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3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免疫细胞在SARS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并探讨免疫细胞标志物及其活化抗原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SAR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14种免疫细胞标志物及其活化抗原,用免疫组化DAB及碱性磷酸酶(AP)双重染色法检测3例SARS尸检病变肺、脾、淋巴结免疫细胞及其活性表达情况。结果(1)病变肺、脾、淋巴结内均可见大量增生的单核巨噬细胞,部分经CD25标记显示阳性(活化单核巨噬细胞)。(2)肺组织炎症灶内可见散在的CD45RO阳性T淋巴细胞,而l(167阳性的T淋巴细胞(活化T淋巴细胞)则很少表达。(3)淋巴结内经l(167及CD45RO双染标记的T淋巴细胞(活化的T淋巴细胞)呈散在阳性;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均明显减少,CD4^ 、CD8^ T淋巴细胞及NK细胞减少则更为严重。结论 单核巨噬细胞在SARS发病过程中活性显著增加,为主要反应细胞,而T淋巴细胞亚群则显著减少。单核细胞及T淋巴细胞可能在SARS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2.
原位杂交检测尸检组织中SARS-CoV R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分子水平检测急性重症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的病变组织中SARS病毒(SARS-associated coronavirus, SARS-CoV)的存在和分布情况。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因SARS死亡患者的肺、脾脏、淋巴结、垂体、胰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胃肠道、皮肤、脑、肝、肾、血管、四肢横纹肌组织、骨髓、心脏、卵巢、子宫和睾丸等组织的SARS-CoV RNA的表达和定位。结果尸检组织多部位(包括肺泡上皮细胞、气管及支气管浆液腺上皮细胞、肺内单核/巨噬细胞、脾脏和淋巴结的单核/巨噬细胞、胰腺腺泡细胞、垂体嗜酸性细胞、肾上腺皮质细胞、甲状旁腺嗜酸性细胞、食道鳞状上皮、胃肠道上皮细胞及胃粘膜壁细胞、皮肤汗腺细胞、大脑神经元细胞、肝细胞、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骨髓早幼粒细胞及小静脉内皮细胞)SARS-CoV RNA阳性。结论SARS-CoV可侵犯全身多种器官;SARS-CoV在机体的分布情况与冠状病毒受体CD13分布相似;皮肤汗腺、消化道上皮及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SARS-CoV RNA阳性对确定SARS传播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3.
广东地区2037例大肠癌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大肠癌发病特点。方法统计南方医院1986~2002年经病理确诊的所有大肠癌病例并进行分析。结果17年共收治大肠癌2 037例,其中男性患者1 165(57.19%)例、女性患者872(42.81%)例,男女比例为1.34∶1。41~70岁为发病高峰(70.74%)。发病人数从1994年来呈现较快增长的趋势。直肠仍为大肠癌的最好发部位(55.87%),但结肠癌有明显上升趋势(44.13%)。与中老年大肠癌病人相比,青年病人(年龄≤40岁)右半结肠癌发生率较高。根据Dukes分期,B、C和D三期病例共占96.17%,表明大肠癌患者就诊时大部分已为中、晚期。组织学类型主要为高、中分化腺癌(71.18%),而低分化癌、粘液癌也有较高比例(21.11%)。青年大肠癌以低分化癌及粘液癌居多(35.96%),远高于中老年患者(12.74%),按Dukes分期则以C、D两期所占比例多。结论该地区大肠癌呈较快增长趋势,且患者就诊时多为中晚期。由于青年大肠癌多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因此对大肠癌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提高病人生存率。  相似文献   
94.
目的 建立表达KIAA1173基因的鼻咽癌6-10B细胞模型,并观察转染细胞的生物学活性。方法 从新鲜肌肉组织中提取总RNA,采取逆转录PCR得到人KIAA1173基因cDNA。获得的人KIAA1173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进行酶切和序列鉴定。将重组质粒pcDNA3.1(+)-KIAA1173和空载体利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转入鼻咽癌6-10B细胞,经G418筛选阳性克隆。用RT-PCR、原位杂交及免疫细胞化学等方法检测KIAA1173基因在6-10B细胞中的稳定表达情况,并通过MTT法、肿瘤细胞侵袭实验及裸鼠体内成瘤性实验方法,检测KIAA1173基因对鼻咽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及成瘤能力的影响。以空白质粒转染组作为对照。结果 在mRNA和蛋白水平证实,转染细胞内有KIAA1173基因的高表达,表明细胞可表达人KIAA1173基因。6-10B在转染了pcDNA3.1(+)-KIAA1173后,较转染空载体pcDNA3.1(+),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侵袭能力及裸鼠体内成瘤能力明显降低(P<0.05)。结论 结果提示KIAA1173基因可能是一鼻咽癌肿瘤抑制基因。获得生物学活性稳定的KIAA1173基因高表达的鼻咽癌细胞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5.
