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对小儿脑瘤切除术病儿麻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32例脑瘤切除术的病儿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右美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麻醉前10 min静泵注右美托咪啶1μg/kg,并以0.5 μg/(kg·h)的速率维持给药,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于诱导前、气管插管前、插管后3 min、切皮时、拔管前以及拔管后3 min,观察并记录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结果 右美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低于诱导前(P<0.05),其他各点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波动大(P<0.05).对照组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于插管后3 min、切皮时与拔管后3 min较右美组高(P<0.01).结论 右美托咪啶能提高小儿脑瘤切除术麻醉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唤醒麻醉下行脑功能区癫疒间病灶切除术的成年难治性癫疒间病人,在术中清醒期连续泵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的镇静效果。方法拟在唤醒麻醉下行癫疒间病灶切除的成年病人48例,随机平均分为 LP、LD、MD、HD 组,术中清醒期分别泵注1.5μg/ml 丙泊酚、0.2μg/(kg·h)、0.4μg/(kg·h)和0.6μg/(kg·h)的 Dex 进行镇静。记录清醒时、开始镇静时(T0)、镇静后10 min (T1)、20 min (T2)、30 min (T3)、40 min (T4)、50 min (T5)、60 min (T6)各时间点的改良清醒镇静评分(OAA/S)、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深度指数(NI)、心率及不良事件。结果48例病人成功实施术中唤醒。镇静后Dex 各组心率明显低于 LP 组(P <0.05)。4组 NI 值均明显下降,镇静后各组均明显低于 T0(P <0.05),T3后 HD 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 <0.01)。OAA/S 在 LD、MD、LP 组随时间改变不明显,但 LP 组明显更低(P <0.05)。HD 组 OAA/S 始终低于 LD、MD 组,除 T1外各时间点均高于 LP 组(P <0.05)。LP、LD 组清醒期寒战发生率明显高于 MD、HD 组(P <0.05)。结论成年癫疒间病人在开颅手术清醒期使用 Dex 作为镇静药物,可提供满意的镇静效果,0.4~0.6μg/(kg·h)的剂量可明显降低寒战发生。  相似文献   
63.
血管外肺水和肺血管通透性的监测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外肺水和肺血管通透性作为反映肺病理生理的指标,其测定的方法经不断的改进,从最初的离体动物实验到现在比较成熟的PICCO法.血管外肺水和胸腔内血容量比中心静脉压和肺小动脉楔压更能反映心脏前负荷的状况,血管外肺水和肺血管通透性可以反映肺损伤的程度,并对危重病患者的监测和治疗有较大的指导意义.随着PICCO技术的逐渐推广,今后两者在临床上的应用会更加广泛,在今后的研究上,如何降低血管外肺水和肺血管高通透性,减轻肺损伤,用何种方法或药物降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4.
张兴安  施冲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0):3129-3131
静脉麻醉适用于所有能够静脉开放的病人,不需要专用的麻醉药挥发器,要求在整个过程中病人无意识、不动、无大的生理干扰、苏醒迅速、副作用小,但目前尚不能完全达到这些要求。近一个世纪静脉麻醉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尤其随着新的短效、强效静脉麻醉药物的出现以及控制水平的提高,静脉麻醉越来越为广大麻醉医师所接受。[第一段]  相似文献   
65.
背景:颈交感神经阻滞促进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等稳态的恢复.其能否抑制创伤后应激紊乱导致的内稳态失衡仍不明确。目的:观察颈交感神经阻滞对放烧复合伤小鼠死亡率的影响,探讨颈交感神经阻滞可否成为严重创伤后续损害简单有效的治疗手段。设计:随机分组设计,动物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麻醉科。材料:实验于2004-02/2005-07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复合伤研究所完成。选择昆明小鼠160只,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80只(仅对动物给予放烧复合伤,颈部注射生理盐水0.3mL)和颈交感神经阻滞组80只(对动物给予放烧复合伤,伤后给予颈交感神经阻滞,1次/d,连续14d)。方法:动物致伤方法:①放射损伤:^60Coγ射线5Gy,照射距离1.5m,吸收剂量率(5.17-5、33)mGy/s,全身一次均匀照射。②烧伤:放射损伤后给予20g/L凝固汽油涂于背部燃烧8s造成15%总体表面积Ⅲ度烧伤(病理切片证实)。颈交感神经阻滞方法:对大鼠进行双侧颈交感神经阻滞,注射5g/t利多卡因0.2mL,注射后5min观察小鼠是否出现类似于霍纳综合征症状。主要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动物伤后2,5,7,10,15,20,30d死亡率及伤后7,14,21d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另观察颈交感神经阻滞对放烧复合伤后3,6,14d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结果:纳入动物16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与对照组比较.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使放烧复合伤后5,7,10,15,20,30d的死亡率显著降低[对照组各时相点累计死亡率分别为8%,22%,32%,54%,74%,82%,90%;颈交感神经阻滞组分别为8%,14%,16%,22%,28%,34%,56%]。②颈交感神经阻滞组伤后7,14,21d的血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白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加[以21d为例,血红细胞计数分别为23-21&;#215;10^12L^-1,14.58&;#215;10^12L-^-1;血小板计数分别为16.87&;#215;10^11L^-1,12.57&;#215;10^11L^-1:白细胞计数分别为20.65&;#215;10^9L^-1,14.58&;#215;10^9L^-1].③颈交感神经阻滞组伤后3,6,14d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以14d为例,肿瘤坏死因子α分别为189,365ng/L;白细胞介素1β分别为14,23ng/L;白细胞介素6分别为70,132ng/U。结论:颈交感神经阻滞显著降低放烧复合伤动物的死亡率,是治疗严重创伤简单而有效的手段;颈交感神经阻滞降低放烧复合伤动物死亡率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造血功能的恢复、抑制过度的炎性反应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66.
