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103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211.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中保护缺氧缺糖(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损伤PC12细胞的主要药味。方法:将补阳还五汤中7种单味药(黄芪、赤芍、当归尾、地龙、川芎、桃仁、红花)作为实验因素,每个因素选取有或无2个水平,按L8(27)正交试验表设计8种拆方。普通级新西兰兔分为9组,空白血清组和8个拆方含药血清组,分别ig蒸馏水和临床等效剂量5倍的拆方药液,24 h内连续ig 3次后,提取血清。运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和微量酶标法,以细胞活力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释放量为指标,观察10%补阳还五汤及其拆方含药血清对OGD损伤18h的PC12细胞的影响。结果:PC12细胞OGD损伤后,其LDH释放量增加(P<0.01),补阳还五汤能显著抑制OGD损伤PC12细胞的LDH释放量(P<0.01)。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含黄芪、当归尾、赤芍的拆方组其细胞活力显著增加(P<0.01),LDH释放量显著降低(P<0.01);而含桃仁的拆方组其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1),含地龙的拆方组其LDH释放量显著升高(P<0.01);红花、川芎对细胞活力及LDH释放量的作用不明显。结论:补阳还五汤对OGD损伤PC1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中黄芪、当归尾、赤芍是保护OGD损伤PC12细胞的主要药味,桃仁、地龙可加重PC12细胞OGD损伤,红花、川芎对细胞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212.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在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伴心血管危险因素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心血管内科门诊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332例,男134例,女198例,年龄(61.4±8.7)岁为研究对象。根据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按伴危险因素分层分为4组:Ⅰ组无其他危险因素者50例、Ⅱ组伴1~2个危险因素者134例、Ⅲ组≥3个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或合并糖尿病者103例、Ⅳ组并存的临床情况者4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血清PAF浓度进行检测,按PAF不同浓度进行分级,PAF1ng/mL,5ng/mLPAF≥1ng/mL,15ng/mLPAF≥5ng/mL,PAF≥15ng/mL共4级并进行比较。结果血清PAF浓度由低到高例数比例Ⅰ组为40%,42%,10%,8%例;Ⅱ组为68%,42%,25%,9%例;Ⅲ组为12%,14%,34%,41%例;Ⅳ组为9%,20%,31%,40%例。经等级资料秩和检验,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提示4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χ2=68.959,P=0.000)。等级资料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 Test检验:Ⅰ组与Ⅱ组Z=-2.624,P=0.009;Ⅰ组与Ⅲ组Z=-6.442,P=0.000;Ⅰ组与Ⅳ组Z=-4.940,P=0.000;Ⅱ组与Ⅲ组Z=-6.534,P=0.000;Ⅱ组与Ⅳ组Z=-3.924,P=0.000;Ⅲ组与Ⅳ组Z=-0.827,P=0.408。结论检测PAF浓度对高血压伴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患者的病情评估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13.
综述了国内外戒毒药物的研究进展,对毒品成瘾性的理论基础和近几年来戒断症状的治疗等作一总结。介绍了成瘾机制、检测方法、诊断药物、治疗药物(包括阿片受体激动剂、非阿片受体激动剂、中医戒毒药物)、预防复吸药物。  相似文献   
214.
目的探讨溢乳症患者乳头溢液中垂体泌乳素(PRL)含量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PRL免疫化学发光检测法,对17例溢乳症患者(溢乳组)血清和乳头溢液中PRL含量进行测定,并与正常哺乳期妇女(哺乳组)及非哺乳期健康妇女(正常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溢乳组血清PRL值为(52.99±52.95)ng/mL,而哺乳组血清PRL值为(50.09±43.66)ng/mL,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溢乳组血清PRL值明显高于正常组(17.29±14.32)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哺乳组血清PRL值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溢乳组乳头溢液中PRL值为(59.74±54.68)ng/mL,哺乳组乳汁中PRL值为(22.27±6.91)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溢乳组血清和乳头溢液中PRL值差异无明显(P>0.05).结论溢乳症患者血清和乳头溢液中PRL值均呈病理性升高,乳头溢液中PRL含量检测可望作为溢乳症患者一个新的无创性的诊断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215.
