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1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中医证型与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检测符合诊断标准的71例NASH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肝组织病理学及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的检测。观察上述指标与肝郁气滞证、肝郁脾虚证、湿热蕴结证、痰湿内阻证、痰瘀互结证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①病理学诊断属NASH轻度者51例,中度14例,重度6例;②中医辨证分型:属肝郁气滞型29例、肝郁脾虚型17例、湿热蕴结型11例、痰湿内阻型8例及痰瘀互结型6例;③NASH轻度组,中医辨证以肝郁气滞型为主占47.06%;中度组以瘀血阻络型为主,占50.00%;重度组病例均属痰瘀互结型。④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的检测结果提示:痰瘀互结证均显著高于其他四个证型(P<0.01)。结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趋向,提示痰瘀互结可能是脂肪肝向肝纤维化发展的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32.
目的 建立一种简单有效的单细胞荧光原位杂交前单个细胞的定位和查找技术,促进胚胎种植前遗传学诊断方法的应用。方法 卵裂球在玻片上固定后被随机分为2组,一组直接应用FISH检测X、Y染色体;另一组先用瑞氏染色法染片,在荧光显微镜下查找单个细胞,乙醇脱色,再进行FISH杂交,杂交后查找X、Y染色体信号。比较两种方法核和荧光信号检出率。结果 直接查找法和瑞氏染色定标法核的检出率分别为81.3%(39/45)和83,3%(45/54),两者核检出率的差异无显著性;信号检出率分别为70.8%(34/45)和74.1%(40/54),两者检出率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瑞氏染色定标法在单细胞荧光原位杂交前标本的查找中简单、方便可行。  相似文献   
33.
目的 用扫描电镜对巴氏染色正常形态≤4%的畸形精子增多症患者的精子微细结构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经改良巴氏染色后正常形态≤4%定为实验组,正常形态〉14%定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精液标本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并将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精子顶体表面光滑率对照组88.21%,实验组45.34%;顶体缺失率对照组0.30%,实验组3.00%:环状沟平滑对照组72.56%,实验组47.68%;环状沟呈波浪状对照组13.12%,实验组37.32%;线粒体鞘异常对照组12.75%,实验组53.22%:胞浆小滴对照组0.90%,实验组2.60%;尾部畸形对照组6.74%,实验组17.4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正常形态≤4%的畸形精子增多症患者精子除宏观结构有异常外,顶体、环状沟、线粒体、尾部等微细结构异常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34.
[摘要] 从母血循环中分离、富集和提取胎儿有核红细胞,进行无创性产前基因诊断,是近年来医学界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课题。胎儿有核红细胞由于自身特点较其它胎儿细胞更适用于产前诊断。有多种方法可用于分离胎儿有核红细胞,本文主要就胎儿有核红细胞特异性标记进行综述。目前使用最多的阳性标记是CD71、CD36、GPA、血红蛋白等,同时使用CD45 等阴性标记可以提高分选效率及纯化率。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等学科的发展,会有更多的胎儿有核红细胞(Nucleated Red Blood Cells,NRBCs)特异性标记被发现,从而促进产前诊断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重度脊柱侧凸畸形疾病特点及处理。方法:自2007年至今收治的6例妊娠合并重度脊柱侧凸畸形患者病史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患者均安全度过手术期,除1例术后出现呼吸功能不全转ICU,最终痊愈出院外,余5例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术后7日出院。结论:重度脊柱侧凸畸形由于合并有严重的器官发育、功能异常,无法耐受阴道分娩,均以剖宫产方式终止妊娠,麻醉方式特殊,终止妊娠前后需严密监护。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124对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GD/R)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血管新生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将小鼠BMEC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con组),OGD/R组,OGD/R+过表达对照组(OGD/R+ov-con组),OGD/R+miR-124过表达组(OGD/R+ov-miR-124组),OGD/R+沉默对照组(OGD/R+si-con组),OGD/R+miR-124沉默组(OGD/R+si-miR-124组)。比较各组BMEC迁移距离、BMEC迁移数量、小管形成数量、CD31阳性细胞数、miR-124水平、15脂氧化酶(15-LOX)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con组比较,OGD/R组BMEC迁移距离、BMEC迁移数量、小管形成数量及miR-124水平降低(P<0.05,P<0.01);OGD/R组15-LOX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con组显著升高(3.29±0.24 vs 1.00±0.00,4.31±0.39 vs 1.00±0.00,P<0.01)。与OGD/R+ov-con组比较,OGD/R+ov-miR-1...  相似文献   
37.
