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观察唾液分泌量和成分变化是否具有时间节律,探讨唾液分泌和成分变化的时间节律是否与中国经典子午流注的时间节律相一致。方法:随机选取31名健康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每个研究对象均收集8:30、10:30、11:30各时间点的唾液,记录3个时间点的心率、pH值,测定唾液流率,以比色法测定唾液淀粉酶(sAA)活性、二喹啉甲酸(BCA)定量试剂盒检测唾液总蛋白含量。结果:31例健康大学生受试者在8:30的唾液流率低于11:30的唾液流率,2个时间点的唾液流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30、10:30、11:30三个时间点的s AA活性、总蛋白浓度、心率、唾液p 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男、女分开比较,男、女大学生的唾液总蛋白浓度,在8:30时比较,男性唾液总蛋白浓度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AA活性、唾液流率、心率以及唾液p H值于3个时间点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唾液的分泌与成分变化与诸多因素相关,在一定时间内比较,其差异性不大,但是否具有昼夜时间节律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的常见中医体质分布及糖脂代谢情况,为防治GDM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65例GDM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体质调查问卷,判定GDM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别。检测受试者的糖脂代谢指标[空腹血糖(Glucose,GLU)、餐后2 h血糖(2 hours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1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和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选取前五种常见的体质类型,比较各组间糖脂代谢指标差异。结果:GDM常见中医体质为痰湿质(30.6%,81/265)、湿热质(23.8%,63/265)、气虚质(16.2%,43/265)、平和质(10.2%,27/265)、阳虚质(8.3%,22/265)。糖脂代谢方面,痰湿质组TC和LDL-C水平均分别高于气虚质、平和质和阳虚质组(P<0.05);但GDM常见五种中医体质组间GLU、2 h PG、HbA1c和TG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M孕妇中医体质以偏颇质为主,以痰湿质所占比例最高,糖脂代谢差异主要体现在血脂代谢方面。治疗应注重祛湿化痰健脾,并注意调控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93.
蔡碧绸  戴小榕 《全科护理》2014,(21):2012-2013
2013年10月21日本科收治1例疑似左氧氟沙星所致重症多形性红斑的病人,入院时病人全身皮肤散在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红斑,边界清楚,中心呈紫红色(虹膜现象),部分红斑中央可见水疱,颜面及躯干部红斑融合成片,伴有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尿频尿急尿痛,肉眼血尿,视力模糊,病情凶险,经过一系列的精心治疗护理,入院31d后病人除尚存视力下降外,余症状全部消退。  相似文献   
94.
刘林  徐贤  李旭  吴韦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10):1116-1118
目的 探讨后侧入路治疗复杂Piion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于复杂Pilon骨折患者,尤其是关节面破坏伴有下胫腓骨后内或后外侧较小骨块前方入路无法完成解剖复位或开放性骨折,采用前侧联合后外侧入路或单纯后外侧后内侧联合入路手术.21例Pilon患者中16例采用前侧联合后外侧入路、5例采用后外侧后内侧联合入路.结果 所有患者均达到解剖复位,伤口愈合良好.结论 后侧入路对复杂Pilon骨折后方骨块的复位及关节面修复能有良好的手术区暴露,能较好的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全身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WB-DWI)鉴别恶性肿瘤骨骼系统转移和感染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对23例恶性肿瘤椎体转移的患者和14例脊柱感染患者进行WB-DWI检查,比较转移灶和感染灶的ADC值和对比噪声比(CNR)。结果椎体转移灶和感染灶的WB-DWI表现有明显差异,骨转移组的ADC值显著低于感染组(P<0.01),CNR值显著高于感染组(P<0.01)。结论 WB-DWI在鉴别骨骼良、恶性病灶中有着较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6.
完全离断伤45例断指再植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完全离断伤45例断指再植的临床疗效及治疗体会。方法:自2007年12月至2009年10月收治完全离断伤手指45例52指,男29例,女16例,平均年龄22.5±3.5岁。切割伤17例,挤压伤13例,绞轧撕脱伤7例,压砸伤5例,其他3例。离断部位:末节16指,中节21指,近节15指。均急诊臂丛麻醉或气管插管全麻断指再植手术。结果:本组52指术后均获8个月~2.5年随访,成活49指,其中术后发生血管危象7指,动脉危象1指,静脉危象6指,经积极处理保指成功4指,坏死3指,成活率94.23%。再植手指外观良好,指腹两点辨别觉4.5~9mm,平均6±0.8mm。按断指再植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17指,良26指,可3指,差3指,优良率87.76%。结论:完全离断伤手指断指再植经积极手术处理,术后合理用药及科学康复锻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7.