目的 观察大鼠角膜组织中共刺激分子CD86(B7-2)的原位表达,以了解共刺激分子在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制作大鼠角膜移植模型,观察角膜透明度、新生血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86在角膜、脾脏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术后角膜植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新生血管,角膜水肿、混浊,基质增厚。CD86在正常的角膜组织中无阳性表达;在移植后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的角膜上皮层中有大量阳性细胞表达。在脾脏的阳性细胞表达与文献报道的一致。结论 共刺激分子CD86在移植后发生排斥的角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可能与免疫排斥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6.
陈国权  张进华 《中国药师》2022,(10):1776-1779
摘要:灾难性抗磷脂综合征是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特征为快速进展的多脏器血栓形成和高滴度抗磷脂抗体。合并多发动脉栓塞的灾难性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病例临床罕见。糖皮质激素冲击、血浆置换和(或)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抗凝的“三联治疗”是首选方案。抗凝治疗是决定患者长期预后和复发的关键因素。本文旨在探讨1例灾难性抗磷脂综合征合并多发动脉栓塞患者的抗凝治疗策略,为临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7.
达比加群是近年来用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脑卒中预防的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类新型口服抗凝血药(new oral anticoagulant,NOAC),推荐用于无禁忌证的初始抗凝治疗患者或华法林抗凝达标不佳的患者。在临床实践中,仍偶见依从性良好的心房颤动患者在使用NOAC进行规律抗凝治疗期间有左心耳血栓(left atrial appendage thrombus,LAAT)形成。这是机体本身的原因还是药物的疗效或安全性问题值得探讨。本文就规律口服达比加群抗凝治疗期间发生LAAT形成的原因进行综述与分析,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
目的 观察基因多态性指导静脉血栓患者华法林个体化给药方案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的队列研究方法,分别建立基因给药组和固定剂量组2个队列。基因给药组病例的华法林初始剂量根据该患者华法林相关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采用IWPC模型制定华法林初始给药方案;固定剂量组初始给药方案为华法林3 mg·d-1。收集入组病例病理生理指标,并随访3个月。比较2组病例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基因给药组华法林治疗后达到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ratio,INR)的时间[(5.65±2.30)d]比固定剂量组[(8.51±3.97)d]快(P<0.001)。使用华法林2周及4周后基因给药组时间百分比(time in therapeutic range,TTR)分别达到73.00%和78.26%,显著高于固定剂量组[TTR百分比值分别为58.11% (P=0.001)和64.67% (P<0.001)];但4周后TTR在2组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基因给药组小出血事件发生率比固定剂量组少(P<0.05),但异常INR值(INR≥4.0)以及主要的出血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因给药组华法林的临床疗效优于固定剂量组,同时小出血事件发生率较固定剂量组少。  相似文献   
99.
目的测定布氏田鼠对抗凝血灭鼠剂溴敌隆的敏感性,为检验该鼠的抗药性提供参数。方法实验室单鼠笼养无选择摄食试验:雌雄分开,随机分组,按5个不同食毒期供给浓度为0.0005%的溴敌隆毒饵;用Bliss计算机程序,计算不同食毒期与对应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布氏田鼠对溴敌隆的敏感性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b〉0.05,PLFP50〉0.05);雌雄数据合并计算,得毒力回归线y=3.35+4.81x,LFP50和LFP99及其95%置信限分别为2.20(1.88~2.58)d和6.71(4.48~10.05)d。结论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以致死99%敏感靶标鼠种的食毒期(LFP99)取整天数作为抗药性检验标准,布氏田鼠摄食浓度为0.0005%溴敌隆毒饵10d存活即为抗性鼠。  相似文献   
100.
SARS病变组织细胞凋亡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检测SARS病变组织标本中的细胞凋亡情况和凋亡细胞类型,探讨细胞凋亡在SARS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DNA片段原位末端检测和免疫组化碱性磷酸酶法单染和双染检测正常组织和SARS病变组织中的细胞凋亡以及白细胞分化相关抗原CD3、CD4、CD8、CD45RA、CD20、CD68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SARS病人的脾脏、肺组织和淋巴结细胞凋亡明显增多,凋亡细胞包括肺泡上皮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等;各病变组织内均有大量CD68 单核/巨噬细胞;病变肺组织基本没有CD45RA /CD20 B细胞和CD4 /CD8 T细胞浸润,淋巴结和脾脏的CD4 /CD8 T细胞、CD45RA /CD20 B细胞也明显减少,现存的具有上述抗原特性的T细胞和B细胞较少凋亡。结论(1)细胞凋亡现象在SARS病变组织中普遍存在,提示细胞凋亡在SARS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2)病变组织内浸润的炎细胞主要为单核细胞,说明单核细胞可能在SARS发病中起重要作用;(3)淋巴结和脾脏的细胞凋亡现象和CD4 /CD8 T细胞及CD45RA /CD20 B细胞减少提示SARS病毒可能对免疫细胞有一定的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