目的:翻译"教师课堂授课评价量表"(TLP),评价其效度及信度,对该量表进行修正,为评估我国护理教师课堂授课质量,提高课堂授课效果提供一种有效的工具。方法:严格遵循外文量表翻译原则,依据护理专家对量表内容效度评定结果对其进行修订,并将修订后的中文版《护理教师课堂授课评价量表》用于对我国在校护理本科生和专科生585名的调查,对430份有效问卷就其量表的内在一致性和结构效度进行检测。结果:中文版量表经过主轴因子法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共抽出5个因子,38个条目,各因子的贡献率在13.09%~8.59%之间,累计贡献率为55.29%。中文版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969,各因子的Cronbach’α系数在0.864~0.920之间。结论:中文版教师授课评价量表得到较高的内在一致性,效度也较好,但在结构效度上没有与原日文量表取得完全的等同,将日文原量表TLP的7个因子修正为5个因子。TLP-C3对评价及改善我国护理教师课堂授课质量,提高课堂授课效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8.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腹壁悬吊术及髂耻韧带悬吊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5年 10月至 2017年 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 100例盆腔脏器脱垂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 50例,采取腹腔镜下腹壁悬吊术进行治疗,观察组 50例,采取腹腔镜下髂耻韧带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病人出血量( 5.34±1.27)mL低于对照组( 50.26±6.9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中并发症 1例,腹部牵拉痛 2例,张力性尿失禁 2例,复发 1例,观察组尚未发现并发症情况。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能有效治疗盆腔脏器脱垂,腹腔镜下髂耻韧带固定术能够在保证病人安全的前提下减少出血量、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39.
彭影  彭程  姚伶俐  蒋来  胡卫平 《安徽医药》2022,26(1):143-146
目的 探讨女性外阴颗粒细胞瘤(granular cell tumor,GCT)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妇科收治的3例女性外阴GCT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病人年龄分别为31岁、49岁、39岁,外阴包块均无症状,其中病例1为妊娠期发现外阴包块,产后无明显缩小就诊,另2例为无意中发现外阴包块且随访期间进行性增大就诊.病例1术前未行活检,因包块与周围正常组织无明显边界,同时切除包块外正常组织0.5~1.0 cm;病例2先于门诊行单纯外阴包块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切缘阳性入院再次扩大手术范围,达原切缘外1~2 cm;病例3术前外阴活检提示GCT,行外阴包块局部扩大切除术,达病灶外1~2 cm.3例病人均顺利出院,术后分别随访20个月、14个月、2个月未复发.结论 女性外阴GCT发病率低,多无临床症状,易被忽视.虽多为良性病变,但有少数有复发或恶变可能,一旦发现外阴部包块应重视,必要时外阴活检确诊,一旦诊断,及时手术治疗,并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注射剂联合米非司酮片治疗植入性胎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植入性胎盘孕妇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试验组2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止血、促宫缩、抗感染等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在超声引导下植入胎盘附近注射甲氨蝶呤每次60 mg,qd+米非司酮每次50mg,bid,口服,连续治疗10 d。比较2组患者的胎盘排出时间、阴道流血量、子宫内膜恢复时间、子宫复旧天数,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胎盘排出时间分别为(11.21±4.15)和(15.83±3.92)d,阴道流血量分别为(742.56±105.60)和(891.52±125.44)mL,子宫内膜恢复时间分别为(20.14±3.53)和(24.95±2.87)d,子宫复旧天数分别为(22.12±2.86)和(26.83±3.2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肝损伤、消化道反应和口腔溃疡,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肝损伤。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38%和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注射剂联合米非司酮片治疗植入性胎盘的临床疗效确切,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