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1篇 |
临床医学 | 9篇 |
内科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28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药学 | 2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19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1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6篇 |
1995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讲课要不断地启发学生思考,并把讲解和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边学边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发展了思维能力,思考又促进了学习,使学与思既相辅相成,又相互促进。下面笔者浅谈在组织胚胎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几点尝试。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组织胚胎学是较重要的一门医学基础课。但由于研究内容是微观下的形态结构,其理论知识表现的十分抽象、枯燥。历届学生普遍有看不到、摸不着的感觉。加之,新生从老生的口中得来“三理一剖”是医学基 相似文献
42.
背景:研究表明外周神经损伤后,许旺细胞在基底膜管内形成Bunger带,引导再生轴突延伸,但具体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目的:观察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瓦勒变性对许旺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分泌功能的影响。
方法: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横切模型,分为坐骨神经瓦勒变性组(坐骨神经横断组)和手术对照组。采用神经段单酶消化法分离培养许旺细胞,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S-100免疫荧光鉴定。取第1代许旺细胞,利用计数法绘制14 d内许旺细胞的生长曲线,MTT法检测14 d内许旺细胞增殖活性,酸性磷酸酶法检测许旺细胞黏附能力,ELISA法检测神经生长因子浓度。
结果与结论:坐骨神经段培养第14天,坐骨神经横断组神经段边缘可见大量许旺细胞,呈线形排列;手术对照组许旺细胞数量少,呈散在分布,两组许旺细胞S-100均呈阳性表达。许旺细胞传代培养第3天,两组许旺细胞均进入对数增长期,随时间延长,细胞数及细胞增殖吸光度值均呈上升趋势,坐骨神经横断组细胞数及增殖吸光度值明显高于手术对照组(P < 0.05);坐骨神经横断组许旺细胞黏附能力明显高于手术对照组(P < 0.05);ELISA法检测示,坐骨神经横断组神经生长因子浓度在培养第4,6,8,10,12,14天时均高于手术对照组(P < 0.05)。结果表明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两三周,瓦勒变性对许旺细胞生物学功能具有显著影响,可诱导许旺细胞幼稚化,促使许旺细胞在短期内迅速分裂增殖,并分泌大量神经营养因子及细胞外黏附成分,为再生轴突的延伸提供适宜的神经微环境;并增加细胞黏附能力,为外周神经损伤修复提供适宜的神经微环境。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43.
44.
45.
Schwann细胞与其培养纯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chwann细胞是周围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细胞 ,兼有迁移、粘着、产生细胞外基质、形成髓鞘 ,参与周围神经修复的功能和分泌多种神经因子、生物活性物质 ,促进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存活、抑制其凋亡的功能。短时间大量培养纯化Schwann细胞可为周围神经系统疾病的医疗寻求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6.
背景:从小鼠颅骨提取的一类骨髓基质干细胞称为PA6细胞,研究者发现当PA6细胞与其他干细胞共培养时可向神经细胞分化,此特性可被应用于神经损伤部位的修复。所以,PA6细胞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目前国内对类似骨髓基质干细胞PA6的提取方法鲜见报道。
目的:分离培养SD大鼠颅骨来源的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观察细胞形态并免疫荧光鉴定。
方法:无菌条件下,取新生的SD大鼠颅骨将其剪碎,用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冲洗颅骨碎片,反复吹打制成单细胞悬液,将其置于培养瓶中培养,多次换液培养纯化细胞。取第2代生长均一的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进行细胞表面标记鉴定。
结果与结论:原代细胞培养24 h后,骨髓基质干细胞开始贴壁;3 d后细胞数量增多,形态呈不规则形、多角形、三角形和扁平形;细胞传代后,形态基本均一,细胞排列呈放射状和束状,贴壁能力较强,部分细胞呈聚集生长,增殖速度比原代有明显的加快。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D105、CD73、CD44、CD90表达呈阳性,CD45、CD34、CD14和HLA-DR表达呈阴性,证实了提取的细胞为骨髓基质干细胞。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47.
