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研究区域胸痛中心不同年龄段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的现状。方法:纳入安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胸痛中心2017年1月-2020年12月救治的275例急性STEMI患者,按年龄将研究对象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收集病例的一般资料、来院方式、发病到首次医疗接触(S2FMC)时间、治疗方案、双绕行、首次医疗接触-导丝通过(D2B)时间、造影结果、再灌注延迟原因、罪犯血管和血流信息,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及描述区域胸痛中心不同年龄段再灌注治疗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STEMI患者以老年、男性患者最常见;(2)患者来院方式为自行来院、网络医院转入、120呼叫和院内发病,不同组别来院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组别双绕行、治疗方案、罪犯血管和血流信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所有入组患者发病后最短就诊时间13 min,最长1 956 min。患者12 h内就诊235例,青年组患者S2FMC时间>12 h的占比较中老年组S2FMC更多;(5)STEMI患者D2B中位数为82.10 min,再灌注延迟原因主要包括:家属未... 相似文献
42.
目的 通过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血中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ardiac myosin binding proteinC,cMyBP-C)的浓度,探讨该蛋白作为新型心肌梗死标志物的潜力。方法 收集以胸痛为首发症状、胸痛发作24 h以内的患者共120例,分为3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组40例(A组),心绞痛组20例(B组),非心源性胸痛组60例(C组);选取体检健康的志愿者30例(D组)作为对照组。所有胸痛患者入院后立即抽取肘静脉血、入院后3 h再次抽血,对照组入组后立即抽取一次静脉血,采用ELISA法、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各样本中cMyBP-C和cTnI浓度。结果 (1)A组cMyBP-C和cTnI浓度明显高于B、C、D组(P <0.05);(2)A组中有9例患者发病时间<4 h,入院后立即抽血测得cMyBP-C浓度明显高于D组浓度(P <0.05),入院后立即抽血测得cTnI浓度未见明显升高;A组中有35名患者入院后立即行急诊PCI术,术后(入院后3 h)测得cMyBP-C浓度明显低于术前浓度,术后cTnI浓度较术前升高(P <0.05);(3)A、B、C组中c... 相似文献
43.
室间隔缺损作为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发育畸形,约占所有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的25%~30%,手术为目前治疗该疾病的惟一有效手段。在心肺旁路支持下的传统外科开胸手术作为室间隔缺损矫治经典术式,在取得良好远期预后的同时存在较高 相似文献
44.
戴海龙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18,16(8)
目的 探讨尿酸、同型半胱氨酸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94例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查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64例)和非冠心病组(30例),冠心病组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比较各组临床指标(年龄、性别、TC、TG、LDL-c、HDL-c)、血同型半胱氨酸、尿酸水平。结果 年龄、性别、各生化指标在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冠心病组SUA、Hcy平均水平分别为(397.38±72.63)μmol/L、(15.74±6.92)μmol/L,与非冠心病组相关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UA:t=5.446,P<0.01;HCY:t=2.682,P<0.01。单支病变与非冠心病组,双支与单支病变组在Hcy 、SUA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冠心病多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在Hcy、SUA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随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Hcy、SUA水平随之升高。结论 尿酸、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早期发现及早期干预冠心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5.
46.
正肠道微生物影响人类健康,有导致疾病的风险,已经成为多个学科的焦点。近年来,许多研究显示肠道菌群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本文对近期肠道菌群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肠道菌群概述新生儿刚出生时肠道是无菌的,出生后其肠道立即被来自母亲和环境中的细菌定植,肠道菌群的复杂性一直增加,直到新生儿断奶或改吃固体性食物,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基本趋于成人的结构特征。成人肠道栖息着大约1014数量级的细菌,主要定植 相似文献
47.
肺动脉高压(PAH)属于典型的慢性严重心肺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是肺血管结构和功能异常,进而导致肺动脉管腔进行性狭窄、闭塞,肺血管阻力不断升高,最终导致患者出现右心衰竭.目前,靶向药物可以改善PAH患者的生活质量,但长期疗效和预后仍不佳.近年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PAH患者得到诊断,而通过中医药干预PAH也成为研... 相似文献
48.
1临床资料
病例1:女性,63岁,因“阵发性心悸3年余,再发1d”入院。查体:BP120/90mmHg(1mmHg=0.133kPa),神清,皮肤巩膜无黄染,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肋间隙无增宽,胸部叩诊清音,两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尖搏动位于右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0.2cm,心音听诊位于右侧,心率66次/min,房颤律,心尖区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A2〉P2。腹平软,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水肿。既往:自幼发现“右位心”,有20余年“高血压”病史,长期服用降压药物,有10余年“浅表性胃炎”病史。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血清B型尿钠肽(BN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压的关系.方法 体肺分流性先心病41例.正常对照组20例.先心病患者分为无肺动脉高压组16例.轻中度肺动脉高压组13例和重度肺动脉高压组12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血清标本BNP、VEGF及hs-CRP水平,并探讨其与肺动脉压相关性.结果 先心病患者血清BNP、VEGF及hs-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5),并且BNP、VEGF水平与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r=0.754,P<0.001;r=0.641,P<0.001).结论 先心病早期虽未发生肺动脉高压,但已有炎症的激活,肺血管的重构.血清BNP、VEGF水平对于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压的评估有一定意义及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0.
戴海龙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22,20(4):25-24
心脏瓣膜钙化是由多种分子机制共同参与的复杂病理过程,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瓣膜间质细胞表型分化过程是瓣膜钙化的关键环节。脂质代谢异常作为瓣膜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瓣膜局部形成损伤并诱导炎症反应,产生的炎症因子可以促进瓣膜间质细胞发生表型分化。非编码RNA可以从多方面调控炎症反应和成骨分化,影响瓣膜间质细胞表型分化进程,参与心脏瓣膜钙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