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7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68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35篇
基础医学   61篇
口腔科学   59篇
临床医学   366篇
内科学   139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70篇
外科学   67篇
综合类   471篇
预防医学   181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210篇
  7篇
中国医学   167篇
肿瘤学   8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7 毫秒
51.
肺炎是婴幼儿常见病,世界卫生组织(WHO)2005年统计,全世界每年死于肺炎的〈5岁的儿童大约有200万,占总死亡的19%。我国每年死于肺炎的〈5岁的儿童大约有35万,占全世界儿童肺炎死亡的10%,占我国婴儿死亡死因的首位。为了解本地区婴幼儿肺炎的流行情况,本文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5岁以下肺炎住院患儿,分析物理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资料,了解婴幼儿呼吸及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流行病学,为防治婴幼儿肺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2.
53.
目的探讨适合西藏林芝地区的临床药师培养模式,促进该地区临床药学发展。方法以资料检索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调查西藏林芝地区临床药学现状和住院患者特点,进而提出当地临床药师培训模式。结果西藏林芝地区临床药学工作尚未起步,应结合当地临床药学现状和住院患者特点制订临床药师培养大纲。结论林芝地区临床药师培养应降低培训门槛,以普及通科培训为主,培训内容应侧重感染性疾病的药物治疗、慢病药物治疗管理、高原病的药物治疗,以及中毒的药物救治等。  相似文献   
54.
颜面再发性皮炎为颜面部轻度红斑、鳞屑性皮炎,在春秋季容易反复发作亦称复发性潮红脱屑性颜面红皮症。多见于女性,多表现为初起于眼周,逐渐扩展至全面部的红斑、细小米糠状鳞屑,自觉瘙痒[1]。皮炎在颜面的反复发作伴有明显的瘙痒症状,给许多女性的工作及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笔者采用蓝科肤宁联合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5.
正宫外孕近几年发病风险呈上升趋势,在孕产妇死亡的原因中所占比例较大,而且对宫外孕患者以后的再生育也会形成严重影响。宫外孕又称异位妊娠,是妇产科最常见的急腹症,它是由于受精卵在子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e IF-4E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表达及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用外科手术切除NSCLC组织60例以及癌旁正常组织30例作为对照,通过免疫组化检测癌组织以及正常肺组织中el F-4E的表达。NSCLC患者术后接受榄香烯顺铂治疗至少两周以上。比较el F-4E在癌组织以及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e IF-4E阴性表达患者和阳性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和化疗效果。结果 e IF-4E在NSCLC患者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e IF-4E阴性表达患者的OS较阳性患者明显延长,阳性表达患者的化疗完全缓解率亦显著低于e IF-4E阴性表达患者(P<0.01)。结论 e IF-4E可能成为NSCLC诊断的标志物,e IF-4E表达水平检测可用于NSCLC患者个体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57.
目的 通过分析孕产妇不规则抗体产生的频率与特异性,探讨不规则抗体筛查在孕产妇整个妊娠周期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法对2010年1月-2020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输血医学科生产备血的孕产妇做不规则抗体筛查,对抗体筛查结果阳性的做进一步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 11 169例抗体筛查结果中52例为阳性(0.47%),其中Rh血型系统26例(50.0%);MNS血型系统9例(17.3%);Lewis血型系统5例(9.6%);kidd血型系统1例(1.9%);3例(5.8%)抗体水平较弱,未检出特异性;1例(1.9%)温自身抗体;7例(13.5%)患者拒绝检测。A型Rh阳性15例;B型Rh阳性9例;O型Rh阳性11例;AB型Rh阳性4例;A型Rh阴性4例;B型Rh阴性5例;O型Rh阴性2例;AB型Rh阴性2例。结论 孕产妇抗体筛查阳性不仅会造成交叉配血困难,给安全输血带来难度,而且会造成妊娠生产不良反应,严重的会发生新生儿溶血病。整个妊娠周期的不规则抗体筛查是保障孕产妇安全生产,早预防、早治疗新生儿溶血病,以及孕产妇安全输血的前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8.
目的 使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探究糖尿病肾病基因的协同共表达,寻找糖尿病肾病发病的潜在关键基因.方法 从GEO数据库下载GSE30122表达谱数据,根据基因的相关性,构建基因共表达模块,并计算模块基因与疾病的相关性,选取与疾病显著相关的关键模块,使用R包clusterprofiler数据库进行GO与KEGG富集分析,并根据基因log FC值与富集最显著的通路关联并分析.结果 MEturquoise模块与疾病呈显著相关性(P=0.02);利用limma包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与关键模块中基因取交集,共得到201个共有关键基因,主要富集于细胞黏附分子、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细胞黏附分子中的CDH3、F11R、VTCN1表达下调,ITGA8、NECTIN2、NTNG1表达上调;AGE-RAGE信号通路中MAPK13表达上调,而COL4A3、PLCE1、PLCG2、VEGFA表达下调.结论 细胞黏附分子中的CDH3、F11R、VTCN1、ITGA8、NECTIN2、NTNG1等基因与AGE-RAGE信号通路中的MAPK13、COL4A3、PLCE1、PLCG2、VEGFA等基因可能在DN的发生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9.
苏江  王彩霞  王琦  杨斌  朱梅  潘海燕  张蓉 《医学临床研究》2021,38(12):1874-1877
[目的]家庭医生签约制度下的全科团队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改良生酮饮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诊治100例T2DM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家庭医生签约制度下的全科团队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门诊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9个月和18个月后血糖控制效果、血脂水平、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情况、自我管理行为、干预满意度.[结果]干预9个月、18个月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低于对照组,血糖监测、运动、足部护理、饮食等自我管理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干预18个月后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血脂四项指标、药物服用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8个月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干预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干预期间肝、肾功能均无异常.[结论]家庭医生签约制度下的全科团队应用于T2DM患者改良生酮饮食治疗中能提高患者自律性和自我管理意识,提升血糖控制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 评价短期(3~6个月)与长期(12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病例包括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无症状心肌缺血,均为原位血管病变。临床观察终点为: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卒中、支架内血栓形成、靶病变再血管化治疗、严重出血、净不良临床事件(net adverse clinical event)。通过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等中、英文数据库及手工检索,对符合条件的随机对照研究经质量评估、数据提取,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计纳入12项随机对照研究。Detsky评分均大于5分。共计25 949个病例,随访率97.9%。两组在全因死亡(OR=0.86,95%CI 0.71~1.05,P=0.14)、心源性死亡(OR=0.94,95% CI 0.70~1.25,P=0.67)、支架血栓形成(OR=1.36,95%CI 0.94~1.98,P=0.11)、卒中(OR=1.01,95%CI 0.71~1.42,P=0.98)、靶病变再血管化(OR=0.121,95%CI 0.94~1.55,P=0.14)及净不良临床事件(OR=0.98,95%CI 0.83~1.14,P=0.75)均无明显差别;短期组随访期间心肌梗死发生率高于长期组(OR=1.27,95%CI 1.02~1.59,P=0.04),长期组严重出血的比例明显增加(OR=0.69,95%CI 0.50~0.95,P=0.02)。亚洲人群研究结果:长期治疗组全因死亡高于短期组(OR=0.72,95%CI 0.53~0.97,P=0.03),两组严重出血无明显差别。结论 依据限定的临床观察终点,短期双联抗血小板疗效不劣于长期组;7项亚组人群研究,长期组全因死亡率高,不排除与样本量偏少产生的偏移及(或)人群的个体差异有关,结果还有待进一步验证。此结果可作为临床工作警示,依据患者出血风险及冠状动脉病变结果个体化调整双联抗血小板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