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21.
目的:探究叉头框蛋白A2(FOXA2)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和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10例肝细胞癌患者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其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平均53岁。检测人肝癌细胞系中FOXA2的表达,肝癌细胞系HepG2中表达最高用于后续实验。FOXA2过表达和阴...  相似文献   
22.
肝动脉血栓形成是原位肝移植最常见的血管并发症,后果常常是致命的,其抢救方案有多种,包括溶栓、取栓后再吻合、介入血管成形和再移植等.本文报道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移植后早期肝动脉血栓形成,在无其他血管移植物可用的紧急情况下,利用受者的自身桡动脉作血管移植物,重建肝动脉血供,成功地挽救了移植肝及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评价用3.0T MR行移植肾弥散加权成像的可行性,评价ADC值在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的可重复性.方法 23例移植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分别行移植肾脏常规(T1WI及T2WI)、弥散加权成像(DWI),由一位医师在T1WI、T2WI和DWI图像上测量移植肾皮髓质信噪比.由两位医师分别对T1WI、T2WI及DWI图像按照4分法进行质量评价.使用工作站进行DWI图像重建后处理,由两位医师分别独立测量肾皮髓质ADC值,其中10例患者由一位医师2周后重复测量.测量及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移植肾图像信噪比良好,能满足成像要求;两观察者均认为95.6%(22/23)的T1WI和91.3%(21/23)的T2WI图像达到4分;82.6%(19/23)的DWI图像达到4分、95.6%(22/23)的DWI图像达到3分以上能够满足测量要求.不同观察者之间、同一观察者重复测量的cADC、mADC和totADC值差别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3.0T MK行移植肾弥散加权成像所测数据在不同观察者间及同一观察者内的可重复性较好,能够用来进行移植肾功能成像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微波凝固治疗肝癌的效果。方法在超声引导下或开腹直接穿刺肝肿瘤,用微波对39例患者(46个瘤体)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1个月复查,39例患者中有30例血清AFP下降至正常,彩超显示85%(39/46)的瘤体内血流完全消失。结论微波凝固是一种有效、安全、简便治疗肝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分析肝移植术前应用肝脏CT影像解读分析系统研究肝静脉合干及其在下腔静脉注入的解剖与分布情况,按肝静脉解剖特征拟定肝移植的技术类型。方法统计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和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00年5月至2007年8月期间共施行的248例背驮式肝移植患者的手术数据,并根据该248例患者的肝静脉解剖及其注入下腔静脉的数据对肝静脉类型进行分型并命名。另外收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0年3月至2013年4月期间实施的40例背驮式肝移植患者的术前肝脏CT影像解读分析系统的数据,分析每例患者的肝静脉在第二肝门合干及其注入下腔静脉的解剖情况,并分析肝短静脉在第三肝门注入下腔静脉的解剖情况,最后按笔者肝静脉分型标准在术前对肝脏CT影像解读分析系统的数据进行分型并拟定肝移植技术类型。结果 248例背驮式肝移植患者术中按肝静脉合干及其注入下腔静脉的解剖情况将肝静脉分为5型:Ⅰ型(左中肝静脉合干型)142例(57.25%)、Ⅱ型(右中肝静脉合干型)54例(21.77%)、Ⅲ型(左、中、右肝静脉共干型)14例(5.64%)、Ⅳ型(分别汇入型)34例(13.71%)〔其中ⅣA型16例(6.45%),为同轴水平汇入;ⅣB型18例(7.25%),为非同轴水平汇入〕、Ⅴ型(肝段型)4例(1.61%)。40例背驮式肝移植患者的术前肝脏CT影像解读分析系统的数据显示:Ⅰ型24例(60.00%),Ⅱ型9例(22.50%),Ⅲ型2例(5.00%),Ⅳ型4例(10.00%),Ⅴ型1例(2.50%),肝脏CT影像解读分析系统的数据得出的肝静脉各型所占比例与笔者肝静脉分型标准中各型所占比例基本吻合。结论根据术前肝脏CT影像解读分析系统的数据确定肝静脉合干与非合干汇入肝后下腔静脉的解剖状况,从而按肝静脉分型标准归类后术前确定背驮式肝移植手术方式(Ⅰ、Ⅱ、Ⅲ型和ⅣA型可常规行经典式背驮式肝移植,ⅣB型和Ⅴ型仅能进行改良式背驮式肝移植或行经典式原位肝移植,亦可结扎或缝扎各肝静脉分支,在供、受体下腔静脉后、前正中行梭形切口或三角形开孔吻合),为临床术前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6.
肝脏移植作为一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已经在全球广泛开展。作为原位肝移植的一种术式,背驮式肝移植(piggyback liver transplantation,PBLT)因其保留了肝后下腔静脉(retrohepatic inferiorvenacava,RHIVC),无需阻断下腔静脉(inferiorvenacava,IVC),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脂肪变性供肝(SLD)在背驮式肝移植中的应用.方法 将64例SLD进行了背驮式肝移植,其中脂肪变性程度分级为轻(S1级)、中(S2级)、重(S3级)者分别为22、25和17例,随机抽出同期80例供肝无脂肪变性者作为对照.观察手术当天受者的肝、肾功能,术后近期肝功能恢复情况,术后1个月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受者的死亡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手术当天各级脂肪变性组的肝、肾功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1 d,对照组95%受者的肝功能恢复正常,S1级组、S2级组和S3级组分别为90.9%、80.0%和70.6%,S3级组有2例(11.8%)发生移植物原发性无功能.S1、S2和S3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出血、感染、肝动脉栓塞、腹水、败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内,对照组死亡2例,S1级组死亡1例,S2级组死亡1例,S3级组死亡5例.结论 SLD可以用于移植,但对重度脂肪变性肝脏的移植,即使在目前供者紧张的情况下,也应审慎进行.  相似文献   
28.
<正>原发性高草酸尿症(primary hyperoxaluria,PH)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遗传病,临床上多表现为多发性肾结石和肾功能衰竭,单纯肾移植术后预后不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1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早期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最终确诊为AGXT基因突变的Ⅰ型PH,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8岁,因发现肌酐升高4月余,规律透析4个月入院。2017年12月体检发现右肾结石并  相似文献   
29.
目的: 了解基因Aurora-B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作为预测肝癌预后的新指标的可能性.方法: 收集2001-2007年我院初治的肝癌患者标本80例, 病理证实均为肝细胞癌.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标本中Aurora-B的表达, 分析Aurora-B的表达与肝癌患者年龄、性别、临床分期等的关系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Au r o r a-B在肝癌标本中的表达率为68.8%; 临床分期、肿瘤大小、肿瘤合并门静脉癌栓与Au r o r a-B表达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99.9669, 20.8185, 28.5214,均P<0.05). 80例根治性肝癌切除的病例中,Aurora-B表达与肝细胞癌1, 2年复发率和生存率之间有关(χ2 = 5.7702, 5.4257, 均P<0.05; χ2= 11.8787, 10.4497, 均P<0.05).结论: Aurora-B在肝癌组织中有一定程度表达, 其表达与肝癌临床分期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30.
B超引导下经皮介入治疗细菌性肝脓肿1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介入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疗效。方法对131例采用BN61导下经皮介入治疗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皮肝穿抽脓术组治愈101例,好转2例;无效2例,其中未愈自动出院1例;死亡1例,死于肺部感染并呼吸衰竭。经皮穿刺置管术组治愈20例,转转6例。131例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为15.22d。结论B超引导下经皮介入治疗细菌性肝脓肿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的方法,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