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7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1篇
肿瘤学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酷似“轻度颅脑损伤”突然死亡或严重致残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院近年来收治2例脑外伤时仅有短暂意识丧失,伤后谈话自如或步行入院,CT 未见颅内血肿的病人,但不久突然死亡或严重致残。现报告如下:例1 男,46岁。1987年8月27日下午从2米高处跌落,枕部着地,当时意识不清15分钟,伤后诉头痛、呕吐,于40分钟后步行入院。检查:神志清楚,谈话自如,GCS15分,生命体征平稳,枕部  相似文献   
62.
我院自1987年11月开展用手提式线阵实时超声仪于颅脑手术中的超声检查,现将资料完整的27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27例颅脑占位性病变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其中男性20例,女性7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71岁,平均37岁。术前均经CT证实为脑内占位性病变。术后病理检查,垂体腺瘤6例,胶质瘤5例,脑膜瘤3例,脑血管畸形及血肿各2例,结核瘤、室管膜瘤、胶质细胞增生、神经鞘瘤、  相似文献   
63.
位于P_3段的大脑后动脉巨大动脉瘤临床罕见,我院治疗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性, 29岁,因间歇性、搏动性头痛半个月,于1991年7月18日入院,脑CT扫描示胼胝体压部下方偏左有一约2.6×2.3cm类圆形高密度阴影,DSA检查发现左侧大脑后动脉之P_3段有一边缘光滑的动脉瘤。于1991年9月9日在全麻下左枕部开颅,切口内侧缘在矢状线上,皮瓣翻向颈部。骨瓣内侧缘须到达矢状线,成形  相似文献   
64.
视神经和视交叉的临床解剖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研究视神经和视交叉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观测 15个尸体标本的视神经和视交叉的形态特征及毗邻关系。结果 :镰状皱襞沿视神经的长度为 0 .4~ 4.6mm ,1/3的视神经前段隆突 ,鞍结节均较平坦 ,多数视交叉后缘位于鞍背后方。视神经主要由垂体上前动脉供血 ,半数有分支沿视神经前行。视交叉的上面多由前交通动脉复合体供血 ,下面的内侧部多为垂体上动脉供血 ,外侧部多为颈内动脉和后交通动脉的分支供血。视神经上面覆有一层蛛网膜 ,再上面为直回下面的软脑膜 ,二膜间多数分开。结论 :国人鞍结节边界不易确定 ,按传统方法将视交叉分型有困难 ,所以宜按蝶棱与视交叉前缘间距判断前置或后置。手术中易损伤沿视神经行走的小动脉 ,电凝须特别小心。贴视神经上抬直回 ,实际上是沿粘着较少的界面分离 ,有半数需离断一些纤维小梁  相似文献   
65.
颅内金属异物是火器性颅内损伤的常见并发症。近年来,由于脑立体定向技术广泛开展.对颅内金属异物的除趋积极态度。1989年以来,我院采用立体定向及电视导引相结合的方法除颅内金属异物28例,无一例失败,现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Lilequist膜的显微解剖及其手术意义。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观测15例尸头的Lilequist膜。结果:Lilequist膜是前切迹空间的网膜结构,鞍背、动眼神经、下丘脑及基底动脉是其主要附着结构,分下丘膜、间脑膜和中脑膜三类叶,伸向内上方、后上方及后(下)方,其大小、性状及附着均有较大差异,同垂体柄和后交通动脉等有纤维联系。结论:该膜可维系鞍后诸结构的空间位置,下丘膜分隔后交通动脉池与视交叉池,间脑膜主要分隔视交叉池与脚间池,中脑膜主要分隔脚间池与桥前池,均是重要的手术标志和界面。经幕上达到基底动脉尖或上斜坡,需经过该膜,可较安全地切开。  相似文献   
67.
放射外科组织病理改变(附4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放射外科治疗的放射生物学效应。方法:报告4例放射外科治疗的手术病理改变,与影像改变及治疗计划等对照研究,结合献复习,探讨放射生物机理。结果:4例出现不同程度变性、坏死、组织吸收及水肿反应.有剂量及时间依赖性。结论:放射外科治疗后病灶早期改变是血脑屏障紊乱和靶细胞超微结构改变,逐步出现水肿期、坏死期、吸收期及瘢痕期。在坏死期及吸收早期,从治疗体积中心向外依次为坏死区、变性与反应区、水肿医,分别与计算机体层摄影(CT)或磁共振成像(MRI)的中央无强化区、强化环、周围低密度或长T1长T2水肿样信号区相对应,水肿样改变主要与灶周剂量较高有关。坏死是靶细胞辐射损伤与血管闭塞相结合的结果,后为管壁增厚和血栓形成所致。糖皮质激素对灶周水肿的疗效与血管壁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8.
巨型垂体腺瘤经蝶窦显微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巨型垂体腺瘤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经蝶窦显微手术治疗7例直径大于4cm的巨型垂体腺瘤,介绍手术的适应证和显微手术的技术。结果:本组肿瘤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及严重的手术并发症。结论:经蝶窦显微手术治疗巨型垂体腺瘤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9.
告6例无法手术切平分秋色的脑血管畸形引起的频发性癫病,采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后癫痫发作得到明显的控制。本文就其可能的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颈动脉池的解剖特征及其手术意义。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观测28侧尸颅的颈动脉池。结果:颈动脉池包绕颈内动脉床突上段,上壁为嗅池底壁,下壁为铺于海锦窦上面的蛛网膜,内侧与视交叉池常有纤维网壁相隔,外侧与外侧袭池亦常有网膜相隔。颈内动脉与池内侧壁间常有纤维小梁相连,有的与鞍隔上面蛛网膜粘贴。43%的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发出细小的前床突支。结论:翼点入路手术中,抬起眶回及嗅池后部时,亦将覆盖前床突、前岩床皱臂的蛛网膜向上内翻开,形成人为的颈动脉池外上壁。打开颈动脉池时应注意前床突支,可因牵拉而酷似蛛网膜条索。适当的纤维松解有利于颈内动脉的推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