老人股骨头置换术中骨水泥毒性反应致呼吸心跳停止1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96岁,视力障碍,2周前摔伤致左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拟行股骨头置换术收入院。摔伤后ASAⅢ~Ⅳ级,ECG示频发房早、Hb109g/L,PMNs10·07×109/L,血压波动于110~130/70~90mmHg,其余各项实验室检查正常。于8:40分麻醉诱导,缓慢静推咪唑安定3mg、芬太尼0·1mg、异丙酚70mg,气管插管及麻醉维持平稳,麻醉维持异丙酚15~20ml/h、瑞芬太尼0·1μg/(kg·min),血压平稳,呼吸稍慢,波动于60~70/min。手术取左侧卧位,术中ECG仍有频发房早,但血流动力学平稳,未作特殊处理;10:20分向骨髓腔内注入骨水泥,约4min后出现心率减慢,由>60/…  相似文献   
67.
丙泊酚靶控输注应用于神经外科术中唤醒麻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脑功能区病变准确切除是神经外科临床工作的一个难题 ,既要最大限度地切除病灶 ,同时又要尽可能地保护正常脑功能。Duffau[1 ] 和Gumprecht[2 ] 最近提出在患者清醒状态下用神经导航和神经电生理技术进行术中神经解剖功能定位切除肿瘤等病灶的手术新策略 ,这对麻醉是一个新的挑战 ,要求在肿瘤切除过程中不用任何麻醉药和肌松药让病人处于完全清醒状态 ,既避免了麻醉药和肌松药对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干扰 ,又能使患者对指令 (嘱其言语或肢动 )反应自如。我们应用丙泊酚靶控输注 (targetcontrolledinfusion ,TCI)和喉罩技术对 8例患者成功实…  相似文献   
68.
吴群林  屠伟峰  施冲 《中国药师》2013,16(9):1379-1381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腔镜甲状腺瘤切除术患者术野质量和出血量的影响.方法:腔镜甲状腺瘤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n=20)和0.9%氯化钠注射液组(N组,n=20),分别在入手术室后20 min内滴注乌司他丁10 000 u·kg-1和生理盐水各100 ml.分别于给药前(T0)、给药后0.5 h(T1) 抽取静脉血,测定激活的凝血时间(ACT)、凝结速率(CR)、血小板功能(PF),1 h后测定D-二聚体,记录开始手术后每15 min时间点的术野质量评分,记录术毕失血量和术后引流出血量.结果:与T0时比较,U组ACT 、CR、PF在T1时明显升高(P〈0.01或0.05).D-二聚体U组和N组均升高(P〈0.05),而U组明显低于N组(P〈0.01);术野质量U组优于N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U组比N组明显减少(P〈0.05或0.01).结论:乌司他丁可升高腔镜甲状腺瘤切除术患者的ACT、CR、PF,抑制纤维蛋白的分解,减少手术出血量,提高患者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麻醉诱导期间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对睫毛反射、意识消失时丙泊酚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择期手术患者靶控输注舒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根据舒芬太尼目标浓度将患者分为4组,分别为0ng·mL-(1A组)、0.2ng·mL-(1B组)、0.4ng·mL-(1C组)、0.8ng·mL-(1D组),每组10例。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舒芬太尼血药浓度,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丙泊酚血药浓度。结果:麻醉诱导睫毛反射与意识消失时,单用丙泊酚血药浓度分别为2.74μg·mL-1、3.87μg·mL-1;舒芬太尼靶浓度从0.2ng·mL-1升至0.8ng·mL-1,睫毛反射消失时丙泊酚血药浓度从2.67μg·mL-1降至1.58μg·mL-1、意识消失时从3.90μg·mL-1降至2.61μg·mL-1;舒芬太尼与丙泊酚在睫毛反射、意识消失时的量效关系均呈直线关系;D组分别与A、B组比较,在睫毛反射与意识消失时丙泊酚的效应室浓度均明显减少(P<0.05);D组与C组比较,在睫毛反射消失时丙泊酚的效应室浓度也明显减少。结论:麻醉诱导期舒芬太尼与丙泊酚在镇静催眠作用方面表现为相加作用,舒芬太尼靶浓度0.4~0.8ng·mL-1时可明显降低丙泊酚在睫毛反射与意识消失时的血药浓度,推荐临床应用舒芬太尼靶浓度0.4~0.8ng·mL-1为宜。  相似文献   
70.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中的应用,提出脑功能区定位时态的概念。方法:20例患者用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静脉恒速输注给药,按脑功能区定位时态的评判标准对其进行评估。结果:19例唤醒麻醉手术过程顺利,1例脑功能区手术定位失败,语言清晰者19/20,指令准确19/20,无痛者20/20,颅内压正常者19/20,脑组织膨胀1/20。优18/20,良1/20,差1/20。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是较好的麻醉方法,脑功能区定位时态的概念对提高麻醉清醒质量有指导意义,对大脑功能区手术有实际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