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9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82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精囊扩张的病因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精囊扩张的病因及处理方法。方法:选择46例精囊扩张患者,其中精囊炎36例,用精囊内留置导管持续滴注抗生素治疗1周;精囊囊肿3例,直接用精囊内留管吸净囊液并抗炎治疗;射精管开口处结石1例,经尿道精阜电切,取出米粒大小结石1枚;精阜开口处息肉1例,经尿道息肉电切;后尿道炎症2例,抗炎无效后给予后尿道绿激光汽化;PCa3例,根治性前列腺和精囊切除术。结果:精囊炎随访6个月~2年,32例血精消失,4例在治疗后3个月血精症状复发;精囊囊肿、射精管开口处结石、息肉及后尿道炎症随访6个月未复发;PCa术后6个月未复发。结论:精囊扩张的病因复杂,经相应处理后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2.
泌尿外科术后切口引流管拔管困难,强行拔除易导致引流管断裂,残端遗留.1997年1月至2005年6月,我们采用牵拉引流管的方法处理拔管困难患者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3.
患者,男,43岁.无痛性肉眼血尿1周,伴有左侧腰背部不适,无尿频、尿急、尿痛.体检:左肾区叩击痛,左肋缘下可扪及肿块,质硬.B超示左侧肾脏结构消失,代之以低回声结构,肿块大小约178 mm×95 mm×120 mm,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环形强回声,后方伴声影.左侧肾门及腹主动脉旁见数枚淋巴结,最大者为33 mm×23 mm.CT示左肾实质性巨大占位,密度不均,肿块内部可见大范围坏死囊变,其边缘呈环形钙化.  相似文献   
94.
2005年5月我们采用尿道背侧切开阴茎海绵体白膜加盖成形方法治疗2例悬垂部尿道狭窄,术后随访1年临床效果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5.
经直肠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局灶性前列腺癌的临床随访数据已达10年,在治疗后3~4个月PSA值能降到最低点。有些学者已将HIFU作为局限性前列腺癌的首选治疗,或作为前列腺癌放射治疗失败后的补救性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脐动脉平滑肌细胞(HUASMC)与阴茎海绵体脱细胞基质(ACCM)复合构建海绵体平滑肌的可行性.方法 以1%的Triton-X100与0.1%NH3H2O混合液对兔阴茎海绵体进行脱细胞处理,制备ACCM.采用贴块法分离、培养、扩增HUASMC.HUASMC以30×10<'6>/ml密度接种ACCM,细胞-ACCM体外复合10 d后将复合物植入9只5周龄BALB/C裸鼠背部皮下,术后10、20和40 d分别对移植物进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器官浴槽实验,评价其裸鼠体内构建情况.结果 ACCM为白色圆柱状,镜下为富含胶原的疏松多孔结构,不含细胞成分.HUA-SMC与ACCM相容性良好,HUASMC在与ACCM接触部位充分伸展,并沿ACCM窦隙活跃生长.9只裸鼠均存活,植入部位无感染,无植入物排斥发生.随培育时间延长,裸鼠体内ACCM逐渐降解,植入的HUASMC分化形成结构良好、交错排列的平滑肌组织.器官浴槽实验显示,构建组织对去氧肾上腺素和电刺激均表现出收缩功能,去氧肾上腺素和电刺激所诱导的最大收缩力分别为(3.64±0.18)和(2.50±0.21)g.结论 HUASMC作为种子细胞与ACCM复合可构建出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组织工程海绵体平滑肌.  相似文献   
97.
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是一类给患者带来严重社会及卫生问题的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日益增高.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女性尿失禁患病率为10%~50%,随年龄增长患病率逐渐增高[1-2].  相似文献   
98.
目的 评价腔内导管超声诊断上尿路疾病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方法上尿路疾病患者68例.男30例,女38例.年龄17~81岁,平均58岁.采用频率10 MHz、外径8 F微探头腔内导管超声探测显示肾盂及周围病变48例,输尿管及周围病变20例;其中双侧检测2例,随访检测3例,共73例次.根据患者病变病理或临床随访结果评价腔内导管超声诊断的有效性.结果 68例患者中,成功检测62例(91%),其中肾盂及周围病变46例(96%)、输尿管及周围病变16例(80%).导管超声检出肾盂及周围病变异常41例(89%),其中经手术病理诊断28例、经临床随访和根据其他检查确诊7例、未被证实6例;检出输尿管及周围病变异常者12例(75%).20例输尿管及周围病变者中经手术病理诊断或临床随访和根据其他检查确诊18例,14例行输尿管手术,输尿管微结石4例采用保守治疗.结论 上尿路腔内微探头导管超声探测能清晰显示腔内病灶的形态、大小、回声和部位,而且能精细、准确、实时地显示腔外结构,为上尿路疾病诊断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
膀胱淋巴上皮瘤样癌较少见,近年来国外报道较多,但国内仅见1例报道,考虑可能与认识该病不足有关.现结合近几年的文献,就本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索脂肪干细胞(ADSCs)诱导技术在压力性尿失禁治疗中的运用.方法 采用气囊扩张阴道的方法建立压力性尿失禁动物模型,并通过尿动力学和组织学方法进行检测.采集大鼠自体的ADSCs,运用5-Aza诱导技术体外诱导成肌细胞,并通过Desmin、Myosin免疫荧光标记加以证实,回植注射于尿失禁大鼠模型膀胱颈部的后尿道肌层内.术后1、3个月分别采用尿动力学和组织学方法检测回植效果,另取未诱导的ADSCs回植作为对照组.结果 回植后1、3个月,实验组最大膀胱容量、漏尿点平均压和最大膀胱平均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与造模后大鼠后尿道相比,实验组回植后1、3个月大鼠后尿道黏膜下肌层增厚,出现较多的粗大纵形肌束,黏膜下较多肌细胞存在;对照组回植后1、3个月大鼠后尿道黏膜下肌层稍有增厚,但不如实验组黏膜下肌层丰满.结论 ADSCs具备向成肌细胞等转化的能力,运用其多向分化能力,诱导培养成肌细胞,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