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34篇
  免费   553篇
  国内免费   446篇
耳鼻咽喉   111篇
儿科学   55篇
妇产科学   76篇
基础医学   551篇
口腔科学   40篇
临床医学   1522篇
内科学   986篇
皮肤病学   96篇
神经病学   232篇
特种医学   6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935篇
综合类   3287篇
预防医学   1035篇
眼科学   95篇
药学   1203篇
  13篇
中国医学   980篇
肿瘤学   284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67篇
  2022年   189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182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508篇
  2013年   356篇
  2012年   414篇
  2011年   476篇
  2010年   448篇
  2009年   485篇
  2008年   477篇
  2007年   512篇
  2006年   498篇
  2005年   516篇
  2004年   492篇
  2003年   529篇
  2002年   326篇
  2001年   400篇
  2000年   411篇
  1999年   412篇
  1998年   400篇
  1997年   374篇
  1996年   386篇
  1995年   318篇
  1994年   274篇
  1993年   283篇
  1992年   197篇
  1991年   185篇
  1990年   154篇
  1989年   186篇
  1988年   72篇
  1987年   76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52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50篇
  1982年   42篇
  1981年   49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5篇
  195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1 毫秒
991.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慢性中枢性疼痛(chronic central pain,CCP)与脊髓背角Ⅰ组Ⅰ型代谢性谷氨酸受体1(mGluR1)的关系.方法:选取SD大鼠28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A组)、假手术组(B组)、脊髓损伤后无CCP组(C组)和脊髓损伤后CCP组(D组).取4组大鼠T13和L2脊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结合图像分析其脊髓背角mGluR1含量的变化.结果:脊髓损伤的16只大鼠中,9只出现了CCP(D组),发生率为56.25%.D组T13和L2节段脊髓背角的mGluR1含量与C组比较呈显著性增加(P<0.05),与A组和B组比较呈非常显著性增加(P<0.01);C组与A组和B组比较呈显著性增加(P<0.05).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WADE法建立的脊髓损伤后CCP大鼠模型适用于脊髓损伤后CCP发生机制的实验研究;mGluR1参与了脊髓损伤后脊髓中枢兴奋性升高的过程,与脊髓损伤后CCP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2.
应用肠管做为尿路(膀胱、输尿管、尿道)代替材料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已有一百余历史。但是因肠粘膜具有吸收功能,干挠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另外还分泌粘液,致使术后效果不尽满意。因此我们萌发了用尿路移行上皮替代肠粘膜的设想,做了如下的初卡动物实验和初步临床应用观察。  相似文献   
993.
胎儿伤口无瘢痕愈合机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早期妊娠胎儿创口愈合的特点是无瘢痕形成,产生这一现象的机制还完全不清楚。现将近几年来有关胎儿创口无瘢痕愈合方面的研究进展,从细胞因子、细胞外基质及基因差异显示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资料。阐明和创口无瘢痕形成的机制,对预防和治疗瘢痕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994.
本文对人体背部云纹提出了新的计算方法。根据161例正常人背部云纹图表现,把后视图分为中线型及偏离型;侧视图分为重合型、分离型、重合分离无交叉型及重合分离交叉型。并经统计学处理求得了其偏离及分离间距的平均值和正常值范围。从而对背部云纹变形程度提供了观察指标,对影像云纹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对急性心肌梗死后血管新生及梗死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缺氧诱导因子1α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01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循环内科实验室完成。实验分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04只,体质量180~220g,随机抽签法分为假手术组8只,对照组、Rg1低剂量治疗组和Rg1高剂量治疗组各32只。实验方法:建立Wistar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假手术组开胸不结扎冠状动脉,3d后处死取材;对照组、Rg1低剂量治疗组和Rg1高剂量治疗组分别于术后即刻及术后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人参皂苷Rg11mg/kg和5mg/kg,术后3,7,10,14d分别取材,每组8只。实验评估:测定血清心肌酶、心肌梗死面积、梗死区微血管密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梗死区心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缺氧诱导因子1α的mRNA表达。结果:纳入大鼠104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人参皂苷Rg1对大鼠心肌酶及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Rg1低剂量治疗组、Rg1高剂量治疗组心肌酶较对照组明显降低[(62.25±10.79),(57.64±9.36),(78.63±11.34)μg/L;P<0.05],心肌梗死面积亦明显降低[14d:(12.15±3.68)%,(10.10±3.12)%,(13.94±3.54)%;P<0.05]。