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粗针命门穴平刺联合中药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和针药组,每组42例。药物组给予五子衍宗丸口服,针药组在药物组基础上配合粗针命门穴平刺。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精液参数和性激素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的精液各项参数以及睾酮和促黄体生成激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针药组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粗针命门穴平刺联合五子衍宗丸可以改善肾精亏虚型少弱精子症患者的精液质量,提高性激素中睾酮和促黄体生成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膝关节超声(ultrasound,US)的表现特点及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9例RA患者,共138例膝关节,观察膝关节的压痛症状与肿胀体征,检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采用US观察灰阶滑膜炎、能量多普勒(Power Doppler,PD)信号、骨侵蚀等参数。结果:超声显示膝关节滑膜炎、PD和骨侵蚀的阳性率分别为83.4%(115例)、19.6%(27例)、30.4%(42例),而压痛、肿胀的阳性率为42.0%(58例)、32.6%(45例),US滑膜炎阳性与膝关节压痛及肿胀阳性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超声滑膜阳性率明显高于压痛及肿胀体征。US滑膜炎与ESR(r=0.239,P<0.05)、CRP(r=0.309,P<0.01)有相关性,PD与ESR(r=0.409,P<0.01)、CRP(r=0.425,P<0.01)有相关性,骨侵蚀与CRP(r=0.290,P<0.05)有相关性,与ESR(r=0.142,P>0.05)无相关性。结论:US检测敏感性优于临床检测,且与炎性指标有很好的相关性,更适宜于RA的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阎小萍教授采用寒热辨治强直性脊柱炎的经验,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归纳阎小萍教授辨治强直性脊柱炎规律,形成肾虚督寒证和肾虚湿热证证候标准,将242例AS患者分两组,分别以补肾强督祛寒汤和补肾强督清化汤治疗4周,采用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肾虚督寒证组和肾虚湿热证组腰骶脊背疼痛等症状、枕墙距等体征、脊柱痛等评价指标、血沉等实验室指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达到ASAS(the Assessment in SpondyloArthritis international Society,ASAS)20、50、70标准者分别为64.05%、29.75%、14.04%;达到BASDAI疾病活动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Index,BASDAI)50者45.04%;中医疗效评估临床缓解23.97%,显效50.41%,总有效率达91.73%;寒热证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安全性评价:出现恶心呕吐1例,转氨酶轻度升高1例,大便偏稀6例,皮疹1例。结论阎小萍教授寒热辨治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明确,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干燥综合征(SS)是常见的风湿免疫病,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中医风湿、西医风湿及药学领域专家,深入探讨SS的中医药治疗优势及优选方案。与会专家充分讨论后认为,SS早期诊断率低,缺乏针对性的治疗药物;自身免疫异常是SS发病的关键因素,气阴两虚是核心病机;SS的舌象极具特点,可能成为本病早期诊断及中西医结合诊疗的突破口;中医药治疗SS在改善临床症状和系统受累、个体化治疗、缓解睡眠和情志障碍、疾病早期发挥“治未病”功效及中西药联用增效减毒等方面具有优势,在SS不同阶段均有优势点;中药内服、外治、针刺和针刀均是可选的治疗手段;优选方案应在辨证基础上,结合病情阶段、中医药优势综合制订。应深入研究SS的临床特点和生物标记物对本病患者进行分层,探索建立基于循证证据的SS中医精准治疗方案。基于SS舌象的独特表现,建立疾病早期诊断和不良预后识别模型,实现早期防治,改善预后。未来应大力开展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SS的高质量循证医学研究,制定相关指南,优化和规范当前的诊疗,为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治疗SS的优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干燥综合征是以侵犯外分泌腺,尤其是泪腺和唾液腺为主的自身免疫病,本病可累及全身多器官系统,最常见表现为腺体症状。吾师阎小萍教授行医40余年,长期从事风湿病临床与研究工作,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干燥综合征辨证论治体系。笔者  相似文献   
16.
