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1篇 |
免费 | 58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8篇 |
儿科学 | 5篇 |
妇产科学 | 4篇 |
基础医学 | 15篇 |
口腔科学 | 14篇 |
临床医学 | 148篇 |
内科学 | 59篇 |
皮肤病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4篇 |
特种医学 | 12篇 |
外科学 | 22篇 |
综合类 | 142篇 |
预防医学 | 63篇 |
眼科学 | 3篇 |
药学 | 54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40篇 |
肿瘤学 | 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53篇 |
2022年 | 46篇 |
2021年 | 51篇 |
2020年 | 31篇 |
2019年 | 28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23篇 |
2015年 | 22篇 |
2014年 | 37篇 |
2013年 | 38篇 |
2012年 | 46篇 |
2011年 | 37篇 |
2010年 | 19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25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21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4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5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41.
目的:为医院减少可预防药物不良事件(ADEs)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某院神经内科、肾脏内科为试验组,以消化内科为对照组。2008年8月1日-2009年7月31日,2组均不进行干预;2009年8月1日-2010年7月31日,在试验组中以自行研发的"智能化用药监控系统"审查处方,将审查出的禁忌证、剂量、频次等用药错误警示定期反馈给医师并进行用药教育,而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对2组研究时间段内(2008年8月1日-2010年7月31日)的各种ADEs进行监测。结果:在试验组中,干预前发现可预防ADEs48例,发生率为3.8%,而干预后发现可预防ADEs30例,发生率为1.7%;用药错误警示例数及占处方量百分比以2个月时间段计从最高的378例和2.60%下降到最低的134例和0.91%。其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并因此而节省211662元住院费用,减少了139天住院时间。而对照组相关数据没有显著变化。另外,不可预防的ADEs试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均没有显著变化。结论:当处方中存在违反禁忌证或剂量、频次等错误时,能够被"智能化用药监控系统"识别,由此可降低医院可预防ADE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2.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目前上海市居民对家庭医生制度的认知和愿景,并深入分析成因,为上海市医改提出政策建议,特进行该研究。方法:随机整群分层抽取上海市中心地区(徐汇区)、上海市城乡结合区(闵行区)、上海市郊区(金山区),每个地区研究800名门诊(住院)居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400人),共计2400人,回收问卷2082份,问卷回收率为86.75%。结果:1)上海市居民首选社区医院情况:门诊患者65.40%首选社区医院,20.80%首选三级医院;住院患者57.40%首选社区医院,27.80%首选三级医院。60~74岁人群首选社区医院达72.00%,≥75岁老人高达73.00%,门诊患者、高龄者、退休人员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首选社区医院比例较高。2)上海市居民首选社区医院原因分析:门诊患者选择社区医院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和交通方便,住院患者选择社区医院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和服务态度;在年龄方面,不管是那个年龄组,都认为选择社区医院出于价格便宜和交通方便的原因。其他项目的人群也基本如此,选择社区医院的原因主要是价格便宜、交通方便、就医流程便捷。3)居民对健康管理、家庭保健的需求较高。4)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制度政策的认知较差。结论: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发展势头较好,要因势利导,制定相关政策,保证家庭医生制度的顺利实现,社区健康管理更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基因芯片检测系统在分枝杆菌属鉴定及耐药性分析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不同类型标本检出率的差异。方法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患者的痰液、脓液、胸腹水、脑脊液等标本进行分枝杆菌属DNA检测,进一步对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标本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900份临床样本的鉴定结果总阳性率为10.6%,洗肉水、穿刺物、脓液等阳性率较高;进一步对40份结核阳性标本进行耐利福平基因rpoB及耐异烟肼kat Gi、nhA基因检测,共有9例检测到了突变的耐药基因。结论基因芯片检测系统可以直接进行分枝杆菌属鉴定及耐药性分析,适用于不同类型标本,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好。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pingyangmycin, PYM)、热疗(hyperthermia, HT)及两者联合能否诱导舌鳞癌CAL-27细胞发生免疫原性死亡。