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7篇
  2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南京地区新生儿高苯丙氨酸血症筛查27年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南京地区新生儿高苯丙氨酸血症的发生率、分型、治疗及预后.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择1985年9月1日至2012年9月1日共27年在南京地区出生的新生儿,在新生儿出生72h已充分哺乳后采集足跟血,于新生儿出生后20 d内由南京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采用荧光定量法测定血苯丙氨酸浓度.对确诊高苯丙氨酸血症的81例患儿进行四氢生物蝶呤负荷试验、尿蝶呤谱分析和红细胞二氢蝶啶还原酶活性测定以鉴别诊断.治疗随访期间定期监测血苯丙氨酸浓度与智能发育水平,并进行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分析.采用方差分析、LSD法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研究血苯丙氨酸浓度与智能发育的关系.结果 (1)南京地区新生儿高苯丙氨酸血症的发生率为1/8800(81/712 818),确诊的81例高苯丙氨酸血症患儿中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症78例(96.3%),其中经典型苯丙酮尿症37例,轻度苯丙酮尿症23例,轻度高苯丙氨酸症18例;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3例(3.7%),均为6-丙酮酰四氢蝶呤合成酶缺乏症.(2)81例高苯丙氨酸血症患儿中8例放弃治疗,其中2例死亡,6例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智能发育落后,1例合并癫痫;6例治疗过程中失访;坚持治疗的67例高苯丙氨酸血症患儿末次随访年龄为3个月~26岁.55例接受智能发育评估的患儿中5例患儿智能发育异常(智商<75分).(3)智能发育水平与血苯丙氨酸控制浓度呈负相关(r=-0.53,P<0.05),与血苯丙氨酸初始浓度无相关性(r=-0.39,P>0.05).(4) 20例接受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分析患儿共携带18种PAH基因突变,其中突变频率最高的为EX6-96A>G和R241C(34.28%).结论 南京地区新生儿高苯丙氨酸血症的发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早期诊断并规范治疗的患儿90%以上智能发育正常.南京地区PAH基因的突变热点为EX6-96A>G和R241C,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2.
目的:应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whole exome sequencing, WES)对患有语言运动发育迟缓及严重智力障碍的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分析,探讨基因水平的遗传学病因并明确临床诊断,进一步指导妊娠。方法: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DNA,采用外显子捕获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检测。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 2015)标准对患儿及父母检测出的变异进行致病性判定,结合患儿表型寻找致病基因及位点。利用Sanger测序法对致病位点进行验证。结果:患儿GNB1基因第7号外显子c.346 G>A (p.G116S)位点杂合错义突变为致病位点,患儿父母该位点均为野生型,此变异为患儿的新发突变。Sanger测序验证结果与外显子捕获测序结果一致。患儿为常染色体显性智力低下42型(Autosomal dominant mental retardation-42, MRD42)患者。结论:应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可对语言运动发育迟缓伴严重智力低下的患儿进行诊断,明确了该患儿的致病原因,有助于家系的遗传咨询并为再生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3.
目的:通过自制血铅质控物及室内质量控制,监控血铅检测结果。方法:抽取健康人静脉全血,经抗凝处理后分装并低温保存。每次血铅检测时取一支复溶,随待测标本检测,常规用于血铅检测的室内质量控制。结果:自制全血质控物稳定、可靠。结论:自制全血质控物用于血铅检测,方法简单易行,适合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血铅检测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膈肌水平腹主动脉异常频谱对主动脉缩窄及主动脉弓离断的间接诊断价值。方法对17例腹主动脉异常频谱患儿和26例健康小儿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测量其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和血流加速时间(AT);17例异常频谱患儿于超声检查1周内行相关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17例患儿腹主动脉异常血流频谱均表现为低流速低搏动的连续频谱,其中主动脉缩窄13例,主动脉弓离断4例,均经相关血管造影证实。异常频谱患儿PSV和AT分别为(0.46±0.07)m/s和(0.25±0.09)s,健康小儿PSV和AT分别为(0.87±0.22)m/s和(0.14±0.06)s,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膈肌水平腹主动脉低流速低搏动的异常频谱可作为相应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要间接声像图征象,可提高超声检出率,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85.