<正>回纹型风湿症(Panlindromic Rheumatism,PR)于1944年由Hench与Rosenberg首次描述,是一种以急性关节炎和关节周围炎为特征的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病症,发作间歇期无任何症状[1]。因本病临床症状有快速出现和消失的特点,故用"回纹"来形容,即"反复发作"之意,并冠之以"回纹型风湿症",或"复发型风湿症"。笔者现将2008年1-12月本院中医风湿病科收治的11例病例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薛生白《湿热病篇》湿热在中焦的条文有第8、第10、第12、第13、第37五条,归入"邪在气分"中,包含膜原、脾胃两部分湿热证治。湿热在膜原证者其湿浊最重,治以辟秽化浊、香辛苦温之品为主。湿热在脾胃有湿与热的多少之分:湿邪极盛,"尚未蕴热"者,治以"辛开";湿伏中焦,湿渐化热者,治以燥湿之中稍佐祛湿;湿邪化热,余湿犹滞的"湿热参半"证,治以辛泄佐清热;而对于"太阴之湿与阳明之热相合"者,则治以清阳明之热为主,兼祛太阴之湿。舌诊在湿热病辨证治疗中有重要作用,薛生白用"舌遍体白"、"舌白"、"舌根白,舌尖红"等区分湿与热的多少,其意义正如薛生白所说:"凭验舌以投剂,为临证时要诀。盖舌为心之外候,浊邪上熏心肺,舌苔因而转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补肾强督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45例AS患者(AS组,给予补肾强督方,每日1剂,疗程为6个月)治疗前后及40名健康人(健康组)血清Dickkopf1蛋白(DKK1)水平,并检测AS组治疗前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中医证候积分、巴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巴氏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SDAI)、枕墙距、指地距、Schober试验、胸廓活动度水平。治疗过程中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AS组治疗前血清DKK1水平较健康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血清DKK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ESR、CRP、中医证候积分、BASFI、BASDAI、枕墙距、指地距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Schober试验、胸廓活动度均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1)。患者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肾强督方能明显改善AS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且安全可靠,其可能作用机制与升高血清DKK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背景 既往研究表明,不同中医证候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临床指标具有一定的差异,同时临床指标能够为中医辨证提供依据。而探究不同中医证候RA患者28关节肌肉骨骼超声表现的差异,可为客观化RA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目的 分析不同中医证候RA患者28关节肌肉骨骼超声表现差异,为进一步将肌肉骨骼超声纳入RA中医辨证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住院及于门诊就诊的RA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患者分为湿热痹阻证、肝肾亏虚证、寒湿痹阻证、痰瘀痹阻证4大临床常见证候类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病程、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ACPA)、类风湿因子(RF)〔由于ACPA与RF是呈指数级进行增加的,为处理数据方便本研究使用ln(ACPA+1)及ln(RF+1)进行数据统计〕,记录28关节压痛关节数目(TJC28)、28关节肿胀关节数目(SJC28)及一般情况(GH)自我评估得分,计算28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对患者行28关节肌肉骨骼超声检查,记录其滑膜炎关节数、滑膜炎积分、多普勒血流信号(PD)关节数、PD积分、骨侵蚀关节数。结果 120例患者中医证候辨证分型:湿热痹阻证42例、肝肾亏虚证32例、寒湿痹阻证25例、痰瘀痹阻证21例。肝肾亏虚证患者病程长于湿热痹阻证、痰瘀痹阻证患者(P<0.05);肝肾亏虚证、寒湿痹阻证、痰瘀痹阻证患者CRP、ESR、ln(RF+1)、SJC28、GH自我评估得分、DAS28低于湿热痹阻证患者(P<0.05);寒湿痹阻证、痰瘀痹阻证患者TJC28低于湿热痹阻证患者(P<0.05)。湿热痹阻证、肝肾亏虚证患者滑膜炎关节数、滑膜炎积分大于寒湿痹阻证、痰瘀痹阻证患者(P<0.05);湿热痹阻证患者PD关节数、PD积分大于肝肾亏虚证、寒湿痹阻证、痰瘀痹阻证患者(P<0.05);湿热痹阻证患者骨侵蚀关节数小于肝肾亏虚证患者,大于寒湿痹阻证患者(P<0.05);肝肾亏虚证患者骨侵蚀关节数大于寒湿痹阻证、痰瘀痹阻证患者(P<0.05)。结论 RA的临床指标与中医证候具有密切关联,其中湿热痹阻证患者处于较高的疾病活动状态。同时中医证候与RA患者28关节肌肉骨骼超声下表现亦有一定的关联,湿热痹阻证与滑膜炎及PD密切相关,而肝肾亏虚证伴随着较多的骨侵蚀关节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基础治疗对照35例和基础治疗加鹿瓜多肽注射液静脉滴注70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记录分析关节疼痛、平均握力、晨僵时间、疾病活动DAS28评分、不良反应、严重不良事件、安全性指标、观察期DMARD s药物改变情况等,进行依从性评价。结果鹿瓜多肽组与治疗前比较,关节疼痛、平均握力、晨僵时间改善明显(P〈0.05);鹿瓜多肽组与对照组比较,关节疼痛改善明显(P〈0.05)。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有消炎止痛作用,能够改善关节疼痛和晨僵症状、改善关节功能状态,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好,可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