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徐纲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8):2725-2727
目的 研究同期手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伴颅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采取分期手术治疗的12例外伤性脑积水伴颅骨缺损患者资料作为对照组,以本院采取同期手术治疗的1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对两组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同时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后随访6个月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GCS明显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GCS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GCS(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六个月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同期手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伴颅骨缺损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提升患者预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3.
【目的】应用脑立体定向技术 ,对顽固癌痛进行有效治疗 ,并探讨癌性顽痛的发生机制。【方法】使用安柯ASA 6 0 2型定向仪 ,对 46例癌痛患者分别采用CT直接定位 ,MR成像定位及脑室造影确定大脑原点等不同方法 ,对颅内阴性靶点进行三维成像 ,确定靶点位置并用射频对其进行损毁 ,并与 38例长期口服吗啡类止痛药物的同类患者进行对照。【结果】 46例不同晚期癌痛病人中 ,手术组术后疼痛控制 43例 ,疼痛缓解 3例 ;药物组疼痛控制 3例 ,缓解 35例 (χ2 =5 4 16 ,P <0 0 1)。【结论】立体定向丘脑中央中核、杏仁核损毁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易于推断靶点位置 ,对癌性顽痛止痛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周围组织慢性低灌注损伤及出血的风险因素和临床策略。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有脑动静脉周围组织慢性低灌注损伤及出血病史的56例患者,汇总临床资料与数据,分析风险因素,研究对策,观察临床效果。结果发生脑动静脉周围组织慢性低灌注损伤及出血风险的危险因素依次为:动脉硬化(73.21%)、BMI>25(60.71%)、血脂过高(53.57%)、年龄(21.42%)、不良生活习惯(14.28%)、其它(5.35%)。各因素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8周后,患者的血压、胆固醇、血糖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4±10/78±8)mmHg(、4.25±2.72)mmol/L(、6.43±1.62)mmol/L、30.35%(17/56),较治疗前(136±8/88±6)mmHg(、6.23±3.84)mmol/L(、7.86±1.58)mmol/L、57.14%(32/56)均显著下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积极控制脑动静脉周围组织慢性低灌注损伤及出血的风险因素,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有利于减缓局部脑组织低灌注损伤的病情。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治。方法 统计我院6a来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总数、发病率、病因、诊断及治疗。结果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发病率占重型颅脑损伤的6 % ,病死率70例(40 .7% ) ,重残35例(2 0 .3% ) ,中残35例(2 0 .3% ) ,恢复良好32例(18.7% )。结论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临床表现复杂,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1998年1月至2003年1月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108例,根据入院时的病情,出血部位及血肿量,将病人分级分型,分别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瓣去骨瓣减压术,血肿穿刺尿激酶冲洗引流术,观察手术效果。结果:生存病例按日常生活能力分为:良好(恢复正常工作与生活)26例;中(生活自理)46例;差(生活不能自理)23例;死亡13例。结论:根据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入院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积极防治并发症,可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8.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