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2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患者,男性,15岁,体重50 kg,因右中耳炎拟在全麻下行乳突根治术.无晕厥史和猝死家族史.术前心电图(ECG)示:右束支传导阻滞,V1~V3导联ST段呈下斜型抬高;胸部X光片、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硝普钠复合美托洛尔控制性降压用于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FESS)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和降压效果。方法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FESS患者,随机分为硝普钠复合美托洛尔组(MP组,n=30)和硝普钠组(P组,n=30)。分别记录2组患者降压前(T0)、降压开始后15min即刻(T1)、降压开始后30min即刻(T2)和停降压后15min即刻(T3)各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收缩压乘积(RPP)的变化以及硝普钠的用药总量。结果P组在T1、T2和T3时的HR与T0相比明显增快(P〈0.01),而MP组各时间点的HR与T0相比则无显著差异;2组T1、T2和T3时的HR相比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2组患者T1和T2时的MAP与T0相比均显著降低;而P组患者T3与T0的MAP相比有强著增高;MP组患者T3与T0的MAP相比则无显著差异。MP组T1、T2和T3时的RPP比T0时显著降低,且与P组各相应时间点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MP组硝普钠的总用量显著少于P组(P〈0.01)。结论硝普钠复合美托洛尔控制性降压应用于FESS可产生协同作用,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降压效果确切,而且无明显的心率增快,血压回升反跳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3.
目的 研究止血芳酸对体外循环 (CPB)心脏手术中纤溶系统激活反应的影响。方法  6 0例择期CPB心脏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各 30例 ) ,止血芳酸组于CPB转流前、CPB预充液中以及鱼精蛋白中和后 1 0min ,经中心静脉分别给予止血芳酸 2 5 0mg ;对照组不给药。分别在麻醉诱导后切皮前、CPB后 30min、CPB停机及手术结束时检测血小板计数、D 二聚体、纤维蛋白 (原 )降解产物 (FDP)的含量。结果 转流后两组血小板计数均明显减少 ,止血芳酸组降低程度相对较轻 (P <0 .0 5 ) ;转流后两组的D 二聚体、FDP均显著增高 ,止血芳酸组与对照组比均明显降低 (P <0 .0 5或P <0 .0 1 )。结论 CPB期间应用止血芳酸能抑制纤溶系统亢进并间接保护血小板功能  相似文献   
44.
地塞米松减轻曲马多术后镇痛引起恶心呕吐的观察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如何在提高曲马多镇痛效果的同时,减轻其不良反应,已引起临床的关注。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和对照方法探讨应用地塞米松(Dex)对减轻曲马多术后镇痛引起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背驼式原位肝移植术病人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电解质、酸碱度及凝血功能的变化和相应的麻醉处理。方法 背驼式原位肝移植病人14例,ASAⅡ~Ⅴ级,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术前凝血功能障碍者则采用静吸复合全麻。静脉给予眯唑安定、芬太尼、依托眯酯及阿曲库铵诱导,术中异氟醚吸入及持续静脉输注异丙酚、芬太尼、阿曲库铵及硬胰外输注罗哌卡因维持麻醉。分别监测术前(T0)、无肝前期(T1)、无肝期30min(T2)、新肝期即刻(T3)及新肝期30min(T4)5个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压(PAP)、肺动脉毛细血管楔压(PCWP)、凝血功能及血气和生化功能指标。并观察记录术中的尿量和出入量。根据背驼式原位肝移植各期的不同特点,给予相应的麻醉处理治疗。结果 T2的HR与T0相比有较明显的增快,而在T3时点则明显降低;T2、T3时点MAP与T0时点相比则有显著降低,尤以T3最为显著(P〈0.01)。T2和T3的CVP、PAP及PCWP与T0相比有显著降低(P〈0.01)。从T0至T3时点血小板计数(PLT)呈现进行性减少,而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则有进行延长的趋势(P〈0.01),直至T4时点又分别出现PLT回升而PT、APTT及TT则又缩短的趋势。T3的血钾和T0相比有明显的增高,而T3的血钙则出现明显的降低,T3时点的PH值和BE值与T0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O.01)。结论 及时、积极、具有针对性的临床处理措施是维持背驼式原位肝移植病人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电解质和酸碱度平衡以及改善其凝血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对老年人单肺通气期间动脉血气及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开胸手术老年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GEA)组和全麻(GA)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在开胸前双肺通气15min(T1)时及开胸后单肺通气(OLV)10min(T2)、30rain(T3)、60min(T4)时,分别采动脉血及混合静脉血,观察患者动静脉血气情况并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值,记录血流动力学数据。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手术中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均较稳定,GEA组平均动脉压、心率麻醉后较麻醉前明显下降(P〈0.05),各对应时点也明显低于GA组(P〈0.05),末梢血氧饱和度(SpO2)麻醉插管后较麻醉前上升,单肺通气后无明显下降趋势;所有患者pH值、PO。、PaCO:均在正常范围内;PaO2插管后明显上升(P〈0.05),但单肺通气后各时点较通气前明显下降,GEA组较GA组下降更明显(P〈0.05);QS/QT值单肺通气后各时点较通气前明显上升(P〈0.05),GEA组较GA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患者单肺通气期间可增加肺内分流,使PaO2有所下降,但在正常范围内,围术期应严密加强血气监测,维持好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以提高手术麻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7.
