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探讨腰椎动态稳定系统结合wiltse入路治疗Ⅱ度以内的腰椎滑脱症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总结本科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使用动态稳定系统治疗Ⅱ度以内的腰椎滑脱症65例,传统正中入组30例,改良wiltse入路组35例。对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术前及术后1月、3月、6月VAS、JOA、ODI评分进行统计分析,术中置钉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1月、3月、6月VAS、JOA、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1月、3月术后VAS、JOA、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wiltse入路动态稳定系统治疗Ⅱ度以内腰椎滑脱症的早期临床疗效满意,与传统的后路入路相比具有手术切口小、术中失血少、术后引流量少、椎弓根置钉方便、术后康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自体红骨髓(RBM)复合自体松质骨(ACB)填充同种异体皮质骨环(HCA)重建兔颈椎的作用,为其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RBM与ACB复合,填充在自制的同种异体皮质骨环中;并采用兔第4颈椎椎体切除的颈椎骨缺损模型。通过观察大体形态及进行X线检查、组织形态学检查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的检测等,比较联合RBM+ACB+HCA移植(A组)、自体骨移植(B组)及HCA移植(C组)重建颈椎的效果。结果:术后8周观察示A、B组植骨材料与上下颈椎融合,有大量骨痂,C组示可见少量骨痂生长,融合不牢;各组血清ALP开始均升高,4周时A、B组血清中ALP浓度都高于C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A、B组血清中ALP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8周时3组AL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织学观察A、B组形成大量成熟骨基质、骨小梁及骨髓腔;扫描电镜观察示A、B组有大量新骨形成。结论:联合RBM+ACB+HCA移植和自体骨移植均有效地重建颈椎,RBM与ACB复合填充的HCA可明显促进HCA重建椎体的作用,可以作为有效椎体重建材料。  相似文献   
23.
脊柱疾患术后内固定断裂及松动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脊柱疾患内固定术后内固定物断裂及松动的原因与对策。方法:报告脊柱疾患术后发生内固定物断裂或松动的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内固定断裂后的疗法。结果:所有患者随访2~5 a,平均3.5 a,无椎体塌陷,无内固定再断裂,翻修术后的患者疼痛、畸形、神经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内固定器材,术中充分植骨,适时取出内固定材料以及术后根据情况配合外固定能有效地预防脊柱内固定物的断裂。一旦发生内固定物的断裂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处理,可获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24.
背景:自加压空心螺纹钉应用于股骨颈骨折修复以来,出现退钉或穿钉的现象并不少见,哪些因素影响加压空心螺纹钉治疗成人股骨颈骨折的稳定性尚无定论。
  目的:探讨加压空心螺纹钉置入修复成人股骨颈骨折后内固定失效的原因,以提高加压空心螺纹钉治疗成人股骨颈骨折的稳定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行加压空心螺纹钉内固定修复的9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相关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选取可能影响内固定失效的相关因素如年龄、性别、骨折 Garden 分型、术前骨牵引、手术时机、Garden对线指数、置钉标准、置钉形状、部分负重时间、内固定后并发症等10个危险因素,并对以上因素进行统计、分组及赋值,采用单因素χ2分析剔除无关因素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与结论:92例患者获18-72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根据Harris评定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优28例,良25例,可17例,差22例,优良率为58%。影像学结果显示,根据骨折是否移位将Garden分型分为两组,GardenⅠ型22例和GardenⅡ型29例为无移位组,GardenⅢ型25例和GardenⅣ型16例为移位组,其内固定失效率分别为12%和39%;Garden对线指数正常组和异常组内固定失效率分别为16%和59%;置钉标准达标组和未达标组内固定失效率分别为19%和70%;内固定后无并发症与内固定后有并发症组内固定失效率分别为14%和55%。以上因素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选取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骨折Garden分型、Garden对线指数、置钉标准和内固定后并发症为加压空心螺纹钉置入修复成人股骨颈骨折后内固定失效(退钉或穿钉)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5.