患者王某,女,20岁。住院号114778。因右额、面、眼睑、眶下、颊及上唇大面积血管瘤于1982年3月20日入院。该患者自出生后发现右面部有紫红色包块。随着年龄长大而病变范围逐渐增大。病人迫切要求治疗。家族史:患者祖母患全身皮肤鱼鳞病。其兄弟  相似文献   
216.
对于裂隙宽的单侧三度唇裂,用旋转推进(Millard氏法)修复,常显患侧唇高不足,上唇平坦,没有婴幼儿所特有的栩栩如生的“噘嘴”状态。我科自1975年开始对Mustard氏法略加修改成改良矩形瓣,用以修复单侧三度唇裂,共30例,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17.
目的通过观察伤科接骨片对家兔骨折模型骨形态计量学静态学参数的影响,探讨该药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方法将36只雄性新西兰家兔制成右侧桡骨中上1/3标准骨折模型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伤科接骨片组,每组18只.每组实验动物又分3个亚组,即11天处死组(Ⅰ组)、21天处死组(Ⅱ组)和35天处死组(Ⅲ组),每亚组6只.术后第2天开始给药,于术后第11、21、35天分别处死各亚组动物,取骨痂上下共1 cm的骨组织进行不脱钙骨切片,用计算机半自动图像数字化分析仪测量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结果骨折愈合过程中膜内成骨的计量学静态参数在11天时,伤科接骨片组骨小梁数量(Tb*N)较空白对照组高(P<0.05),而骨小梁分离度(Tb.Sp)较空白对照组低(P<0.05);21和35天时,伤科接骨片组骨计量学静态参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科接骨片是通过增加骨折愈合早期膜内成骨过程中骨小梁的数量和使骨小梁结构变得致密,而促进骨折愈合的.  相似文献   
218.
目的:探讨穴位(风池、风府、肩井、翳风、百会、太阳)手法推拿治疗对颈性眩晕的疗效和TCD,及其血液D-二聚体(DDi)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颈性眩晕患者16例,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穴位手法推拿治疗组(治疗组)80例和口服西比灵加能量合剂组(对照组)80例,连续治疗3周,观察治疗前后眩晕、颈肩痛、头痛等临床体征积分和血液DDi含量变化.结果:两组间疗效经Ridit分析具有明显差异(u=3.6169,P<0.01),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眩晕计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颈肩痛、头痛计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基底动脉、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的收期最大血流速度(P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而基底动脉的TAM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但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的时间平均血流速度(TAM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后血液DDi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血液DDi含量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失访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11.1528,P<0.01).结论:穴位手法可明显改善颈性眩晕患者的眩晕、颈肩痛和头痛等症状,提高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和降低血液中DDi含量,其疗效与穴位手法推拿治疗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和血液理化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219.
3种高血压治疗方案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单独使用拜新同、拜新同与科素亚合用或与海捷亚合用治疗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的3组方案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 选择45例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15例.拜新同组:单用拜新同30mg,qd;拜新同与科素亚合用组:拜新同30mg,qd,加科素亚50 mg,qd;拜新同与海捷亚合用组:拜新同30mg,qd,加海捷亚62.5mg,qd;3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3组治疗疗效.结果 3组治疗方案在治疗中、重度高血压上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成本也有显著差异.结论 拜新同联合海捷亚疗效高且更为经济.  相似文献   
220.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发病与节气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597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发病节气,作圆形统计分析,计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发病节气高峰朝,观察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特点。结果1597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发病在节气上均无一定集中性,未发现特定的发病高峰期。上年小满至当年的惊蛰为相对高发病节气。结论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发病在节气上无特定的发病高峰期,一年四季均需积极预防并加强在相对高发病节气的预防,以降低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