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8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7篇 |
外科学 | 6篇 |
综合类 | 30篇 |
预防医学 | 37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14.
15.
目的 分析南宁市2009-2011年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处置效果,为提高学校暴发疫情的应急处置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南宁市2009-2011年100起发生在各级各类学校的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内容包括学校的基本情况、疫情接报时间、疫情基本情况和处理情况等.结果 多因素Ordinal过程回归分析发现,学校设置校医、疾病防控部门在疫情发生4d之内接到报告、集中隔离病人和居家隔离病人可以减少疫情的罹患率.学校疫情的控制效果与是否停课和应急性预防用药无关.结论 教育部门应该注重校医的配备,以提高疫情报告的敏感性和及时性,从而提升疫情的处置效果,切实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同时,在学校流感暴发疫情中,慎用停课和应急性预防用药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南宁市食源性疾病发病特征,为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国家食源性监测报告系统(CFSA)2014年1月 - 2019年12月的数据。结果 共报告食源性疾病21 636例,年均发病率为0.47‰;城区的报告发病率比县份高(P<0.01);4 - 7月发病数占总数的33.54%;8 - 10月占32.26%;农民发病数最多,散居儿童次之;1~5岁占总发病数的22%,6~39岁占38.12%;农贸市场是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食品购买来源(22.85%),其次为零售店和食品店(8.18%);散装(35.21%)和家庭自制(23.68%)为主要包装及加工方式。水果及其制品(15.91%)为主要致病食品,其次为肉及肉制品(15.88%)。其中1岁以下婴儿为含乳及乳制品在内的婴幼儿食品(29.11%);1~5岁的儿童为水果类及其制品(26.69%);其它年龄段均为肉类及肉制品(19.04%)。生物标本致病微生物总体检出率为12.50%,沙门氏菌为主,诺如病毒次之;市级医疗机构检出率高于自治区和县级。结论 南宁市食源性疾病存在明显的本地发病特征,家庭中对食物的储存、加工、进食不当为主要致病因素;沙门氏菌为主要致病菌,与南方人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较大的关系;检测能力不均衡是导致致病菌检测率低的主要原因,应着力提升食源性疾病检测能力,同时加强食品安全社区宣教与市场监管。 相似文献
17.
广西2006年食物中毒流行特点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广西2006年食物中毒流行规律和特点,为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根据中毒发生情况、时间分布、地区及城乡分布、食品种类、致病因素等流行特点对2006年广西各地的食物中毒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2006年广西共发生重大食物中毒76起,中毒人数1 250人,死亡15人.中毒高发时段为第2季度的6月.桂西地区发生率较其他地区高.农村为食物中毒监控的薄弱地带.动植物类食品引起中毒占主要. [结论]针对广西食物中毒发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提出加强对高发季节、高发区域、高发单位和重点食品的监控以及卫生宣传教育等有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南宁市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流行特征,为建立起严密的预防机制提供更科学可靠的依据。方法对2003~2006年南宁市传染病疫情报告及食物中毒调查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3~2006年南宁市食源性疾病暴发200起,发病3580人,死亡12人。暴发规模平均18人/次(范围2~322人)。暴发以夏秋季多见,51.00%的事件发生在家庭,54.86%的病例集聚在学校食堂。由微生物引发的病例占总数56.98%;在化学物中,有机磷农药的危害及影响最大。动物类食品是暴发事件的主流食品。另外,41.0%的食源性疾病暴发未能查明病因。结论不断完善食源性疾病的监测网络并提高其效能,加强卫生监督管理,筑建严密的食源性疾病监控平台。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观察霉酚酸酯 (MMF)在治疗原发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与弥漫增殖性狼疮性肾炎的疗效比较。方法 :观察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15例及同期弥漫增殖性狼疮性肾炎 (ⅣLN) 18例。以强的松 0 .4mg~ 0 .7mg·kg-1·d-1联合MMF1.0~ 1.5 2次 /d ,3~ 6个月后减半维持 1年 ,定期随访。结果 :以强的松联合MMF治疗 ,对ⅣLN疗效良好 ,完全缓解率达 10 0 % ,其中 3个月内缓解 12例 ,6个月内缓解 17例。而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 ,对MCD和MsPGN疗效良好 ,与ⅣLN相似 ,在MN中 2例完全缓解 ,3例仅部分缓解 ,2例无效。而后者均在 6~ 9个月间 ,对FSGS和MPGN仅 1例在 9个月后部分缓解 ,2例无效。结论 :MMF对MCD和MsPGN效果良好 ,对MN显示部分疗效 ,对FSGS和MPGN的疗效较差。总体上MMF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逊于ⅣL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