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在小儿鼾症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1年1—9月,静脉复合吸入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择期行小儿鼾症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手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A组)、芬太尼组(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患儿。于手术麻醉结束前30 min分别注射帕瑞昔布钠1 mg/kg、芬太尼1μg/kg或生理盐水。三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体质量、失血量、手术时间和术中麻醉药用量等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拔除气管导管后患儿10 min的躁动评分。记录术后1、2、4、8 h各时间点患儿的疼痛评分、镇静评分。观察术后24 h内的不良反应。结果术后各个时间点的A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B组和C组。B组的镇静评分在术后1、2 h显著高于A组和C组。B组患儿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和C组。三组患儿均无明显呼吸抑制、血压剧烈波动等不良反应。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用于小儿鼾症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手术可产生较好的镇痛作用,可预防全麻恢复期躁动的发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俯卧位对全身麻醉机械通气下不同手术类型病人肺顺应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脊柱手术患者53例(其中脊柱侧弯手术病人20例,脊柱普通手术病人33例)。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间歇正压通气模式机械呼吸,潮气量6~10 ml/kg,呼吸频率12次/min。术前仰卧位通气10 min后改为手术俯卧位通气10min,分别经麻醉机采集不同潮气量时压力-容积曲线,计算肺顺应性。结果全身麻醉机械通气下,脊柱侧弯手术病人术前仰卧位肺顺应性为(33.6±10.0)ml/cmH2O,术前俯卧位的肺顺应性降低为(28.2±8.6)ml/cmH2O,术前仰卧位与俯卧位的肺顺应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手术组病人术前仰卧位肺顺应性为(40.2±9.1)ml/cmH2O,其术前俯卧位肺顺应性降低为(36.1±4.2)ml/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时全身麻醉机械通气下手术病人的肺顺应性下降。  相似文献   
33.
中国首飞航天员主着陆场的医疗救护保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我国首飞航天员主着陆场的医疗卫勤保障的经验。方法 回顾国内外有关航天员意外伤害资料,结合我们多次医疗救护演练经验,提出并实施救治方案,进行经验总结。结果 针对我国首飞航天员可能发生的意外伤害,用医疗救护直升机及医疗救护车,把一个高质量的重症监护病房全天候前移至草原上和沙漠地区。使卫勤保障原则更趋于合理,抢救成功率更高,圆满完成了任务。结论 对返回着陆场区的航天员实施医疗保障及救护是保障航天员安全、圆满完成载人航天任务的一个重要环节。航天员主着陆场的医疗卫勤保障表明,我们的方案能够达到对着陆航天员实施”快速反应,立体救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34.
钟京  方伟武  吕砚  崔利芳  任何  刘骥 《北京医学》2003,25(2):108-108
急性颅脑外伤在急诊手术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现将我院近年来对 86例颅脑外伤病人急诊手术中的麻醉处理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急性颅脑损伤病人 86例。男 62例 ,女 2 4例。年龄 3~76岁。其中车祸致伤 4 2例 ,其他原因致伤 4 4例。硬膜外血肿 5 1例 ,其中单发血肿 3 8例 ,多发血肿 13例。硬膜下血肿 3 5例 ,其中单发血肿 2 1例 ,多发血肿伴广泛脑挫伤 14例。合并脑疝 2 2例 ,昏迷者 4 1例。Glasgow评分低于 5分者 11例。并发其他部位创伤 19例 (2 2 % )。麻醉方法及处理 :全部病例均选择气管内插管、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麻醉诱导 :…  相似文献   
35.
不同麻醉下中心体温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阻滞病人食管温度和直肠温度变化。方法:20~45岁的腹部外科病人34例,分成全身麻醉组(GA组,20例)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组(EA组,14例)。分别测量麻醉前、麻醉开始、麻醉后10、30、60、90、120、150、180、240分钟及术毕时的中心温度(以食管温度表示)和直肠温度。结果:GA组中心温度自麻醉后10分钟至术毕均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下降,EA组麻醉后中心温度下降缓慢,两组术毕温度与术前均有显著性差异。两组直肠温度的下降均比较缓慢。结论:两种麻醉下中心温度均会明显下降,但全麻时下降更明显。  相似文献   
36.
37.
38.
刘艳  苗玉良  方伟武 《浙江医学》2017,39(14):1187-1191
目的进一步了解21世纪以来对自体血回输技术应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有效性评价。方法检索PubMed、EMBASE、ProQuestCentral和WebofScience自2000年1月1日至2016年10月31日的自体血回输应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随机前瞻对照性研究,采用Jadad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使用RevMan5.1.7软件,对接受异体红细胞患者的输血率和输注容量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包括2126例患者。Meta分析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自体血回输组的输血率降低(RR=0.68,95%CI:0.51~0.92,P=0.01),但是对输注容量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加权均数差:-0.10,95%CI:-0.79~0.58,P=0.77)。相关文献可能存在一定发表性偏倚。结论自体血回输技术可降低输血率,但不能减少异体红细胞输注容量,因此仍无法判定此项技术是否有效。需要将来有高质量临床研究发表后进行深入评价。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俯卧位对全身麻醉机械通气下不同手术类型病人肺顺应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脊柱手术患者53例(其中脊柱侧弯手术病人20例,脊柱普通手术病人33例)。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间歇正压通气模式机械呼吸,潮气量6~10 ml/kg,呼吸频率12次/min。术前仰卧位通气10 min后改为手术俯卧位通气10min,分别经麻醉机采集不同潮气量时压力-容积曲线,计算肺顺应性。结果全身麻醉机械通气下,脊柱侧弯手术病人术前仰卧位肺顺应性为(33.6±10.0)ml/cmH2O,术前俯卧位的肺顺应性降低为(28.2±8.6)ml/cmH2O,术前仰卧位与俯卧位的肺顺应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手术组病人术前仰卧位肺顺应性为(40.2±9.1)ml/cmH2O,其术前俯卧位肺顺应性降低为(36.1±4.2)ml/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时全身麻醉机械通气下手术病人的肺顺应性下降。  相似文献   
40.
在气管插管全麻行口腔、颌面及耳鼻咽喉部等手术过程中,为了提供良好的手术视野、便于手术操作及稳妥固定气管导管,常需要使用异形气管导管。由于异形气管导管的来源有限、价格较高等原因,在基层医院有时不易获得。通过探索,我们总结出一种利用普通单腔气管导管制备异形导管的方法,自从1998年以来使用超过1000例次,无任何不良反应,现介绍如下。选择所需气管导管型号,将与其内径相仿的管芯插入,并将其折为预期插管后口鼻处所需弯曲的形状,一般为“L”型或“V”型(图1)。将其折叠部分浸入80~100℃的热水中,待其变热变软即可。随后迅速取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