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5篇 |
免费 | 19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9篇 |
临床医学 | 14篇 |
内科学 | 13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6篇 |
外科学 | 103篇 |
综合类 | 21篇 |
药学 | 5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研究对比改良Sugiura术与Hassab术治疗乙肝肝硬化相关性门脉高压症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7月在我科行改良Sugiura术或Hassab术的满足研究条件的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对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术后食管静脉曲张的改变情况和再出血率等进行对比研究和统计分析。结果改良Sugiura术式组与Hassab术式组比较,术中出血量有增加(P0.001)、手术时间延长(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Sugiura术式组术后食管静脉曲张改善率优于Hassab术式组(P0.001),根除率高于Hassab术式组(P0.001),再出血率均低于Hassab术式组(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Sugiura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彻底性优于Hassab术,有利于控制再出血,改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外科治疗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8例HCC合并PVTT患者临床资料,其中50例行手术(规则半肝+癌栓及受累门静脉切除术或不规则肝切除+门脉癌栓取出术)+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联合治疗组);18例患者单纯口服索拉非尼治疗(索拉非尼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患者中,11例PVTT侵犯门静脉二级及以上分支,39例侵犯门静脉一级分支;索拉非尼治疗组患者PVTT侵犯部位均为门静脉一级分支。分析患者0.5、1、2、3年生存率、总生存时间(OS)、疾病进展时间(TTP)。结果:联合治疗组PVTT侵犯门静脉二级及以上分支患者与侵犯门静脉一级分支患者0.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0.9%、18.2%、9.1%与87.2%、51.3%、15.4%、5.1%;索拉非尼治疗组0.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3.3%、33.3%、0%、0%。联合治疗组PVTT侵犯门静脉二级及以上分支患者与侵犯门静脉一级分支患者中位OS为16个月与12个月,中位TTP为7个月与5个月;索拉非尼治疗组中位OS为9个月,中位TTP为4个月。统计学分析显示,联合治疗组无论是PVTT侵犯门静脉二级及以上分支或侵犯门静脉一级分支患者中位OS及中位TTP均明显长于索拉非尼治疗组(均P<0.05)。结论:对于合并门静脉一级及以上分支癌栓的晚期HCC患者,可行外科手术联合术后TACE治疗,且疗效优于单纯索拉非尼治疗。
相似文献53.
手助腹腔镜与开腹巨脾切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手助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巨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8月~2011年6月,将40例巨脾按患者意愿分成2组各20例,分别进行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hand-assisted laparoscopic splenectomy,HALS)和传统开腹脾切除术(open splenectomy,OS),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 20例HALS组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腹。与OS组相比,HALS组手术时间长[(110.9±37.2)min vs.(80.2±20.7)min,t=3.225,P=0.003],术中出血量少[(205.2±70.7)ml vs.(390.7±175.1)ml,t=-4.393,P=0.000],术后肛门排气早[(1.8±0.6)d vs.(2.4±0.9)d,t=-2.481,P=0.018],术后住院时间短[(8.9±1.2)d vs.(10.9±1.8)d,t=-4.134,P=0.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0(0例)vs.5.0%(1例),P=1.000]。结论 相比开腹手术,手助腹腔镜巨脾切除术具有切口美观、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巨脾症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4.
55.
肝平滑肌肉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滑肌肉瘤是肝脏罕见的恶性肿瘤 ,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诊断及预后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探讨其诊治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我院曾收治 3例肝平滑肌肉瘤 ,现报告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 1.男 ,4 4岁 ,因反复上腹部酸痛半年 ,上腹部包块伴腹胀 2个月 ,剑突下扪及 10 cm× 10 cm肿块 ,质软 ,乙肝丙肝 ,AFP和 CEA均阴性 ,α-岩藻糖酐酶(AFU) 42 0 μg/L,肝功能 child A级 ,B超探及肝左右叶内多个囊实质性混合性包块 ,CT示肝左外叶巨大囊实质性包块 ,大小约 16 cm× 15cm,肝 、 、 段有多个低密度占位 ,最大 8cm× 6 cm。行… 相似文献
56.
环孢素A和脾切除对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的抑制作用张绍庚吴孟超陈汉杨甲梅方石岗谈景旺钱其军张秀忠我们在成功建立金黄地鼠至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的基础上,观察了环孢素A和脾切除对大鼠代谢改变、病理损害及免疫抑制的疗效。1.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我国胆管支气管瘘(BBF)患者的临床特点。
方法:检索1989—2013年发表有关BBF的中文文献,提取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汇总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51篇文献,共213例BBF患者。BBF患者男女比例为1.22:1,平均年龄为(50.4±11.1)岁,70.1%有既往手术史。BBF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咳胆色素痰(96.5%)、咳嗽(94.5%)、发热(83.8%)、腹痛(79.3%)、胸闷/胸痛(76.2%)、黄疸(59.2%)、呼吸困难(13.5%);原发病因中包括胆管结石(41.8%)、肝包虫(31.0%)、胆道蛔虫(5.6%)、原发性或转移性肝脏肿瘤(5.2%)、外伤(4.7%)、肝脓肿(4.2%)、先天性病因(2.3%)、多种因素(1.9%)、其他单因素(1.9%)及胆囊结石伴胆囊穿孔(1.4%)。90.6%患者接受了外科手术治疗,总体治愈率为89.5%,好转率为3.3%,病死率为6.2%。
结论:BBF较为罕见,原发病因较复杂;痰液胆色素检验及ERCP等可快速明确诊断;患者及时接受外科手术等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愈效果。 相似文献
58.
手助腹腔镜改良Sugiura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腹腔镜技术和器材的发展,特别是Hand-port手助气囊的使用,使肝、脾、肾、胃和大肠切除等复杂腹腔镜手术得以推广实施[1]。我们在施行手助腹腔镜肝切除、脾切除的基础上,于2005年5月至7月对7例肝硬化并发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及脾功能亢进患者成功施行手助腹腔镜改良S 相似文献
59.
60.
背景:肝脏是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最敏感的器官之一。黄酮类化合物落新妇甙可作为递氢体清除氧自由基,从而可能在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等方面发挥作用。目的:观察落新妇甙对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小剂量干预组和大剂量干预组。干预组小鼠于缺血前24h和1h分别给予10或40mg/kg的落新妇甙腹腔注射,然后建立70%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模型。采集血液和肝脏组织样本。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ELISA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化学比色法测定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含量。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测。Westernblot检测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含量,RT-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mRNA。结果与结论:落新妇甙干预能有效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干预组肝组织丙二醛含量较模型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而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明显上升(P〈0.01);干预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较模型组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小、大剂量干预组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模型对照组比较渐次降低,与半定量RT-PCR结果相符(小剂量干预组P〈0.05,大剂量干预组P〈0.01)。落新妇甙保护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显示出剂量-效应关系趋势。结果提示,落新妇甙干预能减轻小鼠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炎症反应和脂质过氧化损伤,有效改善肝功能和肝脏病理损害;机制可能在于其能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高表达。 相似文献