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72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7篇
  1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眼底数字成像系统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筛查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调查2006~2010年糖尿病患者480例(937眼),对其进行免散瞳彩色眼底照相检查以及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分析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对阳性结果选择进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进行明确诊断及分期。结果诊断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123例,其中,使用免散瞳彩色眼底照相技术查出218眼,使用直接检眼镜检查查出223眼,检出DR的患者中89例患者进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进行协助诊断分期,免散瞳彩色眼底照相与直接检眼镜检查在诊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上具有一致性(P〉0.05)。结论眼底数字成像系统应用于早期到中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和诊断,具有高度敏感性和诊断优势。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析球周麻醉和单纯表面麻醉(加结膜下浸润麻醉)在行小梁切除术的青光眼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接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的74例(80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入选者分成观察组(单纯表面麻醉加结膜下浸润麻醉,46眼)和对照组(球周麻醉,34眼)。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麻醉效果、术前术后的视野、视力及眼压变化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整体麻醉效果、术前术后的视野、视力及眼压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眼压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眼压控制情况良好。观察组术后无球结膜水肿及眼睑皮下出血症状。结论:青光眼患者在单纯表面麻醉(加结膜下浸润麻醉)下接受小梁切除术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33.
背景 北京同仁医院在社区开展为期十年三个阶段糖尿病规范化管理,对患者进行规范化、连续性跟踪管理。患者接受长期管理后,实际产生的效果是否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尚未开展实证性卫生经济学评估。目的 选取部分社区开展实地调研,了解在接受管理的社区中,糖尿病患者的社区各年度门诊费用情况(真实世界数据)。方法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干预项目前两个阶段的社区中,对其中9个社区参加项目的患者随机抽取30%的人员,自2016年11月起对其开展为期10个月的卫生经济学费用现场调查,分别调取入组患者2012、2014、2016年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时产生的药品、检查等费用数据,对各年份费用数据通过Kruskal-Wallis H检验和描述性研究,对费用结构及用药情况等开展描述性研究。结果 经消涨处理后,2012、2014、2016年人均门诊费用为10 312.9、10 885.6、11 733.5元。结构分析中糖尿病诊疗费用糖尿病防治相关用药的整体年消耗水平为4 690.4~5 251.9元,约占年人均费用水平的44.76%~45.48%,其他费用和中药费用两者占据了近半数(47.31%~48.34%)。结论 本干预模式下患者的用药情况和年度费用水平整体处于平稳状态,间接说明接受干预管理的糖尿病患者病况整体相对稳定;费用结构存在部分不合理,其他费用和中药费用两者的占比和增速存在一定的问题。建议建立主要慢性病病种的结构性精细化支付标准。在门诊慢性病支付方面,设立和控制辅助性用药的占比,并进一步分析辅助性中成药支出和其他支出的内涵,重新制定其相对合理的可支出占比。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筛查糖尿病肾脏病(DKD)高风险人群的临床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以567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随机森林算法筛选纳入建模的指标,构建基于OCTA糖尿病肾脏病临床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模型区分度,通过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临床有效性。【结果】构建基于OCTA的DKD临床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78,Brier=0.11。【结论】本研究构建了基于OCTA结果进行糖尿病肾脏病临床预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从多维度验证模型,从而达到早期预警、提前实施干预的目的。  相似文献   
35.