方法:对人舌鳞癌细胞CAL-27分别进行PYM、HT及两者联合处理,采用CCK-8实验、Annexin V/PI联合染色、流式细胞术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探讨不同处理方式对细胞增殖、凋亡、CRT膜表达及HMGB1分泌的影响。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YM抑制CAL-27细胞活性,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PYM及HT均使CRT膜表达率升高;两者联合应用,细胞凋亡、CRT膜表达率及HMGB1分泌均较未处理组、单纯化疗组及单纯HT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YM化疗及HT均能诱导舌鳞癌CAL-27细胞CRT由胞内至膜表面转位,并促进HMGB1分泌;两者联合应用,无论在诱导凋亡还是在诱导免疫原性死亡方面,效果优于单纯PYM化疗组。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CD105(S-CD105)、CC类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CC类趋化因子配体5(CCL5)水平与肺癌手术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于本院接受根治术治疗的86例肺癌病人为观察组,术后随访至2022年3月,根据病人是否复发或死亡分为预后良好组(54例)与预后不良组(32例),同期选取43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比S-CD105、CCL20、CCL5水平,观察S-CD105、CCL20、CCL5不同水平的复发率、转移率及术后180天后死亡率;采用Kendall’s tau-b法分析SCD105、CCL20、CCL5与肺癌手术病人预后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CD105、CCL20、CCL5对肺癌手术病人预后影响;采用ROC曲线模式分析S-CD105、CCL20、CCL5预测肺癌手术病人预后的AUC值、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观察组的S-CD105为(4.55±0.86)ng/ml、CCL20为(71.97±13.69)ng/ml和CCL5为(49.50±5.17)ng/ml,对照组分别为(3.38±0.52)ng... 相似文献
46.
47.
<正>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9(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 protein 9,CARD9)属于CARD蛋白家族中的一员,是Bertin等[1]在研究caspase募集结构域的蛋白时发现的一个重要衔接蛋白,高度表达于髓细胞,尤其是在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中。CARD9定位于染色体9q34.3,包含2108 bp的c DNA,可以编码产生62.3 k D大小的蛋白质。CARD具有两个重要的功能区域:N末端区域和C末端区域。其中前者具有胱天蛋白酶募集功能,后者具有寡聚化作用。CARD9分子能够高效整合多种固有免疫受体的识别 相似文献
48.
目的:以创建成功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监控系统"("监控系统")为平台,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水平。方法:监控系统在消化外科病区运行,临床药师将此系统中出现的警示信息与患者临床实际结合起来,与医师进行交流互动,促其改正。结果:在半年时间段内,"监控系统"审查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选择问题31例,用法用量问题28例,共59例警示,占手术总量的3.0%。临床药师从中选出有价值警示40例与医师交流互动,医师修改率达100%。结论:监控系统能有效审查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问题,但还需临床药师掌握相关患者病情,将不合理用药的判断建立在每个患者的临床实际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49.
目的 了解金华市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状况和毒力基因分布特征,为水产品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金华市市售水产品及其养殖用水,进行副溶血性弧菌分离鉴定、血清分型和毒力基因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采集到的240份样品中,共检出副溶血性弧菌117份,检出率为48.8%;其中海产品的检出率为63.3%;不同种... 相似文献
50.
目的 系统评价茶摄入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EBSCO、The Cochrane Library、CNKI、SinoMed、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搜集有关茶摄入水平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检索时间截至2016年10月6日。按纳入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和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 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 共纳入37篇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茶摄入可减小乳腺癌6%的发病风险(RR=0.937,95%CI:0.901~0.974,P=0.001)。亚组分析显示,茶摄入类型为绿茶的人群罹患乳腺癌的风险约下降12%(RR=0.885,95%CI:0.800~0.978,P=0.020);东亚人群茶摄入与欧美人群相比有明显的抑制乳腺癌的作用,可减少10%乳腺癌的发病风险(RR=0.901,95%CI:0.823~0.987,P=0.020)。结论 茶摄入能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特别是东亚人群或茶摄入类型为绿茶时这种抑癌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