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1776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987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240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40篇
  2012年   387篇
  2011年   346篇
  2010年   35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UDCA)对胆肠吻合术后胆道逆行性感染的预防作用。
方法:将2年间收治的50例接受胆肠吻合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除传统的胆肠吻合术后处理外,对照组于术后给予维生素C,而观察组则给予UDCA。比较两组术后胆道逆行性感染的发生率。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
结果:观察组术后胆道逆行感染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4.0%vs.32.0%)(P<0.05)。
结论:胆肠吻合术后应用UDCA安全,可显著降低术后胆道逆行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LRCL)治疗胆囊结石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胆囊结石患者行LRCL治疗的临床资料。术前ECT检查示胆囊显影良好,B超检查胆囊壁厚均<4 mm,测定胆囊收缩率为20%~30%,表明胆囊有收缩和浓缩功能。手术时反复取石保留有功能的胆囊。术后2周B超复查胆囊壁厚度并测定胆囊收缩率。结果:完成LRCL33例,手术成功率91.7%(33/36),结石取净率100%。术后无出血、胆瘘、急性胆囊炎、胰腺炎、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无死亡者。患者当日均可下床,次日进流食,3~7 d出院。术后2周B超检查胆囊壁均光整无增厚(2 mm),胆囊收缩率>30%,符合正常胆囊超声表现。门诊随访6~12个月,结石无复发。无胆囊癌发生。术中3例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分别为1例胆囊床撕裂出血和2例胆囊网膜广泛粘连。结论:恰当的适应证,确切的胆道镜检查和可靠的胆囊底切口缝合是施行LRCL治疗胆囊结石安全有效的保证;该术式可保留有功能的胆囊。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IV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经ERCP置入单侧塑料内支架进行减黄治疗的效果。
方法:对4年间42例不能切除的IV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行单侧塑料内支架置入术。均经ERCP操作成功置入单侧塑料内支架引流,观察30 d内的早期操作相关并发症、病死率以及超过30 d的远期效果、生存率等。
结果:42例患者均成功引流,85.7%(36/42)患者黄疸缓解(胆红素水平<51.3 μmol/L),平均总胆红素水平从(332.3±163.4)μmol/L降至(30.6±18.5)μmol/L。其中61.9%(26/42)的患者胆红素水平降到正常(<17.1 μmol/L)。早期并发症包括EST所致的乳头岀血(9.5%)及操作所致的胆管炎(23.8%)。无早期死亡患者。所有病例均需要定期换管。首次中位换管时间为65 d;中位内支架引流时间为5.1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6.5个月。上述3指标左右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置入单侧塑料内支架对不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是安全、可行的,且可以获得较长时间的充分引流,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94.
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附487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诊断、治疗以及手术并发症的防治等。方法对1990年3月—2006年7月收治的487例甲状腺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和术中诊断甲状腺癌分别为279例(57.3%)和162例(33.3%),术后确诊46例(9.4%);再次手术140例(28.7%),发现残癌79例(56.4%);487例手术患者无1例院内死亡,17例术后出现短暂性声嘶,2例永久性声嘶,14例出现低钙抽搐或肢端麻木。413例患者获随访,其中颈部淋巴结复发者33例,局部复发者24例,远处转移者17例。分化型甲状腺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99.8%,95.8%和87.0%。结论甲状腺结节伴钙化者应怀疑甲状腺癌可能,术中冷冻快速切片有助于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术式的选择。应充分重视首次手术,术中应常规显露喉返神经。术后患者坚持终生服用甲状腺素片有助于预防复发和转移。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高龄(≥75岁)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3年1月间在辽河油田总医院普通外科接受根治性手术的67例75岁以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前外周血NLR与临床病理因素及生存率的关系。结果:根据NLR的ROC曲线截点值(2.98)将患者分为低NLR组(NLR3)和高NLR组(NLR≥3),其中低NLR组44例,高NLR组23例。与低NLR组比较,高NLR组肿瘤分化程度低(P=0.040)、淋巴结转移率高(P=0.018)、TNM分期高(P=0.008)、CEA水平高(P=0.026);全组患者术后3年总生存率为62.7%,其中低NLR组和高NLR组术后3年生存率分别为72.7%和43.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NLR连同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和CEA水平与患者术后生存有关(均P0.05)。