目的 通过研究起源于主动脉左右冠状窦交界处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征,探讨该部位射频消融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2年来我院19例起源于左右冠状窦交界处室性早搏患者的体表心电图特征,研究不同的射频消融导管贴靠方式,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主动脉左右冠状窦交界处起源室性早搏体表心电图特点为:胸前导联移行较早(V3导联之前),V1导联常见降支有切迹的QS型或r S型,部分患者成功消融部位具有窦性心律晚电位,主动脉窦内瓣上瓣下无特异性差别。三维Catro 3标测进一步证实室性早搏最早起源位于两窦之间:瓣上12例、瓣下7例。瓣上消融采用导管J形贴靠于左右冠状窦之间,双向对侧反复消融,多数患者室性早搏即刻终止,但部分患者仍需行主动脉瓣下U形贴靠于两窦之间,心室侧消融方可取得效果,即刻手术成功率均可达100%。随访资料证实术后1、3、6及12个月均未复发。结论 起源于左右冠状窦交界处室性早搏的体表心电图可有特征性表现;瓣上瓣下导管联合消融可以明显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成功率。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中国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在万方数据库和NCBI数据库检索有关中国HBV基因型分布的研究论文,将中国分为不同HBV感染流行区,分析不同地区、民族和肝脏疾病类型人群HBV基因A、B、C、B/C、D型和其他基因型(非A~D基因型和非B/C混合型)分布。采用Meta分析基因型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结果 在我国,HBV基因型主要以B基因型和C基因型为主,区域1(北部地区)HBV 基因A、B、C、B/C、D型和其他型分别为0.1%、22.2%、69.1%、3.8%、0.5%和1.5%,其中C基因型比例显著高于其它区域(P<0.05);区域2(中部地区)HBV 基因A、B、C、B/C、D型和其他型分别为0.2%、62.6%、27.4%、3.8%、0.5%和2.4%,其中B基因型比例显著高于其它区域(P<0.05);区域3(南部地区)HBV 基因A、B、C、B/C、D型和其他型分别为0.6%、36.3%、49.4%、2.8%、2.6%和3.4%,其中C基因型比例显著高于区域2的27.4%(P<0.05);区域4(青藏高原)感染HBV B基因型、C基因型、D基因型和其他基因型分别为6.0%、22.5%、11.7%和59.3%,其中C/D混合型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区域(P<0.05);藏族人群C/D混合型比例(49.3%)显著高于其他民族(P<0.05),哈萨克族D基因型比例(58.1%)显著高于其他民族(P<0.05); C基因型与慢性乙型肝炎、HBV相关性肝硬化和肝癌显著相关(OR=1.979、OR=3.888、OR=4.399,P<0.001)。结论 不同地区和民族HBV基因型分布显著不同,B基因型可能是中国HBV起源基因,而感染C基因型更有可能引起严重的肝脏疾病。  相似文献   
37.
<正>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停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引起心脏骤停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是心室纤维颤动。我科于2008年成功抢救了一名高龄心脏骤停62min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8.
目的:评价国产苯溴马龙胶囊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非盲法随机对照试验,将纳入的40例痛风高尿酸血症病人随机分入国产苯溴马龙组与痛风利仙(进口苯溴马龙)组,每组20例。两组药物均为50mg/日,晨服一次,疗程两周。结果:两组病例治后血尿酸值均明显下降,治后一周下降更明显,与24小时尿尿酸排泄量增高程度基本一致。治后两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5.00%和95.00%与80.00%和8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3、0.21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0%和0%。不良反应轻微,未见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结论:国产苯溴马龙胶囊是一强力排尿酸药,使用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39.
国产氟罗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在较大范围内考察国产氟罗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采用开放性无对照试验方法治疗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其它部位细菌性感染1020例。给药方法为每次口服200mg,每日2次或400mg、每日1次,疗程5-14d。结果表明,总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2.27%和92.61%,细菌清除率为91.86%,不良发生率为12.16%。不良反应多呈轻度至中度,患者多可耐受,仅5例患者因不良反应停药。  相似文献   
40.
以国产美洛培南为试验药,亚胺培南/西司他丁(1∶1)为对照药,通过随机对照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评价前者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美洛培南每次0.5g,q12h或q8h,静脉滴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每次1.0g,q12h或q8h,静脉滴注,疗程7~10d.结果两组各完成合格病例26例,其中呼吸系统感染31例,泌尿系统感染17例,皮肤软组织感染3例.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痊愈率分别为73.08%与65.38%,有效率为96.15%与92.31%,细菌清除率为100%与96.15%,细菌产酶率为60.00%与57.6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4%与7.69%,两组各对应指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美洛培南对本研究中分离的51株常见致病菌抗菌活性强,对部分细菌所产β-内酰胺酶稳定,其所致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为主.结论美洛培南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能安全有效地用于中、重度呼吸道、泌尿道及皮肤软组织等部位的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