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徐广杰  戴雪松 《中国骨伤》2018,31(7):612-616
目的:探讨通过肩关节镜将肌腱切断固定于滑车远端治疗长头腱病损合并肩袖损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6月至2016年11月,对23例患有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病损合并有肩袖损伤的患者,行关节镜下肌腱切断固定于滑车远端及肩袖修补术,其中男9例,女14例;年龄44~71(56.38±5.74)岁;左肩3例,右肩20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6和12个月随访时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VAS评分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并比较肩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结果:23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18(15.37±4.82)个月。患侧肩关节无明显疼痛,肱二头肌肉外形轮廓和肌力与术前比较无明显的变化,肩关节活动度及肌力基本恢复到健侧水平。Constant-Murley评分术后3、6、12个月分别为67.47±12.19、74.82±13.26、93.47±10.19,与术前39.62±12.39比较均显著提高。根据Constant-Murley评分,优18例,良4例,差1例。术前VAS评分(6.85±2.14)与术后12个月(0.36±0.5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肩关节前屈(163.55±15.24)°、外展(164.37±14.46)°较术前肩关节前屈(75.52±6.31)°、外展(84.36±13.36)°显著提高(P0.001)。结论:肩关节镜下将肌腱切断固定于滑车远端治疗长头腱病损合并肩袖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满意,能缓解肩关节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不损伤肱二头肌的外形及肌力。  相似文献   
42.
掌腱膜挛缩症的临床及病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掌腱膜挛缩症的病理改变与疗效之间的关系 ,为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对 2 6例掌腱膜挛缩症患者共 2 9只手进行手术治疗 ,其中 12只手单纯作掌腱膜切除术 ,17只手行掌腱膜切除 受累皮肤切除术 ,对其疗效进行平均 4.6年的随访 ;并对 2 4例掌腱膜标本作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所有行免疫组化检测的病变掌腱膜标本中均有α -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 ;单纯掌腱膜切除组的术后复发率为 5 8.33 % ,掌腱膜切除 受累皮肤切除组术后复发率 11.76 %。结论 :掌腱膜挛缩症的病理改变不仅仅局限在掌腱膜 ,也可累及皮下组织和皮肤。因此 ,对病变已侵及皮肤的病例应作掌腱膜切除 受累皮肤切除术。  相似文献   
43.
目的 为了解国人掌腱膜挛缩症的病理基础。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辅以计算机定量分析技术,对17例病变和9例正常掌腱膜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分布和含量进行检测,并对2例病变掌腱膜组织作电镜观察。结果 病变组掌腱膜中广泛分布有α-SM actin,其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1),并出现肌纤维母细胞。结论 肌纤维母细胞在掌腱膜挛缩症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4.
肘管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肘管综合征又称肘部迟发性尺神经炎 ,是指尺神经在肘部通道内受压而产生的征候群。由于肘管的特殊解剖结构使本病成为周围神经卡压性损伤中最常见的病症之一 ,又因尺神经的主要功能是支配手内在肌 ,主管手部精细动作 ,损伤后功能极不易恢复 ,故对本病的正确认识及早期诊治非常必要。我科1988~1998年收治此类患者68例 ,报道如下。1.1一般资料本组男56例 ,女12例 ;年龄11~69岁 ,平均34岁。曾有肘部外伤者43侧(就诊时伴有肘外翻36侧、肘内翻3侧) ,骨性关节炎9侧 ,尺神经半脱位6侧 ,腱鞘囊肿2侧 ,无明显原因…  相似文献   
45.
按国家职业卫生相关法规、标准和规范,对4家轿车制造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的识别、检测与评价。被调查企业粉尘检测点合格率为100%,化学物质检测点合格率为99.7%,噪声检测点合格率为89.7%,紫外辐射检测点合格率为100%,手传振动检测点合格率为91.5%,高温检测点合格率为50%。提示轿车制造企业的粉尘、化学物质已得到有效控制,应对物理因素开展进一步的防控,切实采取个人防护等综合干预措施,消除和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6.
目的进一步了解端侧神经吻合术对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以端侧神经吻合术和神经移植术修复离断的腓神经,观察并比较两种术式的疗效.结果术后两组的腓神经功能指数、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有髓神经纤维密度的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离断神经作端侧神经吻合术后能通过侧支发芽而得到再生,该术可作为周围神经缺损或无法获得近侧断端时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7.
 目的 确定中国肿瘤患者静脉滴注重组人类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贝伐单抗后的药动学参数。比较中国肿瘤患者与高加索肿瘤患者静脉滴注贝伐单抗的药动学参数。方法 本次试验为开放性,3阶段(筛查期,治疗期,随访期)试验。所有受试者根据入组先后依次分配至3个剂量组,分别给予5、10、15 mg·kg-1贝伐单抗。每个剂量组均在试验的第1天单剂量静脉滴注贝伐单抗,在随后的20 d进行安全性评价。能够耐受第1次静脉滴注的受试者在第22、36、50、64天(5 mg·kg-1和10 mg·kg-1剂量组),或第22、43、64、85天(15 mg·kg-1剂量组)给予相同剂量的贝伐单抗。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贝伐单抗的血清药物浓度。结果 多剂量静脉滴注贝伐单抗(给药间隔为每2周/3周)与其单剂量给药后的药动学参数相似。结论 本次试验与在高加索患者中进行的Ⅰ期临床研究观察到的药动学参数相似。  相似文献   
48.
PICC在肿瘤患者应用中的护理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8,自引:1,他引:58  
为了探讨留置PICC并发症的处理,增强护理人员的维护意识,对256例肿瘤患者留置PICC的护理进行总结。本组PICC穿刺中及后期维护中遇到的护理问题主要为:心律失常1例,置管不成功9例,穿刺口渗血3例,静脉炎16例,导管异位3例,皮肤过敏样反应8例,导管脱出8例,堵管3例,静脉血栓形成1例,拔管困难1例。分析了上述问题的原因并制定了相应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49.
膝关节脱位合并多韧带损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介绍膝关节多韧带损伤合并膝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结果.方法 随访1998-2007年经治的19例关节脱位合并多韧带损伤患者.2001年前韧带损伤采用的是切开韧带修补重建和石膏外固定治疗的方法,2001年后开始应用关节镜技术重建交义韧带,并问时修补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及内、外侧复合体损伤.重建材料选择自体或异体肌腱,以界面螺钉固定.观察不同方法修复或重建的术后疗效,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来评价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 结果 19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0.5~3.5年,平均1.4年,手术平均等待时间为1.2个月.在最近一次随访中,开放重建患者Lysholm评分平均57分(44~80分),关节镜下重建患者平均71分(54~89分)(P<0.05).关节镜手术组术后关节活动度均超过90°,内外翻试验正常或接近正常,4例患者在屈70°时Laclaman试验阳性,前后总移位达6~10 mm,患者无自觉症状,X线平片显示胫骨隧道扩大,但关节内外间隙对称. 结论 膝关节脱位合并韧带多发损伤应首选关节镜下I期重建;重建材料最好选择异体肌腱或健侧肌腱,以保证移植物强度和防止供区稳定性受影响;术后积极功能锻炼,若发生粘连则在3个月内在关节镜下行粘连松解.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