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22篇
预防医学   6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5篇
  1篇
中国医学   10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对丹参精准煮散饮片进行质量评价,为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提供保障。方法:应用第二内转录间隔区(ITS2)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对丹参进行鉴定,采用化学指纹图谱表征药材化学组成,评价丹参原饮片及精准煮散饮片的相似度,测定指标成分丹酚酸B和迷迭香酸的含量,标定指纹图谱共有峰。采用标准汤剂煎煮法比较原饮片及精准煮散饮片的煎煮效率,对煮散体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ITS2序列对丹参药材可实现准确鉴定;原饮片及煮散饮片煎出成分基本无变化,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很高,达到0.99以上,但是煮散饮片煎煮效率明显增高。按标准汤剂煎煮法,煮散饮片出膏率增加30%,迷迭香酸及丹酚酸B的煎出率均约1.7倍,其余化学成分的煎出率为原饮片的1.2~2.2倍;且精准煮散饮片差异明显小于原饮片批间差异。结论:丹参精准煮散饮片能提高原饮片的煎煮效率及均一性,具有较好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观察Er:YAG激光对口腔黏液腺腺泡组织细胞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收集行外科手术治疗的口腔黏液腺囊肿患者32例,留取每例患者囊肿旁体积均匀的腺泡组织3块,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W激光能量照射组、2.0W激光能量照射组。对照组不做处理,两激光组均采用德国Fotona牙科双波长激光中的Er:YAG激光进行处理。将以上3组组织在离体10min内进行固定,经包埋、切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 光镜下观察显示,对照组未见明显腺泡细胞的萎缩及坏死;两个激光组均见有腺泡细胞萎缩,且2.0W激光组腺泡细胞萎缩数目较空白对照组及1.0W激光组增多,甚至出现腺泡细胞坏死,坏死细胞体积变小,胞核可见固缩及碎裂,胞质深蓝染或蓝黑染。两个激光组腺泡萎缩数量及萎缩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W激光组腺泡萎缩率达51.6%±4.0%,2.0W激光组腺泡萎缩率达88.4%±2.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30.4,P=0.000)。结论 激光照射腺泡后出现了腺泡萎缩的形态学改变,且升高激光能量照射腺泡后可使腺泡萎缩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正常大鼠麻醉状态下S1脊髓节段不同电压及频率硬膜外脊髓电刺激(ESCES)所诱发的脊髓反射,探讨ESCES诱发脊髓反射的发生机制及来源。 方法选取成年雌性Sprague Dawley大鼠10只,麻醉后手术将电极植入S1脊髓节段,予以波宽200 μs、电压强度分别为400,600,1200 mV的单脉冲ESCES; 1200 mV时,频率分别为50,60,80,100 Hz 的ESCES。以同心圆针电极记录大鼠后肢半腱肌肌腹的肌电信号,观察所诱导脊髓反射的特点。 结果能引起大鼠半腱肌反应的阈值为300 mV。3种电压强度的ESCES能诱导出2种潜伏期成分的脊髓反射,较低的400,600 mV电压强度可诱发出长潜伏期成分,潜伏期分别为(5.27±0.36) ms和(5.19±0.67)ms;较高的1200 mV电压强度可诱发出短潜伏期成分,潜伏期为(2.57±0.23)ms。4种较高频刺激均可诱发出脊髓反射,但刺激后期都出现了脊髓反射脱落后不规律出现,部分大鼠出现了较高频刺激后期脊髓反射完全消失。50 Hz频率的ESCES所诱发脊髓反射的潜伏期和波宽分别为(4.46±1.07)ms和(7.33±1.00)ms,与另外3种频率所诱发脊髓反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不同电压的ESCES可诱导出不同来源的脊髓反射。长潜伏期成分可能是兴奋脊髓背根传入神经后引起的单突触反射;短潜伏期成分可能是直接兴奋脊髓内的运动神经元或运动纤维后向下传导引起的肌肉兴奋电反应。4种较高频ESCES所诱发的不规律出现的脊髓反射,可能是一种单突触反射。较高频刺激时脊髓反射的不规律出现可能与较高频刺激的抑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4.