结论:术前NLR对高龄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的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高NLR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胸大肌筋膜在乳腺癌乳房切除后即刻乳房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5月—2016年9月接受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皮下腺体切除与即刻乳房重建的1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胸大肌及其筋膜覆盖并包裹假体行乳房重建,即首先从自胸骨旁及锁骨下向外侧游离剥离胸大肌筋膜,然后在胸大小肌之间植入假体,最后用游离的胸大肌筋膜缝合胸大肌外侧缘,牢固包裹假体。结果:18例乳房重建手术均取得成功,经过12~40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未发现复发、转移,重建乳房对称性好、形态自然,未发现假体移位、挛缩,术后外观评价优良率100%。结论:对于部分早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皮下腺体切除、利用胸大肌及其筋膜覆盖假体的即刻乳房重建方法简单易行,重建乳房美容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人民医院从2013年—2017年收治的3例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1~39岁;肿块大小0.5~4.0 cm;2例以乳房肿块就诊,1例以乳头溢液就诊;3例超声表现均为低回声结节;1例行改良根治术,1例行保留乳头乳晕改良根治+一期假体乳房再造术,1例行单纯乳房切除术。组织病理学形态包括实质性癌2例,小细胞性癌1例。免疫组化示3例嗜铬粒蛋白A(CgA)及突触素(Syn)阳性,2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阳性。随访时间6~32个月,1例术后6个月因肝转移而死亡,另2例均无瘤生存。结论:乳腺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通常无特异性,诊断金标准是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测,其治疗是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小细胞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预后差。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基于外科损伤控制理论的三阶段分期处理原则用于外伤性肝损伤的临床效果,探讨降低严重肝外伤患者病死率的外科救治理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46例严重肝脏外伤患者,其中行早期确定性手术患者27例,行三阶段分期损伤控制性手术者19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病死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与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分期损伤控制性手术组患者病死率为21.05%,明显低于早期确定性手术组的40.74%(P<0.05).结论:对严重外伤性肝损伤患者采取基于外科损伤控制理论的三阶段分期处理原则,能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预后,该治疗方式值得进一步总结推广.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上段晚期胆管癌姑息性手术中内置硅胶支撑管引流胆汁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以78例上段胆管癌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予以姑息性切除肿瘤,按引流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支撑引流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T管外引流,支撑引流组采用胆道硅胶支撑管引流,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以及生存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支撑引流组患者肝功能恢复快,并发胆管炎的几率显著降低(25.6% vs.7.7%),术后生存时间延长[(13.39±2.79)个月vs.(10.89±2.63)个月],两组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置硅胶支撑管引流胆汁可显著提高晚期上段胆管癌姑息性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00.
患者 男,38岁.因左肩背部钝痛伴疲乏无力6h入院.患者自诉因饮酒,于2013年2月17日晨8时出现恶心、干呕.随即出现左肩胛背部钝痛不适,自认为"岔气",未行任何治疗.但1h后渐出现疲乏无力,伴头晕.急去当地医院就诊,行腹部CT后示腹腔积液,行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遂转我院就诊,门诊以"腹腔脏器破裂"收住.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差,小便正常,即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胃溃疡等病史.入院体检:体温35.8℃,脉搏108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70/50 mmHg(1 mmHg=0.133 kPa).眼睑苍白,四肢冰凉.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平坦,腹式呼吸减弱,无腹壁静脉曲张,肠型及蠕动波未见,左上腹压痛阳性,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肝脾助下未触及.全腹叩诊呈浊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