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5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54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266篇
内科学   143篇
皮肤病学   59篇
神经病学   50篇
特种医学   60篇
外科学   182篇
综合类   278篇
预防医学   169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101篇
  3篇
中国医学   259篇
肿瘤学   60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 )检查在我国开展已有四十余年,是眼底病诊疗的常用检查手段。然而,我们在2013年期间调研发现,全省各地眼科医生普遍对FFA操作存在不同程度的顾虑,也缺少可供参考的操作规范指引或流程。因而,萌生建立FFA操作技术规范的想法。本共识的建立历经草案初拟、专家初审、分地区讨论和专家定稿四个阶段;在全省共开展了15场分地区研讨会,通过理论讲解和实操示范,交流听取了全省开展眼底造影检查的150多家医院的眼底病专家、造影技师及护士的经验和建议,汇编后邀请省内知名的26位眼底病专家终审讨论,历时一年多时间最终达成共识。希望本共识能为基层医院普及开展FFA检查提供参考规范。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骶管阻滞在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2020年1-10月六安市人民医院择期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患儿90例,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 年龄1~8岁,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和骶管组(D组), 每组45例, D组在全麻插管后进行骶管穿刺, 穿刺成功后均注射0.2%罗哌卡因1 mL/kg, C组不行骶管阻滞。同时对2组患儿进行麻醉深度监测Narcotrend指数维持在C2~D1(69~47), 记录2组患儿麻醉前、骶管阻滞后5 min、手术开始时、手术结束时、拔管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 拔管时、术后4、8、12、16及24 h婴幼儿疼痛评分(FLACC), 患儿术后躁动评分及躁动发生率, 恶心呕吐、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  与C组比较, D组患儿术后在拔管时[(3.75±0.71)分vs.(5.84±0.97)分]、术后4 h[(3.02±0.50)分vs.(4.88±0.71)分]、8 h[(2.91±0.36)分vs.(4.53±0.75)分]时的FLACC疼痛评分明显低于C组(均P < 0.05);苏醒时躁动评分[(2.44±0.54)分]明显低于C组[(3.29±0.69)分], 躁动发生率(6.67%)低于C组(22.22%, 均P < 0.05);2组患儿一般情况、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心率、MAP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骶管阻滞可以有效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加快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53.
54.
55.
通过对128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护理,总结出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原因有以下5个方面:术后平卧位制动,饮食不当,环境因素,迷走神经反射,应激性反应.护理实践中应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做好介入治疗前后的护理,减轻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56.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国家积极组织防控,发布了系列诊疗方案(简称"国家方案")。各省区市在参考国家方案的基础上,根据三因制宜原则,相继发布了各地方的防治方案。其中系列中医诊疗方案对指导新冠肺炎临床诊治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医药的早介入、全方位、全过程干预提供了重要保证[1]。由于临床救治客观条件的限制,方案中有关证候规范的制定多以专家经验或非正式专家共识为主;又由于各地气候、物候等差异,使其证候的分类较为复杂并缺乏统一.  相似文献   
57.
58.
正甲状旁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体之一,其分泌的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骨、肾和小肠等组织器官,调节和维持血钙水平。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hyperparathyroidism,HPT),简称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由于甲状旁腺激素主动或被动分泌过多而导致的钙磷及骨代谢紊乱,从而引起的一组特殊临床综合  相似文献   
59.
6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25(OH)D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114例,运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估脑梗死后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并检测25(OH)D水平及生化指标。分析年龄、血压、血糖、血脂、饮酒、吸烟、25(OH)D水平对MMSE分值的影响。结果高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25(OH)D降低均导致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增加,随着25(OH)D降低,认知功能评分越低,提示认知功能障碍越重。25(OH)D水平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结论25(OH)D可能能够改善脑梗死后认知功能减退并成为血管性认知障碍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