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9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临床医学 | 166篇 |
内科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14篇 |
外科学 | 23篇 |
综合类 | 17篇 |
预防医学 | 4篇 |
药学 | 1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三维超声成像在肝胆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本文利用不同的三维超声重建模式重建部分肝胆疾病的三维图像,旨在探讨三维超声的重建方法及其在肝胆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同时描述了部分肝胆疾病的三维超声图像特征。所用仪器为Volu-son530D三维超声成像系统,探头为三维容积探头,频率3.5/5MHz,重建模式选用表面成像模式及透明成像模式。结果表明:(1)用表面成像模式,可清晰反映病变组织的外观形态、轮廓大小及表面细微结构特征,如肝硬化、肝癌、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2)用透明成像最小回声模式重建的肝内血管及扩张的胆管的三维图像,其血管树或胆管树连续性好,管道间空间关系明确,可显示末端细小的分支或属支,并可显示肝内血管或胆管的异常走行及异常通道。该模式与X线模式组合,能显示肝内血管或扩张胆管与病变组织的空间位置关系,并可显示引起胆管扩张病理因素的位置及其与远端胆管的空间关系。因此,三维超声重建可为肝胆疾病提供较二维超声更为丰富的信息,对全面了解病情、明确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有极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声诺维联合超声辐照增强绿色荧光蛋白质粒转染血管内皮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探讨造影剂声诺维(SonoVue)联合超声辐照人脐血管内皮细胞(HUVEC)时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质粒(pEGFP)的瞬时转染效率。方法使用连续多普勒超声辐照方式介导pEGFP转染HUVEC,照射条件为频率1.9MHz,TIS0.8,SATA为80.0mW/cm2,时间持续5min,添加或不添加2%SonoVue,pEGFP浓度为50μg/ml。48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绿色荧光蛋白(GFP)瞬时转染表达率,并用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活性(生存率)。结果单纯超声辐照组GFP转染率仅为1.5%±0.2%,SonoVue联合超声辐照组为16.1%±1.9%(P<0.001);两组细胞生存率分别为94.1%±2.3%和91.1%±4.1%(P>0.05)。结论SonoVue联合超声辐照条件可增强pEGFP转染HUVEC的效率,而对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此方法可用于目的基因转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的超声表现。方法62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共70个病灶接受了二维灰阶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总结病灶的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结果灰阶超声显示82.9%(5870)的病灶位于肝右叶,17.1%(1270)病灶位于肝左叶。74.3%(5270)的病灶为等或稍低回声,17.1%(1270)的病灶为低回声,8.6%(670)的病灶为高回声;92.9%(6570)的病灶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得动脉血流信号。其中显示Ⅲ级、Ⅱ级及Ⅰ级血供的病灶分别为68.6%(4870)、18.6%(1370)、5.7%(470)。峰值流速14.4~113cms,其均值为46.5±24.2cms,阻力指数为0.4~0.7,其均值为0.55±0.07。结论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具有较特征性的超声表现,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肝细胞性肝癌超声造影表现与肿瘤病理分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探讨肝细胞性肝癌(HCC)超声造影(CEUS)表现与肿瘤病理分化的关系。方法121个HCC病灶接受了CEUS和病理学检查。CEUS使用造影剂声诺维和对比脉冲序列(CPS)成像技术,组织病理诊断按Edmonson法分类。结果肿瘤分化程度与肿瘤增强变低时间呈线性相关。不同分化程度的肿瘤增强变低的时间及延迟期肿瘤的增强水平均有明显差异(P=0.04、P=0.026),但肿瘤开始增强时间、增强变等时间以及动脉期和门脉期肿瘤的增强水平无明显差异(P=0.26、P=0.33、P=0.23、P=0.58)。结论在CEUS上HCC增强消退的时间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分化好的HCC病灶增强减退较慢,少数病灶门脉期或延迟期仍可呈等或高增强,分化差的肿瘤增强减退较快,绝大多数病灶门脉期或延迟期呈低增强。 相似文献
15.
肝内胆管癌超声造影的增强特点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癌(ICC)超声造影的增强特点。
方法 13例ICC患者共13个病灶接受了超声造影检查(CEUS)。CEUS采用造影剂Sono Vue和低机械指数成像技术对比脉冲序列(CPS)。
结果 动脉期13个(100%)病灶呈不均匀增强。9个(69.2%)病灶为低增强,其中7个在周边见高回声的不规则环状增强。另外4个(30.8%)在动脉期显示为高(n=1)或等增强(n=3)。门静脉期全部病灶呈不均匀低增强,其中6个(46.2%)病灶低增强范围有所扩大。至延迟期全部病灶呈均匀低增强。
结论 ICC在CEUS各时相的增强模式具有特征性,对ICC的定性诊断可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ARFI)弹性成像在甲状腺局灶性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ARFI弹性成像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检测甲状腺结节120个,记录结节的横向剪切波速度(SWV),并计算每个结节与其周围甲状腺组织的SWV比值。结果甲状腺良性和恶性结节的SWV平均值分别为(2.28±0.84)m/s(范围:0.61~9.00m/s)和(5.04±2.78)m/s(范围:2.32~9.00m/s)(P=0.000)。甲状腺良恶性病灶的SWV值分布情况有显著性差别。良性和恶性结节的病灶SWV与周围甲状腺组织的SWV比值平均值分别为1.14±0.42(范围:0.31~2.59)和2.39±1.43(范围:0.89~6.16)(P=0.000)。甲状腺良恶性病灶SWV与周围组织的SWV比值分布情况有显著性差别。将病灶SWV值及病灶SWV与周围组织的SWV比值用于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9及0.806。结论 ARFI可反映甲状腺结节的弹性特征,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声辐射力脉冲弹性成像(ARFI)技术声触诊组织成像(VTI)和声触诊组织定量(VTQ)对常规超声表现为甲状腺实性低回声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2例患者77个甲状腺实性低回声结节的常规超声、VTI及VTQ特征。分析结节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如结节的形态、边界、有无微钙化、内部血流,周边声晕及纵横比。将VTI图像分为6级,级数越高代表组织硬度越大。VTQ以横向剪切波速度(SWV)值表示,SWV值越大表示组织硬度越高。结果 77个甲状腺实性低回声结节经手术病理证实良性结节49个,恶性结节28个。常规超声声像图特征:形态、边界、微钙化、内部血流、周边声晕及纵横比对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范围分别为39.3%(11/28)~78.6%(22/28)、26.5%(13/49)~83.7%(41/49)、45.5%(35/77)~70.1%(54/77)、37.9%(22/58)~61.9%(13/21)及68.4%(13/19)~76.5%(26/34);VTI技术对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24/28)、95.9%(47/49)、92.2%(71/77)、92.3%(24/26)及92.2%(47/51);VTQ技术对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7.9%(19/28)、71.4%(35/49)、70.1%(54/77)、57.6%(19/33)及79.5%(35/44)。结论 VTI对甲状腺实性低回声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能力优于常规超声及VTQ技术,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评估较常规超声及VTQ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8.