1病历摘要 患儿男,5岁。因运动发育迟缓于2006年2月26日来院就诊。孕1产1,足月顺产,生后8个月会坐,18个月会走,走路时易跌跤,不会跑,不能独立上下楼梯,仰卧位起立时需先俯卧,扶膝等才能站起,上肢动作欠灵活;3岁时病情较前有所加重,智力发育正常。其母在妊娠期感觉胎动少。无手术史、家族病史,其父母非近亲结婚。查体:头面五官发育正常,躯干及四肢发育呈均称型,全身骨骼无畸形,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Ⅲ~Ⅳ/6级BSM。无传导,无震颤,双上肢肌力Ⅳ级,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肌力Ⅲ+级,肌张力低,腱反射双上肢未引出,双下肢弱,双侧巴氏征(-),全身感觉对称存在。  相似文献   
105.
组织缺血损伤在整形外科中目前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缺血的原因通常归结于组织的动脉供血不足,静脉回流不畅,或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现在已发现能诱导新血管形成和改善组织缺血状态的许多血管生长因子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 or VEGF)是作用最强、特异性最高的因子,它作用的受体仅发现在内皮细胞上.研究VEGF 基因治疗在组织缺血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对促进整形外科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阴性(c N0)的口腔鳞癌(OSCC)患者发生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规律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8-07~2013-07接受颈淋巴结清扫的85例c N0 OSCC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5例c N0 OSCC患者中,总隐匿性转移率为28.24%(24/85)。c N0 OSCC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与性别、发病部位无相关性(P>0.05),与年龄、原发灶大小、病理分期及生长方式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肿瘤体积越大、分化程度越低、患者年龄越小其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率越高,对此类患者需积极行相应颈部淋巴结清扫处理。  相似文献   
107.
侵权责任形态是指侵权责任在不同的侵权当事人之间如何进行分配或者分担。医疗机构承担侵权责任时也存在不同的侵权当事人之间如何分配或者分担的问题,本文拟通过相关案例对医疗机构侵权责任形态问题作一些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8.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AMVT)是一种肠系膜缺血性疾病,可引起肠壁水肿、肠壁血液循环障碍、肠道细菌移位、败血症、肠道坏死、腹腔感染、腹腔积液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可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非特异性临床表现,还可发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表现。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目前以肠系膜血管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为主,治疗方式以禁食、补液、预防性抗感染、抗凝等保守措施为主,对于保守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情恶化的患者,可采用血管腔内治疗,若出现肠管坏死,则需要进行手术切除。血管腔内治疗途径包括经皮经肝、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的直接途径,经肠系膜上动脉的间接途径,动静脉联合途径,经皮经脾途径等,不同途径的适应证侧重有所不同。腔内治疗方式包括吸栓、碎栓、溶栓等,以溶栓最常见,诊治的及时性与预后情况密切相关。AMVT诊治过程中应贯彻损伤控制性外科与多学科协作的理念以及进阶式的诊断、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09.
中药蛋白质组学研究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蛋白质组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已十分广泛,有许多较为成功的实例。作者回顾了前人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中药复杂体系的研究工作,并提出建立一门专门针对中药研究的蛋白组学,即中药蛋白质组学。该文对中药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策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综述和思考,希望为从事中药蛋白质组学研究者提供一点思路。  相似文献   
110.
无公害竹节参生产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燃  沈亮  张绍鹏  游景茂  徐江 《中国现代中药》2018,20(10):1255-1261
竹节参生产中农残超标、无序种植等问题是竹节参产业发展的障碍,无公害生产技术是优质竹节参生产的保障。本文探讨无公害竹节参精细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无公害生产基地选择标准、优良品种选育、规范化栽培体系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建立无公害竹节参种植技术体系,以提高竹节参药材品质、减少竹节参药材生产农残及重金属含量,促进其种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