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147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成人上颌横向发育不足的矫治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青春期后随着年龄增长,上颌骨缝趋于融合,骨阻力变大,腭中缝很难打开。因此,常规上颌快速扩弓很难矫治成人上颌横向发育不足。近年来效果明确、创伤性更小、稳定性更好的成人矫形上颌快速扩弓、外科辅助快速腭扩展、横向腭牵张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成人上颌横向发育不足的患者。作者就成人上颌横向发育不足的矫治技术及研究进展作综述。  相似文献   
32.
低强度脉冲超声(low-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LIPUS)是强度介于30~100 mW/cm2、频率低于3 MHz的脉冲式超声波,其广泛参与调控成骨细胞、牙周膜细胞及牙骨质细胞的增殖、分化等多项生理功能,最终发挥加快牙移动速度、保护牙根组织的效应.本文就近年来LIPUS对正畸中骨改建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进一步加深对LIPUS生物学功能的理解.  相似文献   
33.
目的评价骨性安氏Ⅲ类畸形正颌术前正畸中上齿槽及牙的唇倾度的矫正,对正颌术后面型改善,以及正常前牙覆(牙合)覆盖建立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对比安氏Ⅲ类错颌畸形双颌手术,术前正畸中上颌拔牙和非拔牙的两组患者,拔牙病例20例,非拔牙病例20例,头影测量研究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牙长轴、鼻唇角、颌凸角等与面型有关的数据,评价拔牙和非拔牙术前正畸对安氏Ⅲ类错颌畸形面型矫正的影响。结果测量显示术前正畸中上颌拔牙矫正使鼻唇角明显增大,覆盖明显增大,代表面型的数据:鼻唇角、面角、颌凸角、颏前点到零子午线的距离、鼻下点到零子午线的距离两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拔牙组对面型的调整更有效;牙长轴、覆骀覆盖、鼻唇角、面角、颌凸角、颏前点到零子午线的距离、鼻下点到零子午线的距离在拔牙组数据与正常均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中,值得注意上颌前牙的代偿性唇倾,对其去代偿矫正是安氏Ⅲ类错颌畸形矫正中调整面型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4.
目的:评价正畸技术自制牵引成骨装置及微型种植体支抗辅助弹力牵引重建上颌骨部分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5例上颌骨部分缺损病例,均为男性,年龄19~43岁,平均33.2岁。制作特殊的牵引装置,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辅助支持的弹力牵引方式,进行三焦点式牵引成骨。3个月后,在两侧牵引区植入种植体,进行牙列修复。结果:骨缺损区牵引成骨后成骨良好,形成完整的牙槽嵴,可应用种植和托牙技术进行牙列修复,恢复良好的咬合关系。结论:对上颌骨部分骨缺损病例,可应用正畸技术和牵引成骨技术联合治疗,以恢复颌骨复杂的解剖结构,尤其是牙槽嵴,为牙列修复提供必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35.
机械刺激在骨组织的正常代谢和重建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机械刺激作用于骨组织后可以通过包括成骨细胞在内的多种应力感受细胞,感知并传导力学信号。细胞骨架作为贯穿细胞整体的纤维网状支架结构,与细胞外基质及整合素构成一个整体,是力学信号传递的关键环节之一。力学刺激可引起骨架纤维重排并可借助第二信使将力学信号传递并转换,最终调节基因的表达。该信号通路涉及的分子主要包括Rho家族、蛋白激酶C以及黏附斑激酶。本文将就近几年关于机械刺激下成骨细胞骨架的改变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6.
下颌髁突不明原因吸收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颌髁突不明原因吸收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0例下颌髁突不明原因吸收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0例下颌髁突不明原因吸收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8例,年龄19~31岁。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前牙开!、后牙早接触和Ⅱ类错!,影像学检查见髁突骨质吸收、高度降低、体积减小、形态不规则,下颌支高度降低,常伴有下颌支及髁突的发育不足;MRI表现为髁突乃至下颌支骨髓腔信号降低呈黑色无信号区。10例患者中4例髁突切除后内窥镜辅助下肋骨- 软骨移植重建髁突,2例患者行关节盘复位修补术,4例患者未作治疗。结果4例重建髁突患者术后随访6~18个月,重建的关节形态和功能良好,具有稳定的!关系;2例关节盘复位修补患者术后随访4~6个月,开!无明显加重,但髁突吸收区域亦未见适应性改建。结论髁突不明原因吸收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可确诊;肋骨- 软骨移植重建髁突是治疗髁突不明原因吸收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7.
目的:评价上颌种植支抗结合自锁矫正器非拔牙矫治成人边缘病例的效果.方法:选取20例中度拥挤成人病例,分为G1和G2组.G1组10例,上颌种植支抗辅助自锁矫正器治疗,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18~26岁,平均22岁;G2组10例.单纯自锁矫正器治疗,男女各5例,年龄19~25岁,平均年龄23岁.分别测量分析治疗(或治疗第1阶段牙弓排齐整平拥挤解除)前后模型、头颅定位侧位片.采用SAS8.02软件包对模型测量数据及头影测量分析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组患者治疗(或第1阶段治疗结束)后上颌磨牙区及前磨牙区宽度均扩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上颌第一磨牙倾斜角度改变不明显,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或第1阶段治疗)前后上切牙唇倾度、上切牙凸距均增大.但G1组较G2组更好地控制了上前牙的位置,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1组上颌第一磨牙后移,G2组第一磨牙几乎没有移动,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上颌种植支抗结合自锁矫正器,可以通过扩大牙弓宽度,增加牙弓后段深度,非拔牙矫治中度拥挤病例.与单纯自锁矫正器治疗相比,更好地维持了上前牙的位置,保持良好的鼻唇关系、上唇突度和侧貌,较传统的口外弓及摆式矫治器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江浙沪地区正常[牙合]成年人颅颌面部结构形态特征的美学关系及其内在规律。方法:选取江浙沪地区正常[牙合]者50例(男22例,平均年龄22.9岁;女28例,平均年龄21.2岁),拍摄颅面部CT,运用SimPlant12.02软件(比利时)对颅面部CT影像进行三维重建及测量研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成组t检验及直线同归分析。结果:软组织测量值较硬组织测量值个体差异明显。颅颌面软硬组织结构均表现出显著的性别特征差异(P〈0.05),但结构间的比例关系在男女间极为相近。结论:正常颅颌面三维结构间存在着比例协调的特征规律,研究建立的数据库可为颅颌面畸形的诊断分析、治疗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加快正畸牙移动速度,缩短正畸疗程是正畸学者所追求的方向之一。随着牵引成骨技术广泛应用于颅面部骨骼,上下颌骨的延长和牙槽骨垂直距离的增高等各个领域,并取得了较大进展,牵引成骨技术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就牵引成骨技术在正畸牙移动中的应用形式和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利用分组教学及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本科生正畸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考察,对比临床观摩与Typodont模拟牙合架实操两组不同教学方式在口腔本科正畸教学中的效果,同时撰写规范化Typodont实操流程,致力于全国本科教学推广。方法: 撰写规范化Typodont实操流程,将60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临床观摩教学及Typodont模拟牙合架实操教学,设计问卷调查并评估结果。结果: Typodont教学法在正畸学习兴趣,正畸知识理解能力,正畸操作帮助等方面明显优于临床观摩法。结论: Typodont教学流程及方法值得在本科正畸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