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62.5%vs32.6%,P<0.05),而实验组需要调整剂量的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35%vs65.1%,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肾移植术后3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和25.6%,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和18.6%,实验组较对照组低,但两者比较尚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根据CYP3A5*1/*3基因型调整FK506初始用量,优于传统的标准体重剂量给药方案,能有效的使各基因型患者在肾移植术后早期迅速达到有效血药浓度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