目的 研究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蛋白酶激活受体-1(proteinase activated receptor-1,PAR-1)、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 α,HIF-1α)、神经细胞凋亡的表达及中药三七的影响.方法 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脑出血组、三七干预组,立体定位仪定位注射自体不凝血制造大鼠脑出血模型,分别为术后6h、1d、2d、3d、5d、7d处死,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肿周围区PAR-1、HIF-1 α、TUNEL阳性细胞(凋亡细胞)数的表达,中药三七特殊调配饲料对其干预后的影响.结果 假手术组PAR-1、HIF-1 α少量表达,偶见凋亡细胞;脑出血组自6h起PAR-1、HIF-1α表达上调,凋亡细胞大量增加,3d达高峰,PAR-1在7d基本降至假手术组,但凋亡细胞仍处于较高水平;6h起HIF-1α表达不明显,1d明显增多,3d达到高峰,7d仍处于较高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三七干预组均有明显降低PAR-1表达,上调HIF-1α的表达,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存在大量PAR-1、HIF-1α表达上调,神经细胞凋亡明显增多;中药三七能够明显降低PAR-1表达,HIF-1α表达上调增加,减少血肿周围细胞凋亡,从而起到神经元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8.
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相关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为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成人尸体肩关节标本10具20侧。从三角肌前中部肌束间隙钝性分离游离出腋神经,将钢板插入腋神经与骨之间,固定于肱骨大结节顶点下方,结节间沟后方。测量腋神经上缘与大结节顶点、与肩峰上缘的距离。截取带钢板的肱骨近端进行体外测量并观察钢板螺钉与肱骨头颈、大结节顶点和结节间沟的关系。 结果 大结节顶点、肩峰上缘距腋神经距离分别为(3.44±0.38)cm和(5.44±0.62)cm;钢板上缘到肱骨大结节顶点距离为(0.59±0.14)cm,到结节间沟距离为(0.74±0.19)cm。体外观察并测量见钢板置于肱骨大结节顶点下0.5 cm,结节间沟后方0.5 cm时螺钉平行肱骨颈并位于肱骨颈中央。 结论 (1)肱骨大结节下2.90~4.32 cm是容易损伤腋神经的危险区域。(2)肱骨大结节顶点下0.50 cm,结节间沟后方0.50 cm是钢板放置的最佳位置。(3) PHILOS钢板的C、D、E孔和LPHP的C、D孔是危险区域。  相似文献   
99.
目的:就小儿腭裂整复术中如何有效减少失血及合理输液问题进行临床研究,为小儿手术后顺利康复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8~14岁“微笑列车”矫治腭裂患儿80例,术中不输血,输注5%葡萄糖、平衡液、血浆代用品—贺斯,分别记录手术开始10、20、30min和术后30min的血压、心率、及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变化并与术前基础值作比较;收集并统计术中失血量,比较用与不用高频电刀作腭部侧切口的失血量,数据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围手术期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值均有下降,但术后红细胞压积值均大于30%。用高频电刀作腭部侧切口比不用高频电刀作腭部侧切口的失血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小儿腭裂整复术中合理的输液组合可替代输血,能保证生命征基本平稳,既节约血源,又避免输血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高频电刀作腭部侧切口及电凝止血,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止血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通过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SPECT)骨扫描对比,初步探讨全身MR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探测骨转移灶的可行性.方法 对42名正常志愿者及38例可疑合并骨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行全身MR DWI及SPECT骨扫描,并将骨骼系统分为8个区域,分别记录每例患者各区域全身MR DWI和SPECT骨扫描分别显示的病灶数目及各区域阳性病例数,进行每一患者及每一区域的全身MR DWI及骨扫描的对照分析.结果 全身MR DWI阳性病例30例,受累区域69处,共探测出病灶数169处;骨扫描阳性病例29例,受累区域68处,共探测出病灶数156处;全身MR DWI阳性而SPECT骨扫描阴性者2例,SPECT骨扫描阳性而全身MR DWI阴性者1例;SPECT骨扫描阴性而全身MR DWI阳性区域8例,其中,脊柱3例、骨盆2例、股骨3例;骨扫描阳性而全身MRDWI阴性区域7例,其中颅骨4例、肩胛骨2例、胸锁骨1例.结论 全身MR DWI与SPECT骨扫描对检测骨转移病灶有很好的一致性,且两者可互相补充;全身MR DWI还可检测各脏器及淋巴结病灶,适用于肿瘤患者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