目的用外显子捕获-高通量测序(exon-capture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EC-HTS)技术寻找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胎儿可能存在的遗传学致病性证据,并探讨其在产前分子遗传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经超声心动图发现且G显带和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 CGH)分析结果均正常的9例TOF胎儿作为研究对象,以63个人类已知的先天性心脏病致病基因作为检测靶点制作捕获芯片,用EC-HTS技术进行检测,数据经过Calling、数据库比对、软件分析得到最终病理性突变位点;并用Sanger测序对其进行验证。结果在9例胎儿中共检测到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732个,结果经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致病性突变位点3个:CITED2 c.574_579 del AGCGGC(p.S192_G193del纯合突变,CHD7c.2550_2554 del GAGAA(p.K850Nfs*6)杂合突变,NOTCH2 c.4918TC(p.F1640L)杂合突变。Sanger测序结果验证了这3个突变位点的真实存在,父母溯源检测发现这3个点突变均为新发突变。结论用靶向性EC-HTS技术发现了3例TOF胎儿存在病理性基因突变,可能为其致病的遗传学病因。  相似文献   
86.
目的 建立21-羟化酶缺陷症的基因诊断方法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9例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儿血样,采用全长基因直接测序法分析21-羟化酶编码基因CYP21A2的点突变,同时采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技术和位点特异性PCR-酶切多态分析大片段的CYP21A2基因缺失或(和)转换突变.同时对患儿的双亲也进行了基因检测.结果 9例患儿共发现点突变5种,分别为IVS2 13A/C>G(9个等位基因)、p.Arg356Trp(1个等位基因)、Cluster E6(1个等位基因)、p.Gln318X(1个等位基因)和Prom cony(1个等位基因).除Prom conv不能明确其功能外,其它4种均为致病突变.检测到的基因缺失或(和)转换突变有两种,一种为大片段缺失,导致CYP21A2基因单拷贝缺失,共发现3例患者(3个等位基因),另一种为CYP21A2基因重排后形成的CYP21 A1 P/CYP21A2嵌合基因,共发现3例患者(3个等位基因),并应用建立的基因诊断方案确定了全部患者的基因型.所有的突变均遗传自亲代.结论 建立了21-羟化酶缺陷症的基因诊断方法.该方法不仅能特异性地检测点突变,而且能够检测大片段的缺失或(和)转换突变,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磁珠法DNA提取技术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LPA)检测样品制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用半自动磁珠法和手工离心柱法提取1例21-羟化酶缺乏症患者和16例健康男性外周血、16例羊水细胞标本的基因组DNA,用MLPA法检测CYP21A2基因拷贝数,比较两种方法制备DNA的质量及MLPA结果。用磁珠法提取200例羊水细胞DNA,MLPA法检测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表达情况。结果磁珠法提取外周血DNA的浓度和总量均高于离心柱法(P0.05)。两种方法提取羊水DNA浓度相当,磁珠法所得总量较高(P0.05)。21-羟化酶缺乏症患者CYP21A2基因拷贝数比值接近0.5。200例羊水标本中检出正常二倍体188例,21三体9例,18三体2例,特纳(Turner)综合征(45,X)1例,与核型分析结果一致。结论磁珠法制备的外周血和羊水细胞DNA适用于MLPA检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8.
患者男,62岁,因排尿不畅,夜尿增多2年,血尿2~3 d来院就诊.入院查体:心肺(一),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双肾区扣痛(一),双下肢无明显水肿.直肠指检:前列腺Ⅱ度增生,质中,中央沟变浅,无压痛,未触及明显结节.尿常规:蛋白  相似文献   
89.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蚁参蠲痹胶囊中丹参酮Ⅰ、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方法 采用Agilent 5 TC-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02%磷酸(75:25);检测波长为270 nm;体积流量为1.0 mL/min.结果 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分别在浓度为1...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膝关节类风湿关节炎超声诊断的价值及超声评分系统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丽水市两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膝关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00例作为观察组,另收集同期健康成人5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膝关节滑膜厚度、增生滑膜内血管检出率、超声评分、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活动度评分、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髌上囊积液、髌下囊积液、关节腔积液、膝关节软骨和骨表面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膝关节滑膜厚度[(0.50±0.19)cm vs.(0.13±0.05)cm,P=0.000]、髌上囊液体深度[(0.62±0.27)cm vs.(0.23±0.05)cm,P=0.000]、髌下囊液体深度[(0.58±0.12)cm vs.(0.21±0.04)cm,P=0.000]、关节腔液体深度[(0.48±0.28)cm vs.(0.12±0.08) cm,P=0.000]、红细胞沉降率[(43.29±12.58)mm/h vs.(12.95±4.39)mm/h,P=0.000]、C反应蛋白水平[(8.95±3.29)mg/L vs.(3.29±1.54)mg/L,P=0.000]、增生滑膜内血管检出率(84.20% vs.13.00%,P=0.000)均明显增加.且超声评分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红细胞沉降率、髌上囊液体深度、髌下囊液体深度和关节腔液体深度均呈正相关(r=0.583、0.258、0.383、0.219、0.228、0.248,均P<0.05).结论 超声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超声评分系统可以较好地反映患者的疾病严重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