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0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82篇
综合类   100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1.
目的分析麻醉诱导期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 lumen endobronchial tube,DLT)插管困难的发生率,并探讨解决DLT插管困难及实现术中肺隔离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胸科医院麻醉信息系统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拟行DLT插管的患者,检索同时满足“困难插管”“DLT插管”“单肺通气(one lung ventilation,OLV)”3个关键词的病例,主要研究终点为DLT插管困难的发生率,次要研究终点为困难插管患者术前气道的评估情况、插管困难时的解决策略、实现术中肺萎陷的方式及围麻醉期与插管相关并发症。结果共有11017例患者纳入了此研究。112例患者发生了插管困难,发生率为1.0%。112例患者中22例(19.6%)患者为可预期或可疑的困难气道,其余90例(80.4%)患者诱导前无明显困难气道表现。90例(80.4%)使用了2种或2种以上的插管器械。22例在诱导后插入单腔气管导管的患者中,2例经交换导管引导成功置入DLT进行肺隔离,13例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放置支气管阻塞器,7例实施了低潮气量的策略。无一例发生严重心血管并发症。结论DLT对声门暴露的条件要求更高,麻醉前气道评估更应谨慎。可视化工具的使用提高了DLT插管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支气管阻塞器为DLT困难插管提供了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312.
目的构建适用于惊恐障碍患者的临床路径表。方法成立临床路径小组,在文献回顾、病历回顾的基础上,构建临床路径初步框架,结合专家意见及临床实际调查,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制定惊恐障碍临床路径表。结果确定临床路径表的框架、诊疗计划项目、常规医嘱项目、非医嘱项目和标准住院时间,最终设计出以标准住院时间为21d的惊恐障碍临床路径表。结论通过循证的方法构建的惊恐障碍临床路径表,能指导惊恐障碍患者的诊疗和护理。  相似文献   
313.
胸科手术后舒芬太尼静脉镇痛的剂量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普胸外科手术后舒芬太尼静脉镇痛的合理剂量和效果。方法80例普胸外科手术后的病人均分为四组,A组(芬太尼30μg/h),B组(舒芬太尼3μg/h),C组(舒芬太尼4μg/h),D组(舒芬太尼5μg/h)。观察术后4、8、16、24、48h的疼痛、镇静、情绪、睡眠质量评分,并记录有无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记录镇痛泵输注情况、(实际/有效)按压次数,计算单位时间实际用药量。结果四组间镇静、睡眠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PCA泵按压次数最少,B、C、D组单位时间实际药量大致相近。结论普胸外科手术后舒芬太尼静脉镇痛的最佳剂量为5μg/h,且恒速背景输注比反复追加给药更容易为病人所接受。  相似文献   
314.
目的:探讨胸科手术中顺阿曲库铵维持深度肌松的静脉输注剂量。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胸科手术患者,年龄18~64岁,ASA分级Ⅰ或Ⅱ级,入室后连接肌松监测仪,完成肌松定标、麻醉诱导后,术中恒速静脉输注顺阿曲库铵维持肌松深度[强直刺激后计数(PTC)≤5]。采用改良Dixon序贯法进行试验,第1例输注速率为0.12 mg·kg ...  相似文献   
315.
周波  徐美英 《上海医学》2008,31(7):518-521
肺切除术是普胸外科的主要手术类型,尽管手术方式及麻醉管理已有很大进步,但肺叶及全肺切除术后30 d内的病死率仍高达3%~25%[1].肺切除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各种呼吸系统并发症,如肺不张、支气管胸膜瘘、支气管肺炎、肺水肿和急性肺损伤等.  相似文献   
316.
目的:探讨分类管理模式对住院精神病人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分级管理模式组119例与分类管理模式组96例进行调查;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总体评定量表(GAS)、社会内向量表(SI)在病人入院第3d及出院前1周各评分1次。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分类管理模式组的病人的安全感、对睡眠的满意度和对工娱治疗效果的认可明显高于分级管理模式组(P〈0.01),儿两组病人对环境满意度差异没有明显性(P〉0.05)。分类管理模式组的病人NONE、GAS、SI得分明显高于分级管理组(P〈0.05)。结论:对住院精神病人实行分类管理模式,有助于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317.
瓣膜置换术患者不同呼吸状态下PetCO2与PaCO2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瓣膜置换术患者由自主呼吸转变为机械通气后动脉血CO2分压(PaCO2)与呼气末CO2分压(PetCO2)关系的变化。方法:选择22例心功能Ⅱ级瓣膜置换术患者,观察全自麻醉前、后PaCO2、PetCO2、心排血量(CO)、平均动脉压(MAP)、平均肺动脉压(PAP)、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楔压(PAWP)、外周血管阻力(SVR)、肺血管阻力(PVR)、肺泡死腔/潮气量(VD/VT,alv)的变化。结果:与麻醉诱导前的自主呼吸相比,机械通气后PaCO2-PetCO2差值、CVP、VD/VT,alv比值显著升高(P<0.01),PetCO2、CO、PAP、PAWP和MAP均显著下降(P<0.01和P<0.05),而PaCO2、SVR、PVR、碱乘余(BE)均无明显改善。自主呼吸下PetCO2、CO与VD/VT,alv的相关性较差,而机械通气时PetCO2与CO呈明显正相关(P<0.05),PetCO2、CO与VD/VT,alv比值则呈明显的负相关。结论:PaCO2与PetCO2的关系随呼吸方式的变化而不同,自主呼吸时两者相关性良好,而控制呼吸时两者相关性较差。机械通气时PetCO2与CO明显相关,可通过改善循环功能而提高通气效率。PetCO2在循环状况不时难以反映PaCO2,应行动脉血气分析来判断PaCO2。  相似文献   
318.
目的:研究消结节口服液的质控标准。方法:用薄层鉴定和测定相对密度来控制消结节口服液的质量。结果:通过对处方中主药的鉴定和测定相对密度,从而达到控制制剂的目的。结论:用薄层鉴定和测定相对密度来控制消结节口服液的质量,方法,简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319.
住院精神病人实行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320.
目的 探讨高糖灌注对3~4周糖尿病大鼠离体缺血再灌注心脏心律失常及肌酸激酶的影响。方法 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14只,3~4周时随机分为二组:KHB灌注组(DM KHB组)和高葡萄糖灌注组(DM GLU组),每组7只;正常对照组(n=10,C组),仅注射枸橼酸缓冲液。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取出心脏置于Langendorff装置上,采用主动脉逆灌法,平衡灌注20min,停灌全心缺血30min后复灌40min,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MPA 2000多道生理记录仪监测心肌表面心电活动,观察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发生率和持续时间,并进行心律失常评分,测定再灌注期冠脉流出液中肌酸激酶(CK)活性。结果 DM KHB、DM GLU组VT、VF、心律失常评分及冠脉流出液中CK活性低于C组(P<0.05或0.01);与DM KHB组比较,DM GLU组心律失常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CK活性升高(P<0.05)。结论 3~4周糖尿病心脏缺血耐受性增强,再灌注心律失常减轻。高糖灌注降低糖尿病心脏对缺血的耐受性,但对再灌注心律失常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