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应用一次性弧型切割缝合器行脾脏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研究组胃底食管静脉曲张患者22例,均接受脾脏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中脾脏动脉结扎后离断脾结肠、脾胃韧带,将脾蒂完全置入弧型切割缝合器中,一次性完成切割缝合脾蒂,并利用血管闭合器阻断贲门周围血管。选择同期接受传统手术方法的22例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手术出血量平均(33.41±13.22)ml;对照组平均(843.63±646.60)ml;研究组手术时间平均(77.50±18.38)min,对照组平均(140.95±40.42)min,两组手术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研究组无严重并发症,对照组发生血栓性门静脉炎2例,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余恢复顺利。结论利用一次性切割缝合器离断脾蒂及相应系膜血管,利用血管闭合器阻断贲门周围血管,安全可靠,可显著提高手术速度,减少手术出血和创伤,值得推广试用。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并对其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四色流式细胞仪检测术前胃癌患者(n=25)及正常健康者(n=25)外周血CD4+ CD25+ FOXP3+Treg水平.结果 正常对照组CD4+ CD25+ FOXP3+ Treg/PBL为(1.229±0.656)%,胃癌组CD4+ CD25+ FOXP3+ Tres/PBL为(1.993±0.830)%.胃癌患者外周血Treg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胃癌患者周血Treg水平升高,可因其免疫负调作用而导致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肾盂高级别尿路上皮癌伴脉管浸润患者术后辅助吉西他滨加顺铂(gemcitabine and cisplatin,GC)化疗对患者肿瘤复发进展以及生存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1年5月期间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及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腹腔镜肾—输尿管—膀胱袖状切除术后的高级别肾盂尿路上皮癌伴脉管侵犯44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术后行GC方案化疗,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常规膀胱灌注治疗,随访3年评价试验组及对照组患者的膀胱内及对侧尿路复发率及患者1年及3年生存情况。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膀胱内复发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侧尿路复发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及3年生存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脉管侵犯的高级别肾盂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行GC方案化疗相较于常规膀胱灌注,能够有效预防肿瘤进展,提高患者生存预后。  相似文献   
84.
胃癌根治术中腹腔低渗热灌注化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术中腹腔低渗温热灌注化疗对胃癌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术中行一次性腹腔低渗温热灌注化疗的37例胃癌患者(灌注化疗组)与未行此方法的31例患者(对照组)的复发及预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并发症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灌注化疗组的术后复发率(18.91%)显著低于对照组(51.61%),复发时间亦显著晚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灌注化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 8.5 6%,7 6.8 5%和5 2.3 1%,而对照组则分别为8 0.2 1%,5 7.9 2%和2 1.2 2%,两组比较3,5年生存率有显著差异(P<0.0 5)。结论一次性术中腹腔内低渗温热灌注化疗可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和提高生存率,操作简便、高效、安全。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9月-2014年2月收治的207例鼻阻塞患者采取鼻内镜手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鼻阻力大小。结果治疗后CRS、鼻息肉、CRS伴鼻息肉、鼻中隔偏曲患者的鼻阻力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各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对鼻阻塞患者采取鼻内镜手术治疗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鼻阻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探讨ET-1、NO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和手术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和Griss方法,对治疗前的92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进行血浆ET-1、NO测定;并对66例接受选择性贲...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CT在肠梗阻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经临床和手术证实为肠梗阻,CT和立位腹平片资料齐全的病例,把CT所见与立位腹平片、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62例中诊断均有不同程度的肠梗阻,手术证实CT诊断部位明确为62例,病因明确56例,包括结肠肿瘤19例,肠粘连29例,肠扭转3例,粪石6例,十二指肠良性肿瘤1例,肠系膜静脉血栓1例,克罗恩降结肠1例,股疝1例,胰腺囊肿1例。与手术结果对照,符合率分别为100%和90%。结论多排螺旋CT对肠梗阻的病因、部位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作为肠梗阻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小切口修复瓣膜、血管内激光光凝曲张静脉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316例413条患肢,硬膜外麻醉下股部小切口,行第一对股浅静脉瓣膜外修复,对纡曲扩张的大隐静脉及其曲张属支进行血管内激光光凝;观察术后6个月,1、2、 3、 4、5、6、7和8年的临床治愈率以及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结果 患者手术7天拆线,切口愈合良好,活动自如,出院时均获得临床治愈.术后6个月,1、2、3、4、5、6、7和8年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97.82%、96.85%、95.64%、95.64%、95.40%、95.40%、95.05%、94.52%和93.68%.结论 联合应用微小切口瓣膜修复结合血管内激光光凝技术,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较好的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美观、近期和远期疗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目标激励与信心鼓励对促进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 将2 473例正常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 237例和对照组1 236例.对照组予以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除按产科常规护理外,在整个产程中护理人员需对产妇实施目标激励与信心鼓励的干预措施:入院时进行分娩方式意向的调查,根据调查的不同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进入产程后,根据不同产程时期的特点,将产程划分为不同的时间段,设定时间目标,并将时间目标清楚地告知产妇;将产妇具备的自然分娩的有力条件充分地向产妇及家属进行表达,将产程进展的信息及时向产妇传达,安排产妇与已成功自然分娩的产妇进行交流,营造良好的氛围.观察两组分娩情况,再将两组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78.1%,对照组为69.02%,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分别是417.93±142.26 min、39.42±21.04 min、6.33±3.53 win,对照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时间分别是乔496.26±276.32 min、47.96±18.56min、9.72±5.13 min,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发生率两组无差异.结论 目标激励及信心鼓励可以有效地提高自然分娩率及缩短产程.  相似文献   
90.
成人盆底痉挛综合征型便秘的分型及其病理生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成人盆底痉挛综合征型便秘的分型及其病理生理机制,以及生物反馈治疗该型便秘的原理.方法:使用基础电路电压为1.53μV的Medtronic公司生产的生物反馈训练仪对184例盆底痉挛综合征型便秘的成人患者首先进行约20 min放松练习,肛门塞电极记录到外括约肌的静息电位值,然后患者完成模拟排便动作,获得模拟排便及放松两种状态下外括约肌电位的两组数值,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根据肛门外括约肌的静息电位以及模拟排便外括约肌的电位变化,成人盆底痉挛综合征型便秘表现为三种病理分型,即Ⅰ型:高静息电位 矛盾运动(占44.44%),Ⅱ型:高静息电位(占33.33%),Ⅲ型:矛盾运动(占22.22%),其中外括约肌的高静息电位占本组便秘患者的77.77%.各病理分型外括约肌静息电位之间两两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外括约肌的高静息电位以及在此基础上并发的外括约肌矛盾运动构成了盆底痉挛综合征型便秘的病理生理机制,生物反馈训练能够有效降低外括约肌的静息电位并消除可能出现的外括约肌矛盾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