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类风湿性髋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6月至2006年2月应用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27例(39髋)类风湿性髋关节炎患者,经1~5年的随访(平均3.7年),对手术方法、临床疗效和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39髋)均手术顺利,伤口愈合良好,髋关节功能较术前均显著改善,疼痛明显缓解,并发症少,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类风湿性髋关节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观察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Na-HA)对骨关节炎(OA)软骨的保护作用及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Na-HA治疗OA的机制.方法 48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16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B、C两组行单膝前交叉韧带切断术,术后第5周开始,B组关节腔内注射0.3 ml生理盐水;C组注射等量的高分子量1%Na-HA,每周1次,连续5周.术后11周处死动物,比较各组股骨内髁关节软骨的大体变化,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股骨内髁软骨的病理变化,番红O染色观察软骨基质的改变,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软骨PPAR-γ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大体评分显示B组软骨退变的程度明显重于A组和C组(P<0.05);HE染色与A、C两组比较,B组软骨明显溃疡形成;番红O染色平均灰度值B组软骨基质染色明显高于A、c两组(P<0.05);B组软骨PPAR-γ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A、C两组(P<0.05);A、C两组大体评分和PPAR-γ mRNA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关节腔注射Na-HA可以抑制软骨PPAR-γmRNA表达,减轻软骨退变的程度,可能是其治疗骨关节炎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在体跟腱的生物力学行为。方法对环扣式传感器进行改良;选用45只家兔均分三组,A组(正常左侧跟腱),B组(正常右侧跟腱),C组(失胫神经支配的左侧跟腱),以改良环式传感器对A、B、C三组的跟腱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家兔跑跳时的张力曲线主要有4种,即I、II、III、IV;失胫神经支配状态下的一侧跟腱的生物力学参数明显低于常态(P<0.05)。结论改良环扣式传感器用于在体跟腱的生物力学测试具有可行、稳定、灵敏等优点。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家兔在体跟腱的生物力学特点及其测试方法。方法:选择45只健康成年家兔,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正常左侧跟腱),B组(正常右侧跟腱),C组(失胫神经支配的左侧跟腱),以改良Salmons传感器对A、B、C三组的在体跟腱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失胫神经支配状态下的一侧跟腱的生物力学参数明显低于常态(P〈0.05)。结论:改良Salmons传感器用于家兔在体跟腱的生物力学测试具有可行、稳定、灵敏等优点。  相似文献   
29.
Sky骨扩张器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ky骨扩张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Sky骨扩张器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8例。随访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测量手术前后病椎前缘及后缘高度,并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8例均经椎弓根途径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70min,骨水泥注入量每个椎体2.5~4.2ml,分布均超过中线。所有患者疼痛缓解,VAS术前为(8.7±1.1)分,术后第3天为(3.5±2.0)分;椎体高度明显恢复,术前骨折椎体前缘平均高度为17.51mm,术后为20.60mm。8例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Sky骨扩张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创伤小,初步观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自体红骨髓(RBM)复合自体松质骨(ACB)填充同种异体皮质骨环(HCA)重建兔颈椎的作用,为其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RBM与ACB复合,填充在自制的同种异体皮质骨环中;并采用兔第4颈椎椎体切除的颈椎骨缺损模型。通过观察大体形态及进行X线检查、组织形态学检查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的检测等,比较联合RBM+ACB+HCA移植(A组)、自体骨移植(B组)及HCA移植(C组)重建颈椎的效果。结果:术后8周观察示A、B组植骨材料与上下颈椎融合,有大量骨痂,C组示可见少量骨痂生长,融合不牢;各组血清ALP开始均升高,4周时A、B组血清中ALP浓度都高于C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A、B组血清中ALP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8周时3组AL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织学观察A、B组形成大量成熟骨基质、骨小梁及骨髓腔;扫描电镜观察示A、B组有大量新骨形成。结论:联合RBM+ACB+HCA移植和自体骨移植均有效地重建颈椎,RBM与ACB复合填充的HCA可明显促进HCA重建椎体的作用,可以作为有效椎体重建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