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9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22篇
外科学   346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通过对人工骨硫酸钙(CS)、同种异体和异种脱矿骨(DBM)3种骨移植材料异位诱导成骨效应的观察,比较其骨诱导活性优劣,为临床选择合适的骨移植材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大鼠股部肌袋内埋植实验.选择成年斯普拉大鼠共36只,随机分成A、B 2组,每组18只.A组左侧植入cs(A1),右侧植入同种异体DBM(A2);B组左侧植入异种DBM(B1),右侧不植入任何材料行空白对照(B2).通过异位诱导成骨实验,在植入后2、4、6周取材作大体、组织形态学观察及碱性磷酸酶(ALP)和钙离子生化测定,对不同材料的骨诱导活性进行评价.[结果]术后2周,2种DBM被纤维组织包裹,可观察到DBM骨片周围间充质细胞聚集;4周时可见软骨细胞、成骨细胞形成;6周时有类似软骨基质样物质形成;ALP和钙离子含量在各时间段均高于对照组,说明2种DBM具有骨诱导活性,其结果差异具有供体依赖性.而CS降解吸收快,炎症反应轻,未见诱导成骨现象.[结论]2种DBM具有骨诱导活性,同种异体DBM较好,异种DBM次之,供体的差异性和DBM的制备可影响其在体内的骨诱导活性.CS生物相容性较好,是可供选择的骨修复填充材料.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抗生素缓释系统的制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感染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方法制备庆大霉素阳离子脂质体及兔同种异体骨,并采用低温真空负压吸引法将二者复合,制备成庆大霉素脂质体同种异体骨,并行阳离子脂质体抗生素释放试验.构建金黄色匍萄球菌生物膜模型,于体外探讨由庆大霉素脂质体同种异体骨中释放出的阳离子脂质体庆大霉素对细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 结果成功制备庆大霉素脂质体同种异体骨,可持续释放庆大霉素脂质体达12d,前3 d释放具有爆发效应,所释放的庆大霉素脂质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生长的抑制作用与新制备的庆大霉素脂质体相似,在低浓度(3.2 mg/L)时二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生物膜生长的抑制作用均明显强于单独使用庆大霉素(P<0.05). 结论低温真空负压吸引法制备庆大霉素脂质体同种异体骨并不影响所释放的庆大霉素脂质体的抗芮作用,在体外具有高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作用,且在低浓度时抑制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3.
骶骨骨折手术导航模板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利用三维重建与逆向工程技术为骶骨骨折手术固定提供一种精确匹配的方法. 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08年9月收治的6例骶骨骨折患者骨盆进行连续螺旋CT扫描,将原始.dicom格式数据导入Amira3.1(TGS)软件,三维重建骨折模型以.8tl格式保存,导入Image-ware10.0软件,模拟复位后设计拉力螺钉固定的最佳方向及长度,提取髂骨后部解剖学形态,建立与髂后上棘解剖学形态一致的模板,拟合模板和骶髂关节拉力螺钉孔道成定位模板,将定位模板通过激光快速成形技术生产出实物模板,手术时将建立的定位模板与髂骨后部结构相吻合,通过导航孔进行拉力螺钉的定位,置入拉力螺钉. 结果 6例患者拉力螺钉固定位置满意,重建的导航模板有较好的匹配性.本组6例患者手术时间为40~80min,术中出血量150~400mL术中X线暴露时间为2~6min.经6~24个月随访,根据Majeed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2例,良3例,可1例. 结论通过三维重建与逆向工程分析构建的定位导航模板为骶骨骨折拉力螺钉的定位、定向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4.
马德隆畸形(Madelung's deformity)和自发性伸指肌腱断裂在临床上均属较为少见的病例,而马德隆畸形合并自发性伸指肌腱断裂同时存在则更为罕见.我院2008年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2例(3腕)马德隆畸形合并自发性伸指肌腱断裂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5.
腕骨运动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晚期,当时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科学证据不足,大多为经验性研究。随着X射线的发现,国内外学者对腕骨运动学的研究又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的研究大都是基于尸体,使用平面X光片,其质量虽然较高,但仅局限于二维模型,在研究运动学的过程中,存在许多在当时条件下无法克服的不足。随着影像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CT,MRI等现代化的设备,为腕骨运动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又一次极大地推动了腕骨运动学的发展。现主要就腕骨运动学实验研究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6.