三七总甙片与洛汀新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三七总甙片和洛汀新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 (DN )的疗效和机理。方法 :48例早期 DN患者随机分为三七总甙片组 (2 4例 ,三七总甙片 3片 /次 ,每日 3次 )和洛汀新组 (2 4例 ,洛汀新 10 mg,每日 1次 ) ,采用对比研究方法 ,观察治疗早期 DN的疗效和相关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的尿蛋白 (AL B) ,β2 -微球蛋白 (β2 -MG)均显著下降 (P<0 .0 1)。且洛汀新组高于三七总甙片组 (P<0 .0 5 )。两组患者的肌酐清除率 (CCr均明显下降 (P<0 .0 1)。结论 :三七总甙片和洛汀新治疗早期 DN均具有降低尿白蛋白和改善肾功能功效。  相似文献   
48.
邓福谋  徐国海  周志东 《江西医药》2014,(11):1297-1298
目的:比较不同温度的生理盐水(NS)对自体回收红细胞的保护作用,旨在探讨自体回收红细胞质量的影响因素,改进自体血液回收技术。方法选择50例行腰椎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患者,术中均行自体血液回收技术。根据洗涤液温度的不同,随机分为常温25℃组(C组)和控温4℃组(D组),每组25例。检测两组回收前术野血、回收洗涤后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及电子显微镜下红细胞形态。结果与回收前术野血比较,两组回收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均显著降低(P<0.01)。与D组比较,C组回收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显著降低(P<0.01)。与回收前术野血比较,两组回收洗涤后自体红细胞在电子显微镜下有少量红细胞边缘出现不规整,大多数保持双凹圆盘状。但与D组比较,C组回收红细胞中非双凹红细胞百分比显著增高(P<0.05)。结论采用4℃NS作为洗涤液,可减轻自体回收红细胞形态及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的损害。通过改良洗涤液温度能改善回收红细胞的质量,促进组织供氧,稳定机体内环境。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应用不同剂量中分子羟乙基淀粉对急性脑出血手术病人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急性脑出血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各15例。 A组贺斯10ml/kg,B组贺斯15ml/kg,C组贺斯20ml/kg,D组为对照组,采用平衡液15ml/kg输液治疗。测定指标:血球压积、全血黏度(高、中、低切变率时)、血浆黏度;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浓度(FIB);记录生命体征、尿量及出血量。结果4组患者输液前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血球压积均明显增高,通过输液治疗后均有所降低,而以C组治疗效果最为显著。6%羟乙基淀粉能降低延长APTT时间,但仍在正常范围内。结论临床输注中分子羟乙基淀20ml/kg能明显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液流变学,同时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七氟醚应用于小儿眼科手术诱导和维持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眼科手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组(A组)和氯胺酮组(B组)各30例。观察术中各时点的心率变化,摇头、肢体活动的发生情况;七氟醚吸入诱导睫毛反射消失和疼痛消失时间;观察术后清醒时间,记录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及呼吸系统意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术中各时点心率A组较术前明显减慢,B组明显加快,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A组在诱导时有23例出现不自主运动,术中均未发现摇头、肢体活动;七氟醚吸入诱导睫毛反射消失和疼痛消失时间分别为(60±4)s和(106±11)s;术后清醒时间A组(12.0±0.6)min,B组(33.0±2.6)min,A组比B组明显缩短(P<0.05);A组术后未出现躁动、恶心呕吐及呼吸系统意外事件,而B组分别发生躁动8例,恶心呕吐3例,呼吸系统意外事件2例。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应用于小儿眼科手术是一种较为理想和安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