②人参皂苷Rg1对大鼠心肌梗死区微血管密度的影响:各组梗死区血管生成数量随着时间的延长呈持续增加的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Rg1低剂量治疗组14d:(17.29±3.21)个/视野;Rg1高剂量治疗组14d:(23.27±3.42)个/视野;对照组14d:(9.36±3.54)个/视野;P<0.01]。③大鼠心肌梗死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缺氧诱导因子1αmRNA的表达:心肌梗死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缺氧诱导因子1αmRNA表达随缺血时间的延长有增高趋势,Rg1低剂量治疗组与Rg1高剂量治疗组明显升高,14d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增长出现停止或下降[Rg1低剂量治疗组14d:(1.1637±0.1786);Rg1高剂量治疗组14d:(1.7230±0.3102)];而缺氧诱导因子1α继续升高[Rg1低剂量治疗组14d:(1.7263±0.3417);Rg1高剂量治疗组14d:(2.7725±0.3219)]。结论:严重缺血可刺激心肌组织产生大量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缺氧诱导因子1α,人参皂苷Rg1增加其表达进而刺激心肌梗死区的血管生成,减轻缺血对心肌的损伤。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 72例确诊的高血压病病人,口服厄贝沙坦每日1次,每次(75~300)mg,疗程8周.结果经治疗8周后,72例病人中,显效30例,有效3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0.28%,无不良反应.结论厄贝沙坦是一种有效的降压药,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分析大气PM_(2.5)对南昌市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2018年南昌市大气污染物、气象、儿童呼吸系统门诊量资料。采用基于Poisson回归的广义线性模型,控制长期和季节变化趋势、气象因素、星期几效应等因素,分析大气PM_(2.5)对儿童呼吸系统门诊量的影响。结果 2014—2018年南昌市PM_(2.5)逐年平均浓度为51、42、43、42、30μg/m~3。空气质量为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天气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均高于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气,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诊量增幅分别为8.94%、14.95%、18.30%、11.78%。单污染物模型显示,PM_(2.5)在当日效应最强,浓度每升高10μg/m~3,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增加0.19%(95%CI:0.12%~0.26%);累积滞后0~7 d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增加0.25%(95%CI:0.14%~0.36%)。多污染物模型显示,在引入O_(3-8h)后,PM_(2.5)浓度每增加10μg/m~3,当日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增加0.15%(95%CI:0.09%~0.22%)。结论 2014—2018年南昌市大气PM_(2.5)浓度升高会引起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增加。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胸膜活检联合微创引流酶学检测,能及早提高渗出性胸膜炎的病因诊断。方法微创组对所有中等量积液病人行胸膜活检后微创引流,引出的所有胸水送病理、酶学检测。胸穿组对所有中等量积液的病人仅做隔日胸穿抽液,将抽出的胸水同样送病理、酶学检测。结果微创组的胸水消失或减至极少量比胸穿组快4.3天,病因诊断率比胸穿组提高28%。结论胸膜活检联合微创引流酶学检测,不但临床症状改善快,胸水消失也快,而且能及早提高渗出性胸腔积液的病因学诊断,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9.
不同体重者下丘脑对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功能核磁共振观察不同体重者下丘脑对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反应,揭示不同体重者下丘脑中枢糖代谢调节的敏感性与代谢紊乱发生的关系。方法分别采集10名正常体重者与10名肥胖者口服75克葡萄糖后的下丘脑功能磁共振图像数据以及腹部解剖结构图像数据;同时测定受试者的空腹血糖、游离脂肪酸及相应激素水平。应用自行建立的灰度平均值方法进行图像分析处理;同时进行受试者脑功能信号参数与血生化指标水平、相应激素水平及腹部脂肪含量的相关分析。结果不同体重者口服葡萄糖后在下丘脑部位均出现一过性的抑制反应。但肥胖者此抑制反应出现的时间较正常体重者明显延迟;抑制反应强度明显低于正常体重者;抑制反应恢复时间也明显迟于正常体重者。受试者的空腹血浆胰岛素及其瘦素水平与其下丘脑抑制信号恢复到基线的时间有关联;受试者的腹部脂肪含量与其下丘脑抑制信号恢复到基线的时间亦有关联。而受试者空腹血浆葡萄糖、游离脂肪酸水平与其下丘脑功能磁共振采集信号各项参数间没有关联。结论不同体重者下丘脑对糖负荷的中枢反应有所不同,肥胖者下丘脑对糖刺激反应的敏感性有所降低。功能核磁共振是确定脑特定区域功能的一个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00.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小板减少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表现各异 ,全身多器官系统均可受累。目前已将包括血小板在内的血液学改变作为SLE的诊断指标之一。我院于1993~2001年收住SLE患者101例 ,其中有血小板减少者共49例 ,占48.5%,将其特点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病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 (ARA)1982年修订的关于SLE的诊断标准 ,血小板减少是指常规检测血小板计数至少两次≤100×109/L。49例患者中男性5例 ,女性44例。发病年龄最小16岁 ,平均年龄25岁。血小板计数 (50~100)×109/L者28例 ,占57.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