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0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82篇
综合类   100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围手术期出血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尤其是伴随着强效抗凝药物临床应用的日趋增多,这一问题变得更具挑战性.理解和掌握当今的凝血概念对于手术前确定患者围手术期的出血风险并在围手术期给予有效的止血治疗十分重要.具有丝氨酸蛋白酶活性的凝血酶在激活其他丝氨酸蛋白酶原(无活性的酶前体)、辅助因子和细胞表面受体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机...  相似文献   
302.
目的:探讨胸科手术中顺阿曲库铵维持深度肌松的静脉输注剂量。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胸科手术患者,年龄18~64岁,ASA分级Ⅰ或Ⅱ级,入室后连接肌松监测仪,完成肌松定标、麻醉诱导后,术中恒速静脉输注顺阿曲库铵维持肌松深度[强直刺激后计数(PTC)≤5]。采用改良Dixon序贯法进行试验,第1例输注速率为0.12 mg·kg ...  相似文献   
303.
周波  徐美英 《上海医学》2008,31(7):518-521
肺切除术是普胸外科的主要手术类型,尽管手术方式及麻醉管理已有很大进步,但肺叶及全肺切除术后30 d内的病死率仍高达3%~25%[1].肺切除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各种呼吸系统并发症,如肺不张、支气管胸膜瘘、支气管肺炎、肺水肿和急性肺损伤等.  相似文献   
304.
胸科手术后舒芬太尼静脉镇痛的剂量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普胸外科手术后舒芬太尼静脉镇痛的合理剂量和效果。方法80例普胸外科手术后的病人均分为四组,A组(芬太尼30μg/h),B组(舒芬太尼3μg/h),C组(舒芬太尼4μg/h),D组(舒芬太尼5μg/h)。观察术后4、8、16、24、48h的疼痛、镇静、情绪、睡眠质量评分,并记录有无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记录镇痛泵输注情况、(实际/有效)按压次数,计算单位时间实际用药量。结果四组间镇静、睡眠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PCA泵按压次数最少,B、C、D组单位时间实际药量大致相近。结论普胸外科手术后舒芬太尼静脉镇痛的最佳剂量为5μg/h,且恒速背景输注比反复追加给药更容易为病人所接受。  相似文献   
30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在开胸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行开胸肺癌根治术的患者30例,通过完全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n=15)和对照组(C组,n=15)。D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10 min内静脉微泵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后以0.5μg/(kg·h)维持输注至关闭胸腔;C组微泵注射与D组等速度和等容量的0.9%氯化钠液。麻醉诱导采用异丙酚靶控输注(TCI)4μg/mL,芬太尼3μg/kg(D组)或5μg/kg(C组),罗库溴铵0.9 mg/kg。术中D组患者在必要时可将芬太尼控制在0.1 mg静脉注射;C组患者芬太尼总量控制在8~10μg/kg。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手术开始(T3)、进胸(T4)、开胸后30 min(T5)、开胸后1 h(T6)和手术结束(T7)各时间点脑电双频指数(BIS)、血压、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药物应用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D组患者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和术中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R波动较小;异丙酚[(125.84±36.08)mg比(88.75±22.37)mg]、芬太尼[(0.52±0.04)mg比(0.35±0.06)mg]、罗库溴铵[(105.38±15.60)mg比(82.85±18.15)mg]总用量降低;术中应用降压药控制血压的比例降低[66.7%(10/15)比20.0%(3/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用于开胸肺癌根治术可减少麻醉诱导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波动,同时显著减少全身麻醉药、麻醉性镇痛药和肌松药的用量。  相似文献   
306.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期间Apelin-36、一氧化氮(N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选择17例行直视下心脏手术患者,检测手术开始前(T0)、主动脉开放后即刻(T1)、主动脉开放后10 min(T2)、停机后即刻(T3)4个时间点动脉和静脉血浆中的Apelin-36、NO和TNF-α浓度。结果:与术前(T0)比较,体外循环过程中动脉血Apelin-36浓度在T1、T2和T3均升高(P0.01或P0.05);静脉血中Apelin-36浓度在T1和T2时高于T0(P0.01);动脉血NO浓度在T1时、静脉血NO浓度在T3时高于术前值(P0.01或P0.05);动脉血TNF-α浓度在T1和T3以及静脉血TNF-α浓度在T3高于术前(P0.01)。结论:体外循环可诱导血浆中Apelin-36、NO和TNF-α浓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307.
目的:分析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感染率.方法:对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的MDRO感染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原因,提出干预措施;对2011年1月-2011年12月的MDRO感染患者为干预组,进行前瞻性调查,并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对照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阳性率67.05%,干预组为47.09%;对照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产ESBLS)大肠埃希菌阳性率68.90%,干预组为44.15%;对照组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阳性率48.20%,干预组为32.77%;对照组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阳性率35.24%,干预组为16.52%;对照组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阳性率22.48%,干预组为10.71%.对照组与干预组各类耐药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实施多项干预措施,MDRO感染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308.
目的: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模拟缺血时谷氨酸诱发电流的改变,探讨脑缺血神经元损伤的兴奋毒性机制,为中枢神经损伤的康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为标本,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方法观察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模拟缺血时谷氨酸诱发电流改变。结果:当钳制电压为-60mV时,100μmol/L的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AMPA)分别诱发一内向电流(INMDA,IAMPA),模拟缺血处理后的神经元INMDA、IAMPA明显增大。结论:升高的兴奋性氨基酸激活突触后膜的兴奋性氨基酸受体后引起神经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309.
目的:探讨分类管理模式对住院精神病人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分级管理模式组119例与分类管理模式组96例进行调查;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总体评定量表(GAS)、社会内向量表(SI)在病人入院第3d及出院前1周各评分1次。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分类管理模式组的病人的安全感、对睡眠的满意度和对工娱治疗效果的认可明显高于分级管理模式组(P〈0.01),儿两组病人对环境满意度差异没有明显性(P〉0.05)。分类管理模式组的病人NONE、GAS、SI得分明显高于分级管理组(P〈0.05)。结论:对住院精神病人实行分类管理模式,有助于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310.
瓣膜置换术患者不同呼吸状态下PetCO2与PaCO2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瓣膜置换术患者由自主呼吸转变为机械通气后动脉血CO2分压(PaCO2)与呼气末CO2分压(PetCO2)关系的变化。方法:选择22例心功能Ⅱ级瓣膜置换术患者,观察全自麻醉前、后PaCO2、PetCO2、心排血量(CO)、平均动脉压(MAP)、平均肺动脉压(PAP)、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楔压(PAWP)、外周血管阻力(SVR)、肺血管阻力(PVR)、肺泡死腔/潮气量(VD/VT,alv)的变化。结果:与麻醉诱导前的自主呼吸相比,机械通气后PaCO2-PetCO2差值、CVP、VD/VT,alv比值显著升高(P<0.01),PetCO2、CO、PAP、PAWP和MAP均显著下降(P<0.01和P<0.05),而PaCO2、SVR、PVR、碱乘余(BE)均无明显改善。自主呼吸下PetCO2、CO与VD/VT,alv的相关性较差,而机械通气时PetCO2与CO呈明显正相关(P<0.05),PetCO2、CO与VD/VT,alv比值则呈明显的负相关。结论:PaCO2与PetCO2的关系随呼吸方式的变化而不同,自主呼吸时两者相关性良好,而控制呼吸时两者相关性较差。机械通气时PetCO2与CO明显相关,可通过改善循环功能而提高通气效率。PetCO2在循环状况不时难以反映PaCO2,应行动脉血气分析来判断PaCO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