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正>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曾于2008年1月24日就协会的工作向刘谦副部长做过汇报,并听取了刘谦副部长的八点指示。两年过去了,协会在各级领导的关注下,在协会会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Z型肌肉注射并留置少量空气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肌肉注射连续2次以上的100例患者采取自身对照方法,进行臀大肌常规肌肉注射和Z型肌肉注射并留置少量空气,观察2种肌肉注射局部渗出和疼痛情况.结果 常规肌肉注射者针眼渗出药液或血液41次,疼痛得6分者29次,2~4分者71次;Z型肌肉注射并留置少量空气者针眼渗出药液或血液7次,疼痛得6分者8次,2~4分者92次.2种方法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Z型肌肉注射并留置少量空气是较理想的肌肉注射方法.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獭尾肝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临床证实的獭尾肝的超声表现。结果14例獭尾肝患者,6例分别误诊为残脾、副脾代偿性增大、脾肿瘤、分叶脾及脾周血肿;其余8例超声正确诊断为獭尾肝;超声表现为左肝外叶向左后伸延,延伸部分如同尾巴样或象鼻样形态;延伸部分的肝实质回声与其余区域肝实质回声相仿;其内血管与左肝外叶相连。结论超声检查不仅能够正确的诊断先天性獭尾肝,且能与残脾、副脾代偿性增大、脾肿瘤、分叶脾及脾周血肿等鉴别。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三柱理论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在三柱理论基础进行分型并行手术,术后采用Rasmussen评分评价其骨折解剖位置情况和膝关节功能疗效.结果2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月.末次随访中Rasmussen评分,骨折位置平均分为16.1±1.3分,优良率100%;膝关节平均分为27.2±2.1分,优良率91.3%.结论三柱理论对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有良好的指导作用,术后骨折位置优良,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5.
贺斌  文勇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9):614-615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后循环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6例急性后循环脑梗死(POCI)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1例。治疗组在一般抗血栓治疗(氯吡格雷)及活血化瘀药物(血栓通)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2次/d;对照组仅用氯吡格雷和血栓通,2组疗程14d.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天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6.
2010年9月10日–12日,第三届全国骨科修复与移植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太原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及下属骨组织库分会、中国工程院卫生学部、北京生物工程协会组织工程分会、中华骨科杂志、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共同主办,由山西组织库承办。  相似文献   
47.
1 病历简介 患者,男,18岁.26小时前上腹部被他人用膝部击伤后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逐渐加重,波及全腹.体检:腹部平坦,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弱.  相似文献   
48.
胸部创伤X线和CT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胸部创伤X线与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1例胸部创伤X线平片和CT征象。结果:肺挫裂伤53例,肺不张6例,肋骨骨折合并气胸32例,胸腔积血29例,纵隔和皮下气肿25例,支气管断裂3例,创伤性膈疝2例。结论:CT能明确创伤病变的部位、性质,程度,敏感性和准确性高,检查速度快,可减少对患者的搬动,对危重及复合伤患者应首选CT检查。  相似文献   
49.
妇幼保健机构在FSWs中预防HIV/STD 行为综合干预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在女性性工作者(FSWs)中开展预防艾滋病行为干预的最佳方式,针对FSWs人群为创建一套符合国情、有效、可行、简捷的艾滋病/性病(HIV/STD)防治模式提供参考。[方法]设置妇女健康活动中心,以中心为平台构建同伴教育网络,开展妇女保健、HIV/STD防治知识培训、同伴教育、外展服务、VCT和安全套促进等综合干预措施;对干预效果建立了评价方法。[结果]掌握了个旧市女性性工作者人口学、社会学特征;建立了针对FSWs预防HIV/STD的运行机制,综合性干预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经验得到国际、国内艾滋病防治机构和有关部门的认可。[结论]在FSWs中开展HIV/STD防治工作属妇女保健的范畴。该研究发现,以妇女健康活动中心为平台的形式开展FSWs预防HIV/STD行为综合干预工作具有诸多优势,其经验具有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50.
[目的]通过项目的开展,建立多部门、多项目密切协作和有效的管理运作机制,促进构建扩大的、综合的、全面的防治艾滋病立体网络,摸索出适合城镇艾滋病防治的科学管理模式。[方法]通过定期召开项目工作例会,探索项目间的合作障碍,促进建立合作和协调机制;对项目负责人、执行负责人和项目实施者分别进行项目工作方法和技巧培训;不定期组织市级领导和州市级专家对各项目工作和财务进行督导评估,促进项目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对部分项目相关利益群体进行访谈,了解对项目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其反馈给各项目执行单位,以促进目标人群对项目服务资源的利用;汲取国内外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经验和方法,进行政策倡导和开发,促进多部门参与。[结果]通过项目实施,促进了个旧市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间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初步探索出防治艾滋病工作集监测、预防、社区综合干预、治疗、教育、科研“六位一体”的综合防治模式。[结论]以项目为导向,可有效地促进个旧市项目资源的整合、利用和合理分配,促进形成个旧市艾滋病防治的综合干预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