下腰椎骨折仅占脊柱骨折4%左右[1],下腰椎创伤性滑脱较为罕见[2-6].而下腰椎创伤性完全性滑脱是更为严重的损伤类型,也更为罕见,国内外文献少有报道.现报告我们收治的2例L_4椎体创伤性完全性滑脱.  相似文献   
67.
微型外固定支架在治疗掌指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掌指骨骨折在手外伤中较为常见.由于掌指骨短小并呈管状,其骨折后传统的石膏及小夹板固定难以达到或维持理想的复位效果.而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手术较为复杂,还易导致不同程度的骨折畸形愈合或关节僵硬等并发症.近年来,微型钢板内固定技术发展已成熟,且取得了较为良好的固定效果及愈后疗效,但术后有并发伤口感染、肌腱粘连、骨折不愈合等缺点.  相似文献   
68.
目的:确定腕关节在屈伸、桡尺偏运动时腕中关节的运动学.方法:选健康志愿者10名,腕关节CT扫描后,在自行开发的外科手术模拟系统内三维重建,计算出舟骨、月骨的质心、转动惯量轴,在头状骨上人为建立参照坐标系,用有限螺旋轴表达舟月骨相对于头状骨的旋转及平移运动.结果:腕关节尺偏40°时,舟骨绕头状骨背伸(19.2±10.3)°,桡偏(19.3±6.2)°,月骨背伸(27.8±11.6)°,桡偏(14.0±4.8)°;腕关节桡偏20°时,舟骨绕头状骨掌屈(12.2±5.4)°,尺偏(15.0±3.8)°,月骨掌屈(9.9±3.9)°,尺偏(15.3±3.9)°;腕关节掌屈60°时,舟骨绕头状骨背伸(32.6±5.2)°,月骨背伸(41.5±6.9)°;腕关节背伸600时,舟骨绕头状骨掌屈(7.9±3.9)°,月骨掌屈(20.7±5.0)°.结论:腕关节桡-尺偏,舟、月骨相对于头状骨除了尺-桡偏外,还有较大的非平面运动.当腕关节屈-伸运动,舟骨、月骨相对于头状骨的相对运动主要为伸-曲运动,非平面旋转运动较小.舟骨相对头状骨的运动小于月骨,即舟骨跟随远侧列腕骨一起运动,但又不同于远侧列腕骨之间的微动,舟骨起着远近侧列腕骨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69.
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发展至今已有30余年历史.从第一代骨水泥假体固定技术和金属对聚乙烯的关节表面组合,到金属对金属假体的应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成功率小断提高.  相似文献   
70.
跟腱损伤修复术后局部软组织缺损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跟腱损伤修复后局部软组织坏死致跟腱外露的处理方法。方法1996年4月-2006年4月,共收治24例跟腱修复术后因局部软组织坏死致跟腱外露的患者。其中男17例,女7例;年龄16-59岁。损伤原因开放性损伤8例,其中机器绞伤2例,重物砸伤3例,车轮绞伤3例;闭合性损伤16例,均为运动损伤。单纯行皮神经营养血管修复软组织缺损11例,其中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位修复8例,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位修复3例;跟腱修复加上述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位修复软组织缺损13例。伤后至本次手术时间为9-76d,跟腱外露至本次手术修复的时间为3-65d。结果术后所有移位皮瓣均成活良好,质地好,外露跟腱被覆盖。其中4例皮瓣边缘少许黄色分泌物经2-3周换药后痊愈,6例行二期皮瓣修薄术。18例获6-24个月随访,皮瓣无破溃,不影响穿鞋,两点辨别觉为12-20mm。踝关节功能按AOF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标准评分,优8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77.8%。13例提踵功能良好,3例能完成提踵功能,力量较健侧差,2例不能提踵。结论跟腱损伤修复术,若处理不当,易导致局部软组织坏死,跟腱外露。应尽早视情况行单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位修复,或跟腱修复加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位术。软组织修复及跟腱修复应力争同期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