目的:通过观察瓦勒变性坐骨神经段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增殖、分泌功能以及向施万细胞(Schwann cells, SCs)分化的影响,探讨其在BMSCs向SCs分化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SD大鼠BMSCs,并采用免疫荧光法鉴定。应用Transwell建立坐骨神经段与BMSCs双层培养体系,将实验分为瓦勒变性坐骨神经段与BMSCs联合培养组(A组)、正常坐骨神经段与BMSCs联合培养组(B组)和BMSCs单独培养组(C组)。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联合培养过程中BMSCs 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联合培养第7天各组BMSCs表达S-100情况;联合培养第0、1、4、7、11、14天,利用细胞计数法绘制各组BMSCs生长曲线,ELISA法检测各组培养液上清中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BMSCs中S-100 mRNA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分离培养BMSCs,免疫荧光鉴定BMSCs呈CD29、CD44和CD90表达阳性。联合培养第7天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可见,A组BMSCs胞体回缩,呈梭形,并带有突起,形态类似SCs;B、C 组大部分BMSCs 形态无明显变化。联合培养第7天免疫荧光染色示,A、B、C 组 BMSCs S-100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1%±2.9%、16.2%±1.7%和0.42%±0.07%,A组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P<0.05)。各组BMSCs生长曲线均近似“S”形,从第4天开始,A组BMSCs增殖速度明显快于B、C组(P<0.05);ELISA 法检测示,A 组NGF含量呈时间依赖性增加,于联合培养第7天达高峰,随后呈下降趋势。B、C 组NGF含量随共培养时间延长有所增加,但显著低于A组(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示,联合培养第4、7、11、14天,A组S-100 mRNA表达明显高于B、C组(P<0.05)。结论: 瓦勒变性坐骨神经段能有效促进大鼠BMSCs增殖并诱导BMSCs向SCs样细胞分化,联合培养过程中NGF可能参与BMSCs向SCs分化的调控。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孕早、中、晚期高蛋白膳食(HPD)对子代成年肥胖及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表达的作用,为不同孕龄妇女合理膳食及早期防治肥胖提供依据。方法孕早、中、晚期大鼠分别给予HPD和标准膳食(SD),其子代分别为孕早期、中期、晚期高蛋白(EP、MP、LP)组和对照(CON)组,大鼠断乳后SD至成年高脂膳食诱导肥胖。分批处死大鼠取白色脂肪,FQ-PCR法检测HSL mRNA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P、MP、LP组大鼠的体重降低(P<0.05),HSL水平升高。结论孕早、中、晚期HPD可程序性升高子代HSL的水平,增加脂肪分解,减少成年肥胖的发生,其中孕中、晚期对肥胖的预防作用较孕早期明显。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导高浓度雌激素对卵巢癌细胞株HO-8910体外生长的作用.方法:用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判定细胞凋亡,用光镜、电镜观察细胞变化.结果:凋亡程度,同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均有显著差异.结论:高浓度雌激素对卵巢癌细胞株HO-8910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效应;24h-48h是癌细胞发生凋亡高峰期.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研究生后不同阶段大鼠卵巢卵泡的生长发育与卵泡凋亡的关系、凋亡过程及规律,探索性激素血液浓度变化与卵泡凋亡的内在联系。方法:用DNA缺口原位末端标记检测法,对生后20-140天不同阶段大鼠卵巢卵泡的生长发育及卵泡凋亡进行了光镜观察,同时对生后各阶段鼠血液孕激素(progesterone P),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lormone LH)、雌二醇(estradiol E2)浓度进行放免检测。结果:生后20天鼠卵泡即可见到凋亡发生,卵泡凋亡始于卵母细胞,继则是与其相邻的卵泡细胞,卵泡细胞的凋亡从内向外依次发生。卵泡的凋亡数目随着卵巢的生长发育而逐渐增多,生后40天可见到黄体细胞凋亡发生,至50-60天可见到卵泡膜内膜细胞凋亡及白体形成,出生80天后卵巢发育已完全成熟,此时卵泡的凋亡数也达到了高峰;放免结果经方差分析显示孕激素P>0.05,差异显著,推测其浓度变化与卵泡凋亡有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