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我院耳鼻喉科自1995年10月至1999年5月采用GLR低压式发音管给全喉切除术患者行发音重建,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9例男16例,女3例。年龄45~73岁,其中50~60岁16例,占84-2%。病理诊断:喉磷癌15例,属T2N1M0,3例属T3N1M0,1例属T4N1M0。其中4例行喉切除术同时,进行了根治性颈廓清术。2例行环状软骨部分切除术,3例因气管造口狭窄行造口扩大术,2例因食管吹气试验发音费力,利多卡因行环咽肌封闭后能数数,故行环咽肌切断术。19…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带外踝后腓动脉穿支的V-Y推进皮瓣修复儿童跟后区较小创面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2年3月至2014年1月,收治9例儿童足跟后区较小软组织缺损,采用近创面带外踝后腓动脉穿支为蒂的V-Y推进皮瓣移位修复,皮瓣大小为8.0 cm×4.0 cm ~9.0 cm×4.5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 术后皮瓣血运好,完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供区切口一期愈合.患儿均获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为9个月,皮瓣色泽、质地与周围组织接近,外形无臃肿,踝关节活动无障碍.所有患儿父母对术后患肢的功能和外形均满意.结论 带外踝后腓动脉穿支V-Y推进皮瓣手术操作简单、安全、疗程短,是修复儿童跟后区较小创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3.
64.
65.
晚近发现,脉压(PP)为非老年人心血管终末事件的强力预测指标,然而其与老年人心血管终末事件间关系尚未见报道.本文首次就PP可否为老年人心血管终末事件[冠心病(CHD)发病、心衰(HF)发生、以及总死亡率]的独立预测指标进行了大样本分析. 对象与方法 2152例受试老人,年龄≥65岁.研究初始均无CHD和HF佐证,同时检测各自SBP、DBP,藉此计算PP.嗣后人均随访10年,观察分析PP与继后CHD发病率、HF发生率以及总死亡率间的相关关系. 结果 PP与使用利尿剂、β-阻滞剂、洋地黄药、口服降糖药,以及平均动脉压(MAP)、SBP、高血压均明显正相关,与DBP不相关.随访10年间,在2152例受试老人中,罹发CHD事件328例(CHD死亡154例,MI174例),罹发HF事件224例(HF死亡26例,HF住院者198例),不幸死亡包括CHD致死者共1046例.分析显示,PP与继后前述3事件间均存在明显的线型相关关系.如PP每递增1.33kPa,则CHD风险相应升高22%,HF风险相应升高22%,总死亡风险相应升高16%.校正年龄、性别、地区差异、各合并症以及CHD诸公认危险因素后,PP每递增1.33kPa,则CHD危险仍相应升高12%,HF危险亦相应升高14%,总死亡危险相应升高6%.且SBP及MAP亦均与罹发前述3事间正相关,DBP与之不相关.进一步将PP与其它血压参数(SBP、DBP、MAP、高血压等)一同进行分析后发现,PP仍与前述3事件明显正相关,与其它血压参数逆相关;若将PP汇同伍用药物及正常血压、高血压一同分析后显示,PP与纯收缩期高血压发病正相关,与舒张期高血压发生并不相关. 讨论本文结果表明,即使在老年人群,PP增大仍为其远期心血管终末事件(CHD、HF发病以及总死亡率高低)的强力独立危险因素和可靠预测指标. (袁志敏摘)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以骨间后动脉穿支为蒂的V-Y接力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的疗效。方法自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我科收治手背部创面患者7例, 男5例, 女2例;年龄31~69岁, 平均49.7岁。损伤原因:碾轧伤3例, 热压伤1例, 机器绞伤3例。创面缺损大小6.5 cm×5.5 cm~10.5 cm×8.0 cm, 带骨间后动脉尺侧终支穿支皮瓣大小7.0 cm×6.0 cm~11.0 cm×8.5 cm, 转位修复创面, 并以大小为5.5 cm×2.5 cm~8.0 cm×4.0 cm的骨间后动脉桡侧终支穿支皮瓣V-Y推进修复供区。结果术后二块皮瓣顺利存活, 供、受区创面均Ⅰ期愈合;未发生血管危象、切口裂开和明显肿胀等情况。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 时间6~24个月, 平均16个月。皮瓣质地柔软, 外观满意, 蒂部无臃肿。带骨间后动脉尺侧终支穿支皮瓣两点分辨觉为8~18 mm, 平均(11.5±0.5) mm;骨间后动脉桡侧终支穿支皮瓣两点分辨觉为7~15 mm, 平均(9.0±0.5) mm;供区仅残留线状瘢痕, 颜色及外观轮廓自然。结论骨间后动脉穿支接力皮瓣修复手部创面具有不牺牲主干血管、操作...  相似文献   
67.
目的介绍近创面局部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自2020年4月至2021年9月, 我们急诊收治手部创面患者9例, 创面大小为0.5 cm×0.9 cm~4.0 cm×7.5 cm, 根据术前彩超或便携式多普勒探测仪定位创面周围穿支血管情况, 着眼于供区与创面的匹配, 摆脱传统手部解剖标志及血管变异的束缚, 更自由地设计穿支皮瓣, 局部转移修复手部创面。皮瓣修复创面的形式包括V-Y皮瓣、顺行推进皮瓣、逆行旋转皮瓣等。皮瓣的大小为0.9 cm×1.5 cm~4.9 cm×7.5 cm。皮瓣供区较小时直接缝合;皮瓣供区较大时, 采用全厚皮片移植修复。结果术中皮瓣及植皮区缝合后张力适中, 术后皮瓣存活良好, 随访时间为5~22个月, 平均7个月。皮瓣外观满意, 未见明显臃肿, 肤色及质地与受区周围组织相近, 未见明显瘢痕增生及色素沉着。皮瓣感觉未明显减退。结论近创面局部穿支皮瓣设计灵活, 限制少, 手术方式简便, 可以有效修复手部狭长形、不规则形或其他皮瓣难以修复的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