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7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4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75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218篇
内科学   110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129篇
综合类   430篇
预防医学   361篇
眼科学   35篇
药学   186篇
  2篇
中国医学   241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目的研究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亚基KCNA2在碘乙酸钠诱导的骨关节炎(OA)疼痛模型大鼠 中的表达及机制。方法156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生理盐水组(S组)和骨关节炎组(OA组),通过 膝关节腔内注射碘乙酸钠建立骨关节炎模型。分别于注射前、注射后1、2、4、6周测定大鼠机械刺激缩足阈值(PWMT)。注射后 4周,HE及番红固绿染色观察膝关节病理学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DRG神经元活化转录因子-3(ATF-3)、诱生型一氧化氮合 酶(iNOS)的表达情况。RT-qPCR检测1、2、4、6周DRG神经元Kcna2 mRNA表达,4周时Western blot分析KCNA2的表达情况、 MSPCR检测Kcna2甲基化程度。结果与注射前相比,OA组2、4、6周PWMT显著降低(P<0.05或P<0.001);与C组相比,OA 组2、4、6周PWMT显著降低(P<0.05或P<0.001)。OA组大鼠膝关节软骨表面断裂、缺损,骨质增生,潮线模糊不清;C、S组未发 现明显异常。4周时OA组ATF-3与iNOS表达显著增高(P<0.01),2、4、6周Kcna2 mRNA及4周KCNA2表达显著降低(P<0.05 或P<0.01)、Kcna2 甲基化程度显著增高(P<0.01)。结论骨关节炎疼痛大鼠DRG神经元KCNA2 的表达降低,其机制可能与 Kcna2启动子区域甲基化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分析在乳腺肿瘤中采用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与改良5分法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新乡市中心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的80例乳腺病变患者,先对所有患者进行病理诊断,以此为金标准,再对患者进行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与改良5分法诊断,其中,观察组采用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诊断,对照组采用改良5分法诊断,观察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与改良5分法诊断效果,就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病理诊断,80例乳腺肿瘤患者中32例良性,48例恶性,分别对患者进行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与改良5分法诊断,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在乳腺肿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可以显著提高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有利于患者的下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53.
目的:了解纳曲酮抗复吸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资料分析方法,分析100例苯丙胺类兴奋剂成瘾自愿戒断者脱毒后使用纳曲酮抗复吸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纳曲酮对于教育背景良好、收入稳定、戒毒愿望强烈、家庭关注较多者抗复吸疗效好,能明显减少复吸欲望,觅药行为,无明显副作用.结论:纳曲酮在抗复吸中有很好的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54.
目的比较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术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率并分析其原因。方法 28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切开复位后分别采用DHS和PFN内固定。计算SIRS在两组中的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共出现SIRS 86例,发生率为30.1%,其中DHS组39例(28.1%),PFN组47例(32.0%)。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会发生SIRS,但内固定方式不会对SIRS的发生率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原因以及应对施.方法:本文对我科2016年1月~12月420例(456眼)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出现并发症的47眼进行分类、分析其发生原因及提出相关防治方法.结果:出现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10眼(2.19%),晶状体碎核入玻璃体腔2眼(0.44%),术后角膜内皮水肿28眼(6.14%),短暂性高眼压15眼(3.29%),对症处理后均明显改善.结论:晶状体后囊膜破裂、角膜水肿和短暂性高眼压是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主要并发症,我们在临床上对于超乳手术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应给予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A组(阿卡波糖治疗,34例)和B组(未服阿卡波糖,34例),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粪便中双歧杆菌变化。结果:经3个月干预治疗,两组双歧杆菌数量均较前升高,但阿卡波糖的双歧杆菌数量升高程度更加显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卡波糖能增加肠道双歧杆菌数量。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病人根治术后家庭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以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到2018年10月期间已行结直肠癌根治术且出院时仍存在营养风险的65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34例与对照组31例。干预组病人出院后在常规居家饮食的基础上服用整蛋白型肠内营养粉,对照组病人出院后进食普通居家饮食。观察两组病人出院时及出院后第六周复查时体重、BMI、实验室生化营养指标等变化,观察营养对化疗的影响并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复查时,干预组病人体重上升至(51.89±6.01)kg,对照组病人体重下降至(48.35±7.94)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病人总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水平、化疗进程、胃肠道副反应情况、膳食能量与蛋白质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生活质量评估中,干预组病人在情绪状况、失眠、腹泻以及整体健康/生活质量方面得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有营养风险的结直肠癌病人进行家庭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增加化疗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58.
正围绕乡镇卫生院投资主体的争论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经历了二十多年的争论,党中央国务院在2002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最终敲定"乡镇卫生院由政府举办",由此明确了乡镇卫生院的所有权。所有权是经营权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所有者一定要直接经营。早在1984年,中共中央就在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所有权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的"。就乡镇卫生院而言,何为"适当"?怎样"分开"?如何才能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轮回?这是"建机制"无法绕开的命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治疗肘关节鹰嘴滑囊炎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53例肘关节鹰嘴滑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治愈45例,采取关节镜进行滑囊切除8例,总结治疗效果和治疗并发症。结果45例非手术治疗患者经住院治疗0.5-1.0个月后上肢疼痛消失,功能恢复,8例经过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患者3周后顺利康复出院,全部患者均随访1年,鹰嘴滑囊炎均未再复发。结论对肘关节鹰嘴滑囊炎采取合理的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和采用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均安全可行,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相变型(PT)纳米粒(NPs)靶向动脉血栓深度及其与体外溶栓效果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双乳化法制备一种靶向纤维蛋白的PLGA-PFH-CREKA NPs,验证其理化特性。采集新西兰大白兔的动脉血制作动脉血栓,分别置于荧光标记的靶向PT、非靶向PT、靶向载双蒸水(NPT)的NPs中,并用1 W/cm2声功率密度的低强度聚焦超声(LIFU)辐照,记录前后的质量,计算溶栓率,同时将处理后的血凝块制成切片,通过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测量穿透深度,线性回归分析穿透深度与溶栓率的相关性。建立SD大鼠腹主动脉血栓模型,采用靶向PT、非靶向PT NPs评价体内靶向能力。结果 制备的靶向纤维蛋白的PT NPs平均粒径(297.8±11.82)nm,表面电位(1.44±0.22)mV,结构呈均匀球形,分散性好;体外溶栓实验发现靶向PT组与非靶向PT组、NPT组的溶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8.508,P<0.001);靶向PT组对血栓的穿透性相较于非靶向PT组、NP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6.187,P<0.001),线性回归发现靶向PT组对血栓穿透深度与溶栓率呈正相关(R2=0.818,P<0.05)。在SD大鼠腹主动脉血栓模型观察到靶向相变组较非靶向相变组对血栓的靶向性更好。 结论 靶向纤维蛋白的相变型NPs,对血栓纤维蛋白有良好的靶向性,有较好的溶栓效果,对血栓有很好的穿透性,并且相变所致溶栓率与血栓穿透深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