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8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54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266篇
内科学   144篇
皮肤病学   59篇
神经病学   50篇
特种医学   60篇
外科学   182篇
综合类   278篇
预防医学   170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101篇
  3篇
中国医学   259篇
肿瘤学   60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探索广西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相关影响因素,为提出有针对性的脑卒中健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1频数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广西5个县(区)的县级医院收集新发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病例,按照与病例性别、年龄(±4岁)、民族等进行1∶1频数匹配,从普通人群中收集对照组研究对象。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病例和对照组的一般情况、身体健康状况、体重变化情况、行为生活方式并进行体格检测。先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包的t检验、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再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调查418对病例及对照,其中,男性、女性分别为270对和148对,出血性卒中132人,缺血性卒中286人。研究结果显示,现患高血压、脑卒中家族史、一年四季都午睡和口味偏咸均是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和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现患糖尿病、口味偏咸和油腻是缺血性脑卒中和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打鼾、患病前体重变为低体重是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在外就餐≥6次/周是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夏季午睡是出血性卒中的保护因素(OR=0.5,95%CI:0.2-0.9),居住农村是缺血性卒中的保护因素(OR=0.5,95%CI:0.3-0.7),居住农村、患病前体重变正常是脑卒中的保护因素。结论广西地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相关影响因素存在一定差异,并可能存在特异影响因素,需根据脑卒中的类型有针对性开展相关健康干预。  相似文献   
992.
993.
目的观察高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护心益脑方对大脑中动脉梗死伴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LVDD)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的影响及对心脑系统的保护效应。方法将92例伴有LVDD的大脑中动脉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血小板、抗凝、清除氧自由基、改善脑循环与营养神经、降低颅内压、降压降糖等治疗及阿托伐他汀钙80 mg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护心益脑方,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中医证候积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软脑膜侧支循环、左心室舒张功能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并比较随访3个月的预后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GCS评分明显升高(P均0.05),病变侧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侧(P均0.05),病变侧大脑前动脉与对侧大脑前动脉的Vm比值、病变侧大脑后动脉与对侧大脑后动脉的Vm比值均显著升高(P均0.05),软脑膜侧支循环评分分级和评分及心脏彩超检查指标e′、E/e′、E/A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5),NT-proBNP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随访3个月时,观察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护心益脑方可显著促进大脑中动脉梗死伴LVDD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代偿的形成,减轻神经功能损害,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及预后转归。  相似文献   
994.
我国心力衰竭(心衰)疾病负担沉重, 创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心衰防控管理模式及体系, 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疾病负担。医疗质量评价是实现心衰长期随访和优化诊疗的关键环节, 心衰中心联盟心衰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包括诊断指标、治疗指标、过程指标(随访率)和结局指标(再住院率和死亡率)。对2017至2022年心衰中心联盟认证的753家医院的538 747例住院心衰患者的数据分析显示, 近年来认证医院诊断心衰时超声心动图和B型利钠肽/N末端B型利钠肽原的使用率, 改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预后药物使用率及达标率, 伴有心房颤动的心衰患者进行抗凝治疗的比例, 以及出院后随访率均有所提升, 基层版心衰中心与标准版心衰中心上述指标趋于一致。数据分析还显示规范心衰的诊治可以降低患者出院后1个月和1年再住院率和死亡率。数据分析结果总体提示近年来我国心衰诊治水平整体提高, 但心衰患者出院后1年随访率仍偏低, 改善预后药物使用率仍有提升空间, 改善预后药物的剂量仍明显不足, 需要继续推行遵循指南的规范化治疗, 以给患者带来长期稳定的获益。部分指标在基层版心衰中心和标准版心衰中心之间仍存在差距, 推行高质量的同质化管...  相似文献   
995.
支气管哮喘是最常见的儿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规律运动在哮喘的长期管理中有重要意义。中国哮喘儿童运动处方专家共识为临床医师指导患儿进行运动提供了科学的建议。本文整理了来自临床医师、患儿及监护人关于哮喘儿童进行运动的常见30个问题,并进行科普讲解,以期消除认识误区,明确科学运动的安全性和重要性,让每位哮喘儿童都有适合自己...  相似文献   
996.
骡马肠道大肠杆菌血清型以及与中毒性肠炎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从100匹健康的,9匹中毒性肠炎马、骡中分离的723株大肠杆菌的血清型检定结果。共发现103个O抗原和274个血清型,其中以O_6、O_8、O_(22)、O_(26)、O_(41)、O_(50)、O_(86)、O_(103)、O_(141)等9个O群最为常见。从病马中分离的1/3菌株与人及动物致病性大肠杆菌有关,9匹病马中7匹分离到此类菌株。作者认为马中毒性肠炎可能和仔猪下痢有关。马匹和马圈远离猪圈,防止猪圈和有关排泄物污染饲料,有利于防止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7.
罗学会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2):132-13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围手术期焦虑的影响,从而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减轻围手术期焦虑的护理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手术病人192-例,随机分为干预纽和对照细,每组96人。干预组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照组未实施护理干预。结果:2组患者术前1天焦虑和血压、心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手术麻醉前护理干预干预组焦虑明显减低,血压、心率亦明显减慢,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O.05)  相似文献   
998.
第十三届全国普通外科学术研讨会暨第一届中日甲状腺乳腺学术研讨会将于 2 0 0 1年 6月 1~ 4日在广西北海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普通外科杂志》、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及中华医学会湖南省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会上将由国内著名专家及日本甲状腺乳腺外科专家作专题学术报告 ,参加者可获得国家继续再教育学分 ,欢迎投稿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1、征文范围 :①普外基础与临床研究 ;②普外临床新技术、新发现 ;③普外临床实践总结及技术改进 ;④甲状腺乳腺疾病的研究 ;⑤作者认为有必要提供大会讨论的内容。 2…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感染性腹泻患儿血清心肌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I检测的意义。方法:选择2003年11月~2004年12月吉林大学第四医院儿科20例感染性腹泻住院患儿进行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及心肌酶CK-MB检测。结果:12例心肌酶CK-MB有明显升高占60%,8例正常。心肌肌钙蛋白Ⅰ升高5例占25%,正常高限值2例,正常13例。结论:心肌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I升高均不同程度反映感染性腹泻患儿易合并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原中国卫生统计学会)健康统计专业委员会在中国卫生统计专业委员会秘书处的指导和支持下,经筹备组充分准备于2004年6月5日在江苏苏州隆重举行了第一届健康统计专业委员会成立暨学术交流会议。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妇幼保健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80名委员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