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测量肾脏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估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VTQ)测量肾脏弹性的可重复性以及影响因素,同时研究病理状态下肾脏弹性的变化.方法 选取年轻健康志愿者65名、肾功能正常老年志愿者10名、终末期肾病老年患者10例.采用VTQ技术测量受试者肾脏剪切波速度(SWV),记录取样深度.研究操作者间和操作者内VTQ测量的可重复性.比较不同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腰围、右肾长径、右肾短径、右肾中部被膜距探头距离、取样深度的年轻健康志愿者右肾实质SWV的差异,分析年轻健康志愿者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腰围、右肾长径、右肾短径、右肾中部被膜距探头距离、取样深度与右肾实质SWV的相关性.比较肾功能正常老年志愿者与终末期肾病老年患者右肾实质SWV的差异.结果 操作者间及同一名操作者前后测量右肾实质SW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腰围、右肾长径、右肾短径、右肾中部被膜距探头距离、取样深度的年轻健康志愿者右肾实质SWV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623、0.249、-0.448、-0.757、-0.253、-0.242、-0.762、-1.056、-1.422、-0.291,P值均>0.05).右肾实质SWV与年轻健康志愿者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腰围、右肾长径、右肾短径、右肾中部被膜距探头距离、取样深度均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12、-0.02、-0.04、0.04、-0.04、-0.24、-0.24、-0.27、-0.18,P值均>0.05).年轻健康志愿者右肾实质中部、肾窦SWV分别为(2.41±0.52) m/s和(1.73±0.44) 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03,P=0.000);左、右肾实质中部SW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功能正常老年志愿者、终末期肾病老年患者右肾实质中部SWV分别为(2.03±0.37) m/s和(1.38±0.24) 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51,P=0.000).结论 VTQ测量肾脏实质SWV重复性好,变异小,且测量出终末期肾病老年患者右肾实质SWV较肾功能正常老年人显著降低.VTQ是测量肾脏弹性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运用Cool-tip射频电极肝脏复合消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在使用Cool-tip射频电极下肝组织的复合消融特点,为临床制定肝癌消融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采用裸露端3cm的单束和裸露端2.5cm集束Cool-tip射频电极对离体新鲜猪肝行多针多点复合射频消融,能量输出0~200W,单次消融时间12min,观察不同针距及布针数所造成的组织凝固范围和形态.结果 单束电极复合消融针距2cm,而集束电极针距3cm,所获得的凝固区重叠好,横向2针2点和不同深度1针2点消融所获得的凝固范围(深径×横径×前后径)分别约为4.0cm×4.5cm×3.0cm、5.8cm×3.5cm×3.0cm;4.7cm×6.5em×4.5cm、6.5cm×4.5cm×4.3cm.集束电极3针3点,呈等边三角形布针,针距3cm,获得凝固范围约为4.8cm×6.4cm×6.8cm.集束电极4针4点,呈菱形布针,针距3cm,所获得的组织凝固范围约为5.0cm× 6.6cm×8.2cm.同针距呈正方形布针,所获得的组织凝固范围约为5.2cm×6.5cm×6.8cm.结论 设计合理的复合消融方案既可以提高消融效率、避免过度消融,又可以获得足够的凝固重叠范围.集束电极复合消融可使射频消融适应症扩大到6cm肿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和探讨肾细胞癌的超声造影特征.方法 70例肾细胞癌共72个病灶接受了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病灶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特征.超声造影使用造影剂声诺维和对比脉冲序列成像技术.结果 常规超声显示低、等、高回声的病灶分别为44.4%(32/72)、25.0%(18/72)和30.6%(22/72).病灶彩色血流信号显示率为38.9%(28/72),动脉峰值流速(43.7±16.8)cm/s(24.8~95 cm/s),阻力指数0.63±0.11(0.53~0.80).超声造影显示皮质期63个(87.5%)病灶表现为等或高增强,9个(12.5%)为低增强.63个等或高增强病灶中48个(76.2%)实质期及晚期减退至低增强,15个(23.8%)仍保持等或高增强.9个皮质期表现为低增强病灶,晚期仍为低增强.75.0%(54/72)病灶不均匀增强,内可见无增强区,87.5%(63/72)的病灶可显示代表假包膜的高增强环.结论 超声造影病灶皮质期不均匀等或高增强,实质期或晚期呈低增强,以及假包膜增强是肾细胞癌的重要表现,能将有助于肾细胞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