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5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31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298篇
综合类   123篇
预防医学   41篇
药学   54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支气管上皮细胞(BEC)和肺泡巨噬细胞(AM)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分泌,放射配基法测定BEC的VIP受体(VIPR)表达,观察表皮生长因子(EGF)的调控效应。结果示:①电镜下,BEC细胞内有神经肽分泌颗粒特征,BEC及AM均有VIP基础分泌;②EGF呈剂量依赖性促进BEC的VIP分泌,并促进AM分泌VIP;③EGF呈剂量依赖性上调BEC的VIPR表达。提示气道上皮存在VIP的自分泌或旁分泌,其保护效应受局部生长因子的调控。  相似文献   
132.
内皮素-1对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的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离体培养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TⅡ)观察内皮素1(ET1)对肺表面活性物质(PS)合成的影响。结果显示:10-11~10-8mol·L-1的ET1可促进PS的合成,量效关系显著。与肺组织块培养相比,促进ATⅡ细胞PS合成所需的ET1浓度较大。ET1的促PS合成效应可被ETA受体拮抗剂BQ123阻断,而不受ETB受体拮抗剂BQ788影响。ET1作用16h对ATⅡ型细胞的增殖无显著影响。结果表明,ET1既可通过ETA受体直接促进ATⅡ细胞合成PS,又可通过其它肺细胞实现对ATⅡ细胞的间接调控  相似文献   
133.
背景:移位的髋臼骨折常需要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广泛的手术暴露可以产生许多并发症.经皮螺钉置入内固定髋臼骨折可以减少这些并发症.计算机辅助透视导航技术可以提高螺钉固定的精确度以及减少X射线透视的时间.目的:评估在透视导航指引下经皮螺钉置入内固定髋臼骨折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使用C臂透视导航设备对伴有20个髋臼损伤的18例患者行导航下髋臼骨折经皮螺钉置入内固定.采集图像后在导航下按照损伤部位分为髋臼前柱骨折和髋臼后柱骨折,分别采用不同的空心螺钉固定.置入后第2天开始进行静力性肌肉收缩以及限制性主动和被动关节活动,4周后开始部分负重锻炼.观察螺钉置入时间,验证螺钉位置偏差,观察螺钉生物相容性及置入后不良反应,随访时进行d'Aubigne and Postel评分.结果与结论:放置空心螺钉30枚.置入中每枚空心螺钉放置平均时间为24.1 min,X射线图像采集平均27.6 s.将导航下图像与真实C臂机射片进行对照,螺钉置入后验证位置平均偏差为1.5 mm,平均偏差角度为2.25°.置入后1例患者出现股神经损伤症状,2个月后恢复,该神经症状与髋臼骨折使用有限切开复位有关,与螺钉置入固定无关.置入后无感染及内固定失败.d'Aubigne and Postel评分优13例,良4例,一般1例,优良率94%.结果证实,对于无移位或移位后能够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的髋臼骨折透视导航下经皮螺钉置入内固定技术能够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骨折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4.
锁定钢板治疗髓内固定失败致无菌性骨不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锁定钢板治疗因髓内钉固定失败而造成的无菌性骨不连的疗效.方法 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因髓内钉固定失败而造成的四肢长骨无菌性骨小连患者38例,男26例,女12例;年龄9-70岁,平均39.2岁;骨不连时间6-84个月,平均16.2个月.按骨不连骨折端形态Judet分类法分型:肥大型9例,营养不良型10例,萎缩型19例,其中15例形成假关节.骨不连的部位:股骨20例,胫骨15例,肱骨3例,其中21例(占55.3%)位于长骨干骺端附近.该组病例均采用锁定钢板固定以及联合骨移植进行治疗.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1.6个月.骨不连均愈合,愈合时间4~8个月,平均5.3个月.3例(7.9%)出现切口表面感染,经治疗后均痊愈;1例(2.6%)切口延迟愈合;1例(2.6%)出现肢体短缩约2 cm.无一例发生骨折畸形愈合.末次随访时关节活动度较术前显著改善,其中30例(78.9%)功能优良,7例(18.4%)可,1例(2.6%)差.结论 对于髓内钉固定失败而造成的无菌性骨不连,采用锁定钢板进行固定是一种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尤其是针对干骺端附近的骨不连.锁定钢板联合骨移植治疗能提供可靠的固定稳定性和骨诱导、骨传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5.
成人缺血性股骨头坏死影像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成人缺血性股骨头坏死影像学的特征分布情况。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上海六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术前的X线、MRI等影像学资料及一般资料,共118例(男77例,女41例)患者,共164髋为研究对象,其中MRI资料为129髋。按照股骨头坏死Steinberg分期进行系统描述,分析股骨头坏死的面积、部位及塌陷与面积之间的关系等情况并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处理。结果男、女平均年龄分别为36.69岁和36.05岁,患者不同性别的年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4例坏死股骨头中,其中Ⅰ期为3例,Ⅱ期34例,Ⅲ期27例,Ⅳ期93例,V期7例,以Ⅲ、Ⅳ期为主(占73.17%)。在股骨头坏死区域的分布方面,位于股骨头上外侧、上外侧加头下靠近中央区等压力承重区域占76.83%(126例);在坏死面积方面,大于30%的坏死面积占84.15%(138例);在外形有塌陷方面,外形有塌陷者占60.98%(100例)。外形有塌陷者与非塌陷者在坏死面积方面比较,塌陷者坏死面积大,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RI检查发现股骨头骨髓水肿的患者占39.56%,有股关节积液的患者占61.54%。结论本组患者在坏死分期方面以Steinberg Ⅲ、Ⅳ期为主(73.17%)。股骨头坏死主要集中在应力承重区域,本组138例患者(占84.15%)的坏死面积大于30%以上,坏死面积越大者外形越容易发生塌陷。  相似文献   
136.
病人刚刚走进诊室,血压便一下子窜了上来。当大夫离开房间后,患者的压力便会减轻许多,病人说这是由于紧张造成的。医生称这种现象为“白大褂高血压”。患有“白大褂高血压”的病人,当他们面对大夫时,血压往往会突然升高。慢性高血压症的危险性是很大的,病人一旦得了高血压病,他们就会面临患中风、心脏病的危险。那么瞬间的血压上窜是否会对健康构成伤害呢?  相似文献   
137.
138.
139.
电磁和超声与骨折愈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电磁和超声对骨折愈合的有关临床、基础研究的现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0.
目的 总结铰链外固定支架松解术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早期经验.方法 2005年1~6月收治12例创伤后肘关节发生僵硬患者,男8例,女4例;年龄8~56岁,平均40岁.应用铰链外固定支架对患者僵硬肘关节进行松解.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16~26个月,平均20.8个月,患者肘关节平均最大屈曲活动度从术前的62.1°改善为术后107.1°,平均最大伸展活动度从术前的32.5°改善为术后21.7°,总平均活动范围从术前的29.6°改善为术后85.4°,Mayo评分从术前44.6分改善为术后80.4分.结论 采用铰链外固定支架松解技术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疗效显著,可有效增加僵硬肘关节的最大